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三十六章 春种秋收(七)(2 / 2)

这是车倌的“杀手锏”,每当牲畜不听话时,车倌会用力拽一下缰绳,它们就会乖乖的。

和牛的“鼻拘”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稍失人道。

这一套“行头”,是生产队为牲畜量身定做的。

NMG中西部大车牲口“行头”大同小异,甚至叫法都一样。

毕竟大家都是走西口从一个源头出来的。

驾驭这样复杂的一辆车,需要一套娴熟的技术和本领。

车倌儿不是谁都能当的,要经过生产队的严格挑选。

一要忠诚老实,吃苦耐劳,听从队长的指挥。

二要有驾驭牲畜的本领。

三来队长要看得上,毕竟车倌儿也有一些隐形福利。

若八十年代大车司机,讲究“四轮一转,给个县长不干。”

李之重队里有个车倌儿叫文哥,诙谐幽默。

打趣一个媳妇道“二套马车拉干草,路过眊(mao探望之意)一眊招兵嫂”。

再打趣别人时换个名字就行,想眊谁就眊谁,反正就那车干草。

说起“眊”这个字,还有个歇后语,本地流传很广,现在听不到了。

比如“蓝毛儿(发霉)点心(带红点儿圆馒头)眊人了——恶扑(讥讽)谁了”。

生产队员人手一把镰刀,马玉仁和女人们叽叽喳喳的上了大胶车。

还有几个小孩子也闹哄哄的上了车,三宝赫然在列。

家里的两个小的也想跟来,被马玉仁喝止了。

李之重和父亲随着男人们跟在后面。

收割向日葵本地人称为“削朝阳阳”,葵花盘也称“朝阳阳”片子,朝阳也是向阳的意思。。

收割顺序是先割头后拔杆,割头容易一些。

不过葵花盘上常有一种胶状粘液,粘上很难清洗,黏糊糊的不爽。

拔杆比较费力,向日葵根系发达,不拔起来耕地时容易卡犁。

大点的向日葵杆拔起来甚至能带十来斤土。

到了地里,女人们开始割葵花盘。

收割葵花盘不是一次性全部收回,因为还有没成熟的。

一般选择葵花盘背发干发黄的来割,发绿的等过几天再收。

一些男人把葵花盘收集起来,装袋运到大胶车上。

另外的男人跟在割头队伍后面拔杆。

小孩子跑来跑去寻找盘大盘厚瓜子大的,揪下来在一边嗑着。

打掉花盘上的毛毛,一把一把的揉下来装在口袋里。

还有一种黑瓜子,是油料瓜子,嗑完后双唇牙齿发黑。

李之重磕了一会儿瓜子就停了下来,生瓜子嗑多了容易肚鼓,打嗝放屁奇臭无比。

和几个小伙伴找起了秋铃儿(蛐蛐儿),这个名字一听就有诗意。

秋铃儿雌雄很好分辨,雌的体型较大,不会鸣叫。

腹部末端有一根针状物,那是它的产卵管,产卵时插入土中。

雄的没有刺,雄虫好斗,当两只雄虫相遇时,先是竖翅鸣叫一番,以壮声威。

然后头对头,各自张开钳子似的大口互相对咬,也用足踢,常可进退滚打三到五个回合。

然后,败者无声的逃逸,胜者则高竖双翅,傲然地大声长鸣,显得十分得意。

很多时候打斗都是无缘无故的,好斗是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