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46节(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玛丽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言语能力。她张了张嘴,完全说不出话来。

良久之后,弗兰茨·哈维松开了深深拧起的眉心,他长叹一口气:“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福尔摩斯?”

直到记者先生承认,福尔摩斯扬起一抹近乎恶劣的笑容。

月光之下的福尔摩斯近乎得意地摊开双手,他侧了侧头:“事实上,先生,我不知道。是你刚刚亲口告诉了我。”

——福尔摩斯在诈他。

作者有话要说: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jpg

我发现昨天我的形容大家好像误会了啊,哭笑不得!是我自说自话让大家误解了我的锅!我说的“多余人”不是指玛丽很多余,这是个俄罗斯文学中的专有名词,来自于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其中不含贬义的。而且这个现象不仅在俄国存在,在每个时代变革时期都有,我个人观点啊,歌德笔下自杀的维特,夏多布里昂的勒内,拜伦的“拜伦式英雄”,甚至是放眼二战后的一部分后现代主义作品中形象,都和“多余人”有些共通:大家都是出身还算可以,头脑很清醒,接受先进┇

172

福尔摩斯竟然使诈。

实际上, 歇洛克·福尔摩斯为了线索干过不少不道德的事情——像是私闯民宅小偷小摸,甚至在原著里甚至用过勾引无知姑娘套取信息的手段。区区在言语对峙间使诈而已,虽然简单, 但着实有效。

他得意的笑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片刻之后, 还是弗兰茨·哈维本人率先反应了过来。

“你……”

记者长叹一口气。

眼见着自己暴露了,他既没恼羞成怒, 也没有格外紧张。哈维先生干脆坐到了土坡上,颇为无奈地开口:“你没证据,但你早已有了猜测吧,福尔摩斯?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怀疑我的?”

福尔摩斯:“在意识到工人内部有内应的时候, 当然,真正怀疑你是在抓住苏瓦林后。”

“抓住苏瓦林,”哈维先生问, “不应该证明我是清白的吗?”

“哈!”

终于得到结果的福尔摩斯得意地笑出声音。

“玛丽小姐正是这么想的, ”他说, “你们二人相互指责,一个人确认有问题后,那么另外一个人理应是清白的。”

“……”玛丽挑了挑眉。

福尔摩斯看了她一眼, 继续开口:“一开始我也如此思索, 然而随即意识到, 一人是叛徒,另外一人不是,这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结局。然而若是确定工人内部有内应, 在你们二人相互指责的前提下,实际上有四种可能。”

换下衣衫的福尔摩斯不能像假扮成卸货工那样随意,挺拔的身姿在明亮的月光之下显得格外坚定。

“第一,内应是哈维先生你;第二,泄露消息的是苏瓦林;第三,工人当中没有内应,一切都是无意间走漏了风声;第四,你们二人都有问题。首先由于你们两个人在第一时间相互指责对方,基本可以排除掉第三个可能,也就是走漏风声。其次,苏瓦林点明了你也有同外界秘密联系的嫌疑,在抓住苏瓦林之后,我本应该按照你说的那般,因为找到证据而放弃追查。然而你们都忘记了,先生们,我早在两年前就同莫里亚蒂教授打过交道,他的计划一环一环鲜少出错,投资煤矿产业且及时抽身是莫里亚蒂教授亲自步下的引子,命令苏瓦林在军队抵达之后炸毁伏安煤矿,教授安排好了一切:有了开头和结尾,他怎么会放弃过程?因此我怀疑第四种可能——你们二人都有问题嫌疑最大,甚至可能早已知晓对方的身份,相互指责对方,有很大几率引导我与玛丽小姐抓住一个后放弃对另外一个的怀疑。”

说到这儿,玛丽终于懂了。

这样的无间道卧底手段,在后世的谍战警匪作品中可不少见,两名知根知底的卧底相互拆台,至少能保证其中一名的身份不被暴露。人都是有思维定势的,甚至连歇洛克·福尔摩斯都受到一时诱导,好在他最终意识到了问题漏洞。

“但是你没有证据。”

福尔摩斯的话语让弗兰茨·哈维再次叹息一声:“所以你选择说谎诈我。”

“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会找出证据的,”福尔摩斯说,“但时局紧张,我无法继续追查,必须在里尔的军队到来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