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92节(1 / 3)

分而治之”的“印度模式”来控制,表面上还维持了日本国家形式上地独立与领土完整(历代幕府面子上仍然尊日本天皇为国家元首),英国人答应日本人的事也可以说间接的“办到了”。还可以化解中国和朝鲜对本来是英国支持的日本明治政府的敌视,一举而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伍廷芳找法国人和德国人谈得也很顺利,法国和德国虽然积怨甚深,但在关于日本的问题上却惊人地达成了一致。

因为,两国目前在日本面临的状况十分类似。

法德两国因为本土距离日本过远。部署在日本的兵力都捉襟见肘,对于能否持久维持在日本地统治心中无数,忧心忡忡,他们到现在为止,其实还没有完全控制住各自的占领区。

因为和还没有进入近代化的越南人及非洲人甚至印第安人不同,日本已经成为了一个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强国,国民素质精神面貌已经和传统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完全不一样了,对日本人根本无法施行以前西方国家惯用地统治手段(象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最终因为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而完全崩溃)。

如果想要迫使日本人完全臣服,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而中国和朝鲜的“提议”正好可以有效解决的这个问题。让日本人自己陷入分裂,他们可以用“太上皇”的身份进行分化统治。这对在日本兵力不多的法德两国来讲,可以说是再好不过的办法了。

而且,法军和德军刚一登陆日本本土时受到了日军的激烈抵抗,而随后日本明治天皇地一纸诏书就能让日本军民全部放下武器,着实让法国人和德国人吃惊于天皇近乎于“神”地号召力,一旦天皇下的不是“止战诏书”,而是“一亿玉碎”地命令,那法国人和德国人接着会碰到什么样的抵抗还真不好说,而如果德川幕府重新上台的话,日本天皇的号召力势必会大大下降,对他们在日本的殖民统治是会非常有利的(所以说天皇倒霉就倒霉在这个“止战诏书”上了)。

因此,当伍廷芳和法国外交部长德尔卡塞就这个问题私下再进行磋商时,德尔卡塞说法国完全同意中国和朝鲜的提案,“不会有比这种国家组织形式更符合日本以及世界的利益了。 ”

伍廷芳和德国外交大臣德皮洛夫会谈时,德皮洛夫也表示同意,说德军本就是为了和中国一道“维持日本和周边国家的和平与稳定”才到日本来的,并希望德国对中国的“帮助”能够减少两国因为“青岛问题”而产生的“不快”。

孙纲听了他和德国人谈的情况,知道德国人现在很担心中国借机把青岛要回去,甚至是武力夺取(以中国海军目前的实力,不是不存在这种可能性),所以用这种话来试探中国方面的态度,伍廷芳向德国人表示了中国目前不会考虑青岛的问题,让德国人暂时放下心来。

这些都是他们四大“鬼使”事先统一好口径的,青岛的问题,他们已经有了安排,将在日本日本问题解决以后适当的时候“发动”。

可罗丰禄带回来的情况却有些让人沮丧。

美国人对中国和朝鲜的“提议”颇有些不以为然,日本人的国门实际上就是美国人给轰开的(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海军准将培里率领舰队到达日本,以武力逼迫日本开国,因为美国军舰涂装皆为黑色,日本人称为“黑船来航”事件,德川幕府第十二代将军德川家庆因此惊忧而死),美国人对德川幕府持续了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印象深刻,美国人认为把日本重新恢复到幕府时代是“历史的倒退”,“失去中央政权的有效控制会让日本陷入战乱状态”,“不会对任何国家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