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13节(1 / 3)

他说的是真是假吗?

真他奶奶的不是一般的高啊!

袁世凯这一手,比起来不战而逃然后不得已服毒自杀的刘超佩戴宗骞等人来讲,可以说高明得太多了。

“孝乌派人暗中打探过,袁氏腿部仅为弹片所划伤,受创甚轻。”江穆齐说道,“因是坊间传言,他后来又上书自陈,也没有人说他什么,荣相反而称其为‘不可多得之员’,皇上遂以‘有大功于朝鲜,力战拒敌,虽败亦荣’嘉奖,后又经翁师傅和康南海等力荐,授以直隶按察使之职,皇太后特准假三月,让其‘养苛’,赏赉优渥,可谓荣极一时。”

“原来如此。”孙纲点了点头,心下不由得暗生警惕。

这个袁大头,看样子果然不是个简单人物啊。

“孝乌以为,袁氏此人志不在小,然观其行事,殊不磊落,仿佛操、莽一类,”江穆齐对孙纲说道,“根本无法同大人相比,此人若为我们所用,亦需时时防之。”

“说得是。”孙纲说道,“这个人心机诡诈,城府极深,有些地方和荣相有的一拼,端的是个危险人物,我们应该严加提防才是。 ”

第二卷:丁酉分日补天裂 (二百三十四)和袁世凯做比较

(二百三十四)和袁世凯做比较

“不过目前他还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利于我们的举动,”江穆齐说道,“此人极善专营,听人说他私下里议论,对大人评价极高,常欲和大人一见,只是未得其便,现在战事已息,我想他很快就会找机会来拜见大人了。”

“是吗?”孙纲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也想见见他,看看传说中的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江穆齐听了他的话,又是微微一愣,不明白北洋船政大臣为什么要用“传说”这两个字。

江穆齐哪里知道,在后世,袁世凯这个名字已经成为近代中国反动政治的同义语,头上也“闪耀”着诸如“汉奸”(出卖维新派)、“窃国大盗”(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卖国贼”(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之类的种种“光环”,每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书都不能不提到他。

看孙纲好象对袁世凯很感兴趣的样子,江穆齐就顺便给孙纲介绍了一下袁世凯的个人情况。

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项城王明口镇袁寨,袁家世代官宦,袁世凯父祖不少都是显贵,权重一方,象袁世凯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他的叔父袁保庆官至江南盐巡道,袁保恒官至户部侍郎。

1876年(光绪二年)和1879年(光绪五年),袁世凯两次乡试都未考中。乃弃文从武,1881年5月到山东登州投奔淮军统领吴长庆,1882年8月,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大清作为朝鲜的宗主国,立刻作出了反应,李鸿章派吴长庆率军前往镇压。袁世凯当时负责前敌营务处。以整顿军纪和镇压兵变有功,为朝鲜国王所看重(听说还娶了个朝鲜美女当姨太太)。并得清政府奖叙五品同知衔。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吴长庆率军回国。 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举荐,袁世凯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12月,朝鲜“开化党人”在日本驻汉城公使竹添一郎地支持下发动政变,捕杀“事大党”多人,拘禁国王。宣布朝鲜“独立”(史称“甲申政变”),袁世凯闻讯率领清军干涉,使事大党重掌政柄。日本政府借此要挟,袁世凯因而被调回国。次年,复任清政府“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并以道员升用,加三品衔。1893年,升为浙江温处道。仍留在朝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因清军平壤之战失利,随军退回国内,旋即被派赴东北前线,协助前敌营务处总办周馥,负责筹拨粮饷。联络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