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680章 布局后手和金融安排(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一般来说,金融投机主要是在股市进行,但是股市风云变幻,一般人很难赚到钱,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赚到钱,还不一定是用光明正大的手段。

前世很多资本除了股市之外,就是炒作物资,其中以炒房团最为出名,其他的炒作大葱、大蒜、生姜等,这种既不是很重要,有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来谋求利益。

这一世通过炒作物质来获得利益,是非常困难的,炒房就不必多说,目前的房产,要么就是在国有企业或政府手里,要么就是在他旗下的企业手里。

私人的房子虽然也有许多,但是都不是商品房,而且这种房子普遍都比较老旧,没有炒作的空间,而土地又属于国家的,更加容易制定相关政策。

而且其他的生活物资基本上也是在天玑农牧公司、百味食品公司以及国有农牧公司手里,只要他们不贪婪,基本上就不容许别人带节奏。

就算是这些资本想要带节奏,也带不起来,因为很多农牧产品的销售,是一条龙服务的,中间根本就不经过其他人的手,一般人很难插手进去。

例如天玑农牧公司的产品,如果是工业原料,基本上都是直接和相关企业进行交易,中间不会经过中间商,外人自然也就插不进去手。

而涉及到百姓生活的蔬菜等食品,则是通过商通贸易公司的渠道,流通到全国各地的菜市场、商超等零售终端,和消费者见面,外人也插不进手。

至于国有企业,基本上和天玑农牧公司差不多,要么通过国有零售终端销售,要么就是通过商通贸易公司销售,也尽量避免中间商的存在。

依靠囤积物质,达到市场物资紧张的局面,是很难有机会,像这种大宗商品收购,主要是直接供应稳定的合作伙伴,一般外人是很难拿到很大的货源,就算是有钱也不行。

这就导致国内股市一开始就出现了疯涨,一部分原因是当时国内的民众对股市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对于风险性评估不足,只要涨,大部分就杀进去了。

当时的股票价格上涨10倍显得稀疏平常,赵一自己倒是没有进去玩,除了不感兴趣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初生的股市经不起他的折腾。

别说是国内股市,就是国际超大型股市,他都可以轻轻松松的赚到钱,料敌先机可不是开玩笑的,进场比别人快,风险来临前走的也比别人快,赚钱自然就非常的容易。

只是这样的赚钱方式,在他看来,对国家和社会并没有任何的益处,就是单纯的资本博弈,显得毫无技术含量,也不符合他的价值观。

钱这种东西,他老早就说了,如果不能够用于社会进步,也就是毫无意义的一张废纸,在他看来,进入股市显然还不如用于消费。

当然,股市也不是毫无用处,不然也不会存在,一方面自然是为企业经营融资,对企业扩大生产具有很大的用处,不过这个作用后来越来越变味了。

另一方面是作为吸纳货币的存储池,货币供应超过了社会商品几交易需求后,如果没有好的去处,通常会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而现代经济学理论,以及货币印刷的非常容易,导致货币供应远远超过社会商品流通所需,只能给这些多出来的货币寻找一个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股市的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因为货币供应年年供大于求,长年累月下来,自然有大量的货币剩余。

这些剩余的货币,如果流向商品市场,肯定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社会稳定性变差,从而引发国家动荡。

所以就算是资本主义社会,也明白这个道理,将多余的资本引导到股市,让资本和资本之间进行搏杀,总好过这些资本自由的奔跑。

虽然赵一不玩国内的股市,但是他当初建议周瑾珏、周瑾瑜兄妹两,以及林和霞,用他们从鹰酱博彩的100万美元投入股市。

现在他们的巨额私房钱都是来自于股市的增值,不过后来股市的疯涨,让人心惊肉跳,在他的提醒下,都撤了出来,赚了一大笔。

股市有涨就有跌,不可能无限涨下去,所以后来反复跌涨几次,将大部分人的资金给跌没了,资本进一步向少数机构集聚。

他旗下的金融公司倒是在这个过程中赚了不少,这个时候的股市也没有跌停一说,还是T+0模式,对于金融企业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国内股市发展了这么多年,上市的股票数量依然不多,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的国企改革比较成功,对于股市的融资依赖度较低。

国内股市创立的初衷,其实是为国有企业改革融资的,既然这方面的需求减弱,自然就没有必要非要上市。

当初有人建议他旗下的企业上市,他也是一口回绝,对于他来说,旗下的企业更加没有必要上市,他们既不缺资金,也不缺技术,更不缺规模。

基本上是要啥有啥,甚至自己就能够独立发展成为全产业链,没有必要上市,还得分一部分钱给资本市场,喂养资本家。

他这人虽然对钱看的比较开,但是还不至于愿意无缘无故的给其他资本分钱,有这个心思,还不如直接给百姓发钱,总好过给金融资本家发钱。

而且他旗下企业高速发展,也给政府以及国企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说明企业效率、改革等等,是否成功和上不上市没有任何关系。

成功的关键与否,还在于企业制度的完善以及对技术是否重视,只要这两点做到位,基本上一家企业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后来的国企改革,特别是重点国企改革,就是沿着这个思路进行的,特别是央企,基本上都不会选择上市,只是对内部进行管理改革,引入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当然,这些企业里面,也有许多赵一的股份,倒不是赵一掏了多少钱,而是他用技术换的股份,对央企来说,他们本身并不缺钱,缺的是技术。

有了赵一提供的技术支持,他们发展速度明显比之前快得多,有些技术性国企,已经开始冲击世界500强了。

要不是他旗下的企业实在是太强了,就算是拆成了无数个子公司,还是有许多子公司登上了世界500强,占据了非常多的位置。

这就导致全球能够挤上500强的企业都是实力非常强的,比前世竞争强度大了许多,其中我国的上榜企业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一,占据了一半还要多。

很多人其实从世界500强企业名单,就可以判断出来哪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弱,这还是他旗下的有些企业分散的太开,导致规模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