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85节(1 / 2)

长大一点,到了初高中时期,主要开始读日系推理作品,从大师级的松本清张、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到近些年在国内大火的东野圭吾。大学时期我在校文学社,那个时候有一帮文学爱好相似的伙伴,而且当时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是我们学校文学院的一位教授,他是狂热的推理爱好者,当时指导我们系统地研究过推理的写作手法,我还专门为这个写了一篇论文,和老师联合署名发表过,到现在还能在知网上查到这篇论文。可以说这为我的推理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从大学时期开始从事写作,一开始也是出于尝试,出于一种好玩的心态,就选了自己最喜爱的推理这个类型。写完了,觉得就自己和身边几个朋友看没什么意思,在朋友的鼓励下,就把书稿送到了国文出版社。没想到就获得了连载的机会,这一写就一直到了现在。”樊澄的回答很周祥,充分展现了她善谈的特点,她说话时有一种很神奇的气场,特别吸引人,容易让人静下心来听她说话。

“那有想过自己的作品拍摄成剧集吗?”

“想过,当然想过,我本身也是学剧作出身,这就使得我在写的时候有两套思维。一个是家的思维,一个是剧作家的思维。这两者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你需要做的是用文字把场景活灵活现地呈现到读者的面前,而剧作则是你要指导参与拍摄的人,如何去搭建这样一个场景。剧作家的思维会更空间化、人员化、职业化,这会反过来影响到的写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就会更多地去考虑我的作品如果有导演来执导、如果有演员来演,应该如何写才能便于他们去完成他们的工作。我不能写的太抽象,必须生活化、具象化,而且要精细到面面俱到,出版社给我的读者反馈,就是大部分读者都认为我的非常现实化,细节丰富,就像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想大概是出这样的原因。”

“哦,我听说你在创作这部剧之前,首先脑海里就已经有出演这部剧的演员了,是这样的吗?”

“啊……确实,《追影者》的女主角吴玟,就是专门为谢韵之量身打造的。”樊澄笑而回答道。

樊澄说完这句话后,目光投向了台下坐着的谢韵之,她藏在光线照不到的暗处,面庞有些不大清晰,但樊澄能看到她唇角上扬的弧度。而话音未落,现场就响起了一片喧哗,谢韵之的粉丝们就像打了鸡血般兴奋起来。主持人饶有兴致地看向台下的谢韵之,笑然道:

“我真是对二位的渊源非常感兴趣了,等会儿要请谢韵之上台和我们好好聊聊。”

由于前半段的问题实在太过集中于樊澄,以至于现场观众恍惚间还以为是在做樊澄的专访而不是做网剧发布会。意识到这一点,主持人也开始扭转提问方向,将问题导向了一旁的导演张子明。

“张导,能谈谈你在指导这部片子时的想法吗?”

张子明拿起话筒开始回答问题,主持人此后的提问也总算回归正道,集中于《追影者》拍摄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心路历程,回答以张子明为主,樊澄为辅。谈话持续了十分钟,现场的热度有所下降,因为大家其实都是外行,而张子明回答的内容大多是专业性很强的拍摄方面的话题,大家听不懂也不感兴趣。现场都是粉丝,更希望能尽快看到自家偶像上场。

资深的主持人黎兵显然感受到了这一点,他尽快地走完了导演问答的流程,并迅速将发布会推向下一个流程。

“好,多谢张导给我们分享了拍摄中的那么多趣事。那我们请张导先下台休息休息,现在请我们的几位主演上台。”

场务又搬了几把椅子上台,片子的几位主演上台,在樊澄身边依次落座。作为女主角,谢韵之坐在了樊澄身边。她二人一并肩坐好,台下就莫名发出了一阵欢呼。樊澄和谢韵之知道粉丝们在欢呼什么,二人有些尴尬,但内心深处更多的是甜蜜的暗喜。

“哎呀,我们樊老师和谢韵之坐在一起,这画面特别的养眼啊。”黎兵还真的很懂,并且今天他也带了任务来。早先在发布会的流程讨论时,央影、银承包括企鹅方面就定下了宣传中炒作樊澄和谢韵之cp关系的倾向,所以他要在发布会上尽量让樊澄和谢韵之这对cp火起来,引发关注度,但也不能太刻意,要做到不留痕迹。

不过黎兵发现其实他不需要太费心,因为现场的粉丝们实在是太给力了,他还没怎么引导,粉丝们就已然非常兴奋了。

“这第一个问题啊,我想问一下樊老师和谢韵之,你们这是第一次合作,彼此如何评价对方?”主持人笑着问道。

樊澄和谢韵之相视一眼,谢韵之示意让樊澄先答,樊澄想了想,笑道:

“她是我书迷中最会演戏的人。”

主持人一愣,还不等他接茬,谢韵之就好像报复似地抢过了樊澄的话筒,迫不及待地回答道:

“她是我影迷中最会写书的人。”

现场寂静片刻,随即霎时爆发笑声和掌声,主持人黎兵大笑,接道:“横批——我粉丝中最不可思议的人!”

章节目录 第七十四章

我粉丝中最不可思议的人……

这句话在樊澄脑海中如回音般往复盘旋, 台下的声浪一波接着一波, 热切非凡。四周的人用暧昧起哄的眼光望着她和谢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