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05节(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同样的,女士也是如此。

玛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仗着小聪明在十九世纪写出观点新颖的小说连载没问题,但她要真是一名如同歇洛克·福尔摩斯那样智商超凡凌驾凡人的人,早在二十一世纪就考上牛津剑桥啦。

但在玛丽看来,考不考得上是一回事,能不能考是一回事。

剑桥大学一直到一九四七年才允许女性作为正式大学生入学。难道在一九四七年的女性们统统没有那个智商进入剑桥大学吗?她们缺少的可不是智商,而是足够进入剑桥的基础教育。同理写作也是如此。

“既然要讨论艺术,请允许我用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距离,”玛丽写道,“同样的耳朵聪明,一名新生儿出生在铁路上,日日夜夜听到的是火车轰鸣,童年因为对声音过于敏[gǎn]而作出不同于寻常孩子的反应,是要为父母增添困扰的;但倘若这名新生儿出生在贵族之家,不愁吃穿,自小聆听到的是莫扎特和贝多芬,其人生自然与铁路工人的儿子截然不同。”

写到这儿,玛丽想了想,继续写道:“当然,我也认同你的看法,先生,总会有例外产生,但例外并不能证明你的观点,只能证明穷人和女性与你口中的‘体面绅士’不处在同一个起点上。不是铁路工人的儿子没有音乐天赋,而是他们不能接受同样的教育。同样写作也是,你认为我身为女性是一种可惜,因为女性无法碰触艺术的本质,可在我看来,不是我们没有天赋,是压根没有拥有‘天赋’的权力。”

写到这儿,玛丽的观点阐述完毕了。她觉得说到这儿就好,再往下说难免又会发散到政治上面,而政治观点与政治观点的对抗势必会让局面变得非常难看,因为这不是能说服对方的问题,就像是梅恩先生和他的那位支持巴黎公社运动的朋友一样,朋友死了二十多年了,梅恩先生还是难以释怀。

“我的姐妹认为我没有必要同你写回信,”玛丽总结,“因为我一直没有对任何反面评论发出任何回应,这次与你回信,就是打破了自己的坚持。但我认为这完全不同,之前你批评菲利普·路德的故事,写文章抨击,发表在报刊上,针对的并不是我,而是刊登在《海滨杂志》的连载。但现在,你直接写信于我,是选择和我沟通,想要得到我的回复。尽管你或许不那么想,可在我看来,这是你愿意与我平等交谈的表现。”

☆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哪怕交谈的内容不是褒奖和表扬,也仍然是愿意和玛丽沟通嘛。虽说玛丽也不是每封信都回复的,但哈维记者写信询问米尔顿的情况时,她不也回了。

写完信件之后,玛丽找了个机会,在火车经停站时委托乘务员将信件寄了出去。

在抵达巴黎之前,玛丽还同艾琳写了几封信,汇报自己的行程。她原本还想写信给福尔摩斯的,但离开伦敦时歇洛克·福尔摩斯说不能确定蒙苏的情况,要她先去巴黎等待,导致玛丽在路上也不知道他在蒙苏具体住在哪里,只得作罢。

再火车依然在咣当咣当,再美丽的风景盯久了也会看厌的。

车上无聊,转站又麻烦,旅途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一久,等到踩到巴黎火车站的地面上时,玛丽只觉得自己的双腿都在发飘。

而她的两个妹妹则兴奋的仿佛火车站地板烫脚似的,两个班纳特家的小女儿不懂法语,又难掩兴奋之情,只能拽着玛丽叽叽喳喳,凯瑟琳一句话没说完莉迪亚又接上一句,好不容易在伦敦安静一点的两个姑娘,一时间暴露了青春期少女本性,让玛丽顿时感觉自己回到了朗伯恩。

“停停,你们两个等一下,”玛丽被她们吵的头疼,“先别兴奋,见到艾琳再兴奋也不迟,巴黎这么大,火车站人又不少。万一找不到来接我们的人,咱们就走去歌剧院吧!”

当然不至于走过去,玛丽就是吓唬吓唬两个妹妹,而这果然奏效。

“那,那接我们的人在哪儿?”凯瑟琳又激动又紧张地问。

“艾琳说是她的女仆,二十来岁,棕色头发,”玛丽回想着艾琳的回信说道,“今天会穿着蓝色裙子,拎着个篮子,篮子里装着鲜花,便于咱们认出她来。她会带人在站台等待。”

“那还等什么?”

来到新的环境,在伦敦束手束脚做了好久合格淑女的莉迪亚,终于有机会再次活泼起来。她一面拉着凯瑟琳,一催促玛丽快点走。好在即使她们行李众多,可艾琳的女仆来得很快。

在众多旅客之间,一名个子不太高、鼻尖长着雀斑的棕发姑娘带着两名仆从走了过来,她好奇地端详着三名年轻的小姐,而后操着一口带着法国口音的英语问道:“请问是班纳特小姐们吗?”

莉迪亚:“啊……是,我们是的!”

玛丽:“你就是安妮,是吗?”

“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