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58章 薛家大院(1 / 2)

第157章 薛家大院

远东,英属殖民地新加坡市。

新加坡薛家,祖籍浙江杭州。

薛府,位于新加坡城东部,新加坡河入海口以北,占地数百亩,规模宏大、建造精湛、巧夺天工。

明朝时,薛家曾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

绵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明末清初对俄贸易之富裕世家。

薛家家事业长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该族深谋远虑,居富思危、课子苦读、家学渊源。

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将优秀的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经商集团保证了持久精英,纵横捭阖。

更将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完美地体现于经济意识与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合一,遂咸明代驰名中外之儒商望族。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恰逢闯王李自成叛乱及满清鞑子入关,薛家始祖迫不得已便移民南洋,于新加坡经营茶道,立业数百年,根基雄厚、生意兴隆。

而这座薛家大院,亦是耗银如水,由第一代薛家移民之后的家主薛申所建。

薛家深宅大院百余处,房屋四千余间,楼房五十余幢,占地六十万平方米。

整个院落是城堡式建筑,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

院内楼厅台阁,雕梁画栋,精致恢宏,蔚为壮观。

另有七处园林,名花古木,高阁低亭,曲廊斋坊,水溪池潭,在千里堡墙八道堡门的环围下,实现了主人可燕居、可耕读、可修身、可遐想、可观赏、可浏览、可悦心、可咏叹等”八可”追求的理想精神庄园。

薛家大院的整体建筑风格不仅融合了南北方建筑风格,而且还吸收了欧洲的古建筑风格。

从布局上看,薛家大院主体建筑以雄浑方正的北式庭院为主体,每个正院均分内外两进,外院南房倒座一律临街,东侧辟各式门楼。

前院有东西厢房各五间,正北则又一处倒座南房,正中设垂花门。

里院则呈长方形,庭院宽敞,约为外院一倍,上房与南房相对称,东西各有厢房十、九、八间不等。

如上房、南房各达八间时,便按正五偏三的模式,隔出偏院,从不越“方正”之规、“等级”之矩,充分显示了名门望族的气势。

但其附属建筑、却又充分显示了南国园林建筑的“灵秀”,使“方正”中浸透了“绮丽”。

每所方正院落的里院正中都建有一座木结构的牌楼,飞檐斗拱小巧玲珑。

牌楼两侧各有砖雕花墙,婉如镶嵌宝石的扎带,使方正雄浑的北方风格庭院,增添了画龙点睛般的南国园林秀色。

这牌楼花墙将正院隔为里五外五,里五外四,里五外三多种形式,具有独特风格。

院落之间与院落之后,大多建有花园、菜园,有小门与正院相通。

进园之后,有甬道贯通,曲折迂回其间点缀回廊、亭榭、小桥流水,或草石农舍,或奇花异葩,匠心独具,犹似南方园林。

每个院落中,触目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和木构件上的彩绘艺术,别具风采。砖雕艺术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房脊的吻、兽和雕花护脊,造形优美,线条娴熟,刀法细腻,均为清代砖雕精品。

二是照壁、花墙砖雕,既有传统的“百寿图”、“吉祥图”以及佛道故事,又有花卉鸟兽和干、鲜果品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砖雕艺术。

三是每排厢房“硬山墙”上端的“墀头”或花,或鸟,或兽,或字,两两成对,却很少雷同,造型又各具特色。

四是现存的部分砖雕护栏,在贵和堂的楼层护栏上,全部由砖雕砌成,图案由福、寿、喜、禄、祯、祥团花和八卦炉、悬壶、文房四宝等组成,栏柱、栏板浑然一体,犹如天然而成,丝毫不见砌缝。

无论雕刻艺术,还是垒砌艺术,堪称明末风格建筑中的上乘工艺。

大院的石雕艺术,有护栏、门兽、护墙等,大多用细砂石雕成,刻有各种图案。

砂石的粗犷,雕工的细腻,相映得彰,别具一格。

薛家大院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户木雕、门框、屏风、家具和隔扇木雕等,图案千变万化,造型手法各异,木质多种多样,恰似木雕展览,使人眼花缘乱。

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

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狮子,即四狮(时)吐云。

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抬着金银财宝。卡圆上雕有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