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65节(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连环杀手这个概念,她凭借穿越的金手指,把未来的概念搬去维多利亚时期, 本质上可以说是“作弊”了。不曾出现的名词早早出现,自然是相当新鲜的概念,然而在当代,经历了二十世纪后期的疯狂之后,连环杀人犯可不是什么稀罕事物了。

悬疑推理故事那么多,《连环杀手棋局》也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但《狂欢之王》不一样。

普鲁托的故事主题更贴近于人们生活实际——那就是广告营销。

本身p.t.巴纳姆的人生就充满着传奇色彩,他的公关水平更是登上了公共关系学的课本,哪怕是作为反面教材,仍然具有历史价值。

而放在二十一世纪,公关更是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主题。《狂欢之王》在选角之前就已经公布消息,说这一次的改编会把故事背景搬到当代。这无异于给了编剧更大的自主权,也更能贴合“狂欢”这个主题。

最为重要的,这一版主演菲利普·路德的,是马修·麦康纳啊!

走出电影院的玛丽,几乎控制不住脸上幸福的笑容。

她郑重其事地拿出了电影票根,认真看了一眼后,又郑重其事地收了起来。见她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福尔摩斯先生开口:“看来你的确很满意这次改编。”

玛丽:“嗯。”

福尔摩斯:“那么,感想如何?”

玛丽不假思索:“马修·麦康纳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帅!”◆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福尔摩斯:“……”

就算是洞察人心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也免不了露出了不忍直视的神情。他侧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女士,见她确实没有任何开玩笑的意味后,收回了目光:“没想到。”

“什么?”

“没想到在剧本改编出现很大失衡的情况下,”福尔摩斯说,“你竟然毫无察觉。”

好吧。

听起来福尔摩斯先生对这版本的改编并不太满意来着。

当时《狂欢之王》连载到结尾之前,因为巴纳姆先生本人已该故事为由重新出山,按照连载剧情重排了一次世界巡演,以及布莱克伍德的光照会突然买通杂志社内部人员公布了菲利普·路德真实身份就是玛丽——这两个新闻的之下,作品本身的质量如何,早已被故事内外几乎同时进行的舆论轰炸掩盖住了。

毕竟故事讲的狂欢,而连载极其贴题的同时,现实也同样映证故事开展了一场舆论“狂欢”。光是这起事件,就足够映证玛丽想要表达的主题了。

即在封闭的公关环境下,是非真实会显得无足轻重,人们想要的不过是热烈的马戏表演,一场狂欢,人们看到的,想要看到的,只会是狂欢制造者提供给人们的。

玛丽的这个观点来自于当代,而社会发展到当代又映证了玛丽的观点。

因此,深谙玛丽创作思路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在《狂欢之王》连载时并没有给出太多反对意见。在他看来,既然玛丽的故事重心没有放在推理上,那么这便不是个推理故事。她完美呈现了自己的观点,那作品就没有多少值得特别评论指摘的地方。

而且,玛丽也觉得侦探对这类故事不太感兴趣。

但现在不太感兴趣的福尔摩斯先生竟然直截了当地表达出了对电影改编的不满?这倒是出乎了玛丽的意料。

她顿时来了精神:“那么,你觉得哪里不足呢?”

“编剧并没有充足认识到你的创作动机,”福尔摩斯笃定说道,“首先,他们太想呈现出菲利普·路德与其他硬汉派侦探不同的地方了,你只是在原作中偶尔点名了他与亡妻的感情,《狂欢之王》中也是通过希望自己和妻子有个后代如此寥寥几笔展现,而电影强行闪回直接描写出二人相处的镜头,破坏了不曾言明的美感。”

“但是爱情故事刻画的还算不错呀。”玛丽美滋滋道。

福尔摩斯瞥了她一眼,继续分析:“其次,多此一举刻画出爱情故事的同时,又为了制造商业卖点,故意将普鲁托提到了第二男主角的位置。当下的确流行双主角的侦探故事,却不适合于菲利普·路德。你的本意就是弱化马戏团老板的戏份,集中突出马戏团成员们的形象,可谓是本末倒置。”

“马戏团成员们也很可爱嘛,”玛丽反驳,“这位出演空中飞人小姐的女孩我就挺喜欢,身材很好,眼睛也亮。”

“最重要的是。”

侦探不以为然地说到了重点问题:“在菲利普·路德本人方面,几乎是将他硬汉派侦探的身份标签化了。几个‘硬汉’的标签打过去,确实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却失去了真正的刻画。并不是果断、独身且深情的男人就是菲利普·路德。加强标签能够增加戏剧效果,但和你的初衷完全相反,《狂欢之王》是在批判这样的粗暴呈现,而电影本身就是在这么做,在我看来,再创作者根本没有明白你的想法。”

说到这儿,玛丽还是保持着笑容,用亮闪闪的眼睛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