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26节(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杨士骧和李秉衡一样,都出身于中国的传统士大夫阶层,但两人在处理对外问题上行事皆然不同,曾经也很让孙纲感到奇怪。

山东那边总算没有出事,让孙纲大大松了一口气。

杨士骧还告诉他准备想办法治理黄河造成的水灾,改变那里的生存环境,“求垂诸永久之法”,避免山东以后再发生大规模的民变,“免以一地之民变危及全国”,他看出来了山东水灾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的危害性,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黄河问题,眼光可以说是十分长远的。

第二卷:丁酉分日补天裂 (二百五十一)陆军初成

(二百五十一)陆军初成

如果中国年轻的官员里面能够多几个象杨士骧这样的家伙,国家的局面应该还能好些。

只是,维新派里面,孙纲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人物。

维新派眼下在搞什么他现在并不关心,有李鸿章在朝中主持,应该能好些。他现在只希望朝廷能快点把答应的海军经费“兑现”。

由于英国海军的访问这次给了朝廷很大的刺激,爱新觉罗·载湉批准了李鸿章的关于追加海军经费700万两白银的建议,主管户部的翁同龢也表示同意,但又说因山东黄河决口,“整治河道为第一急务,而列强环饲,海军首当其冲,需费亦急,不容偏废”,先解付给海军200万两白银,“四洋水师各50万两,以应急需”。

德国占领青岛的事给了翁同龢太大的刺激,《胶澳租界条约》上他的名字让这位两代帝师最为珍惜的“一生清名”毁于一旦,他也由此转了性子,对海军的发展表示了高度支持,这次一下子拿出来200万两银子给海军,对一向“以节省为天职”的翁同龢来说,算得上是少有的“大手笔”了。

虽然对孙纲来说,从朝廷挤出来的这点“奶”,还是太少了点。

但如果那个“对日索偿权”能够给他的话,他就有办法能变出钱来了。

李鸿章听孙纲说的想要的那个什么对日本地“索偿权”,他脑子里一下子还没转过弯来。发了电报向孙纲询问,孙纲又给李鸿章写了一封长信派专人给他送去,在信里详细说明了这个“索偿权”是怎么回事,目的都有哪些,那个想卖日本女人抵债的“创意”他也没有瞒着老头子,虽然说这个“主意”听起来有些“损”,毕竟。 这是用中华文化同化日本人、让日本不再对中国的发展造成威胁的计划当中很关键的一步,最好能取得老头子的支持。

老头子没有给他回信。只是让送信地人给孙纲捎话,说他将“力促朝廷允之”,就没别的了。

孙纲也没有多问,这些天,他总是去孙文那里,观看东省铁路护路队和北洋商贸集团护商保安队“铁甲车队”、“巡防马队”、“巡防步队”的联合操练。

在段祺瑞等人的努力下,这些支冠名为“什么什么队”的陆军“快速反应部队”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相当的战力(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北洋陆军退下来的有相当战斗经验的官兵),段祺瑞给他们灌输的作战理念就是“快速移动,集中火力”,依照这个原则组织了多次演练。

孙纲和孙文在高处用望远镜观看,只见炮兵们在段祺瑞地指挥下乘坐装有铁甲护板的列车在铁路上快速移动,在步骑兵的掩护下迅速进入指定阵位,集中最强的炮火进行“轰击”,然后骑兵在张作霖和吴佩孚的带领下开始向“敌人”发动冲击。步兵在曹锟和冯国璋的带领下发动迂回攻击,并对“敌方阵地”实施占领,“各队依令而行,秩序井然,技艺娴熟灵动,非他军可比”。孙纲看着这支初具规模的陆军部队,心中的喜悦和自豪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