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39章(3 / 3)

接下来都是些嘘寒问暖的话,随后便是埋怨的责言,怪其如何如何之类。周恒笑呵呵地听完家人这些埋怨的话,心暖暖的,在这里生活的十七年,他已经融入了这个家庭中。

刚才众人从沉迷于周恒的归来中,现在心情已经平复下来,周卫的疑问便来了“恒儿,现宛城已为那反贼所围,儿如何进得城来,莫非那反贼已经退去?”

周恒回答道“非也,反贼仍旧围于城外,恒儿乃是击退北门反贼。。。。。。。。。。”

随即,周恒给家人把这十数日发生的事都说了一遍,把出征复阳,然后收到宛城被围的消息,回宛城后刺杀张曼成的事都简单介绍了一下,当听到周恒闯入贼营中刺杀主帅的时候。大家都绷紧了神经,放下悬在半空的心又再次悬了起身,周恒的母亲还马上想给周恒全身检查一番,看下宝贝儿子有没哪里受伤了。众人分析后都知道,周恒做刺杀这般危险之事,全因为解救宛城之险,为了制造机会进城救自己,否则为何还不远逃。

周卫分析到此处便大怒了,言道“恒儿,汝平日聪慧无比,此次为何有此愚蠢之行。莫非汝当真观不出此形势是好亦坏乎,现宛城城危,尔理应投洛阳处避难而去,待日后宛城之危已解,便可回来,若宛城失陷,周家无幸免,恒儿仍能为周家传继香火。可如今,尔却主动回宛城,自己亦身陷城中,若那反贼破城,则无一幸免矣”

“父亲,恒儿为堂堂大丈夫,自是顶天立地。上孝父母,下报国家。而如今父母皆为恶贼所困,若独自逃命而去,那与禽兽何异,父亲皆因听信恒而之言才至于此,致父母身致险处全乃恒儿之过,本经以万分内疚,若父母有失,恒愧对天地。岂能独自逃命”周恒道。不过他倒不认为当初逃往洛阳就是安全的。因为路上真的是比留在宛城更险。

“哎,恒儿无需内疚矣,为父亦是深思后才做此决断,与恒儿无关。而恒儿孝心,为父岂会不明,为父怪你皆因惧怕如宛城失陷,周家若无人幸免,灯火无继矣”周卫叹息道,不过随即想了下又道“可如今恒儿已杀那黄巾贼首,城危已解矣”

“不然”随即周恒把和褚贡说的话再重复了一遍,他倒不是想让父母继续忧心,而是让他们做好准备,万一宛城有失,便装作平民先保性命,此时周恒也不敢说一定能撑到朝廷的援军到来,说老实的,周恒自己其实不后悔留在宛城。可是却后悔让家人也留了下来。说到底,是被自己的“先知”的技能祸害了。周恒对黄巾之乱的了解只是一个大致,只知道起因和结果,以及某些战争的桥段。周恒一直认为主战场在颍川,宛城这边不会有什么大状况的。可是事实演变成与他所知根本大不相同。

南阳这边的形势也非常不好,周恒并没了解到这段历史,因为他对汉末三国的关注都被中后期吸引了。周恒是小小历史迷,不是三国迷,所以他并没有故意对汉末三国做过深入的了解。如果他知道历史上宛城在黄巾之乱之时其实是失陷过的,那说什么也让家人先避难洛阳了。就算周恒只知晓历史书上记载宛城在黄巾之乱的某些情况,不知是否失守过,那他也会让家人避难洛阳了,因为周恒穿越,其实发现很多东西都与自己所知有很大的距离的。历史毕竟是历史。但可惜,周恒并不知道宛城这段。所以,有了今天。周恒已经决定,万一宛城失守了。拼命也要保证父母的安全。

听到周恒的分析后,家里的气氛也低了下来。不过随即周恒安慰大家道,“父亲不必过于担忧,现今之势仍在掌握之中,孩儿之所以行那刺杀之计,除去为己制造进城之机,亦有其余好处,否则孩儿岂会如此,现今反贼处于群龙无首之机,不少流民趁机逃跑已至反贼兵力减少。而反贼内部亦在争夺贼帅一位,或许待其争夺完毕,朝廷救兵已到”

“望随后之事真如恒儿所料便好,恒儿亦劳累矣。用食后便去沐浴更衣,好生休息一番”周卫道。

不过周恒用完午膳后又出了家门。本来是打算到义勇军那边交代一下,可走到一半却发现这褚贡的告民书已经下来了。本来这宛城就人心惶惶,守军士气也不高,虽然个个抱着死战的决心。如今难得有些事迹可以稳定民心,又可提升一下低落的守军士气,褚贡当然马上就做了,不得不说,还做得非常地快,而且还做得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