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50章 寻迹东胡(1 / 2)

在西大直街我们和鼠爷分开,绕了几圈儿没发现跟着我们的,看来那个人是在跟踪鼠爷,至于是出于什么目的就暂时不得而知了。

在哈尔滨逗留了几天,装备齐全之后,我们一行人就做着虎爷提供的四辆陆虎越野车出发了。我们乘坐其中两辆,另外两辆上面分别是那个刚哥和鼠爷,车队从G1001国道一路开向了内蒙古赤峰。

和我一辆车的有肥猫、疯狗、白鸽和那个叫王琦的分析员,一路轮流开车,大伙扯淡到也不觉得辛苦,还能长不少见识。

王琦是美籍华人,是靠留学和工作再转绿卡的那种,专业就是史前考古研究,读到了博士学位,所以我们也叫他王博士。他对匈奴、东胡、古蜀等文明有很深的研究,曾主导过大匈奴王阿提拉宝藏的搜寻项目,但那个项目由于信息太少,而被总部暂时搁浅了。

王博士是个很开明的学术研究人员,我本来以为他这种考古专业的人对寻宝公司应该很痛恨才对,但没想到他的态度确是很正面的。

“如果没有经济利益驱使,90%的文物都不会出土,无法绽放沉淀在他们身上的历史光辉。”王博士对我们说。

“不会吧,你们不是应该讨厌这种非官方的挖掘么?”肥猫问道。

“官方或非官方都不重要,关键是不能破坏文物,孙殿英开挖慈禧墓算是半官方了,但行为和盗墓无异,关键看手段和目的,现在所谓的官方发掘,其实也是经济利益大于文化考量。“

听了王博士的话,我们都点点头,又向他请教分析员的工作思路,用队长的话说就是“向全面型人才进军”。

王博士很健谈,他先给我们讲了很多基础的东西,比如外人看来考古,又分成史前考古和历史考古,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确定有文字的发明,古蜀国就因为在是否存在文字的争议性,而处于这两者之间。

除了划分点有所不同以外,这两者的研究手段也有所区别,史前考古学要充分与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学和民族学等相关知识;而历史考古学则必须与历史学相配合,同时还要依靠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学和古建筑学等分支。从确定年代的手段来说,史前考古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而历史考古学则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

讲清楚这些基础性的东西之后,王博士给我们将了分析部门常用手段,如果是实地考察的话,就用常规的考古发掘手段,比如声名显赫的洛阳铲。如果是在实验室的话,就用含氟量、碳十四等手段来确定年代,通过破译古籍中的文字信息寻找线索等等。因为情报部门收集回来的信息往往量很大,而且大部分都是错误和虚假的线索,甄别出真正有用的数据,也是他们分析员的主要工作之一。综合来说,他们的工作是智力与知识的结合,不像我们主要靠体力、身手和胆量。

就这样边交流边开车,也不会觉得很枯燥,白鸽不用开车,上车之后就放倒了座椅开始睡觉,我们中途在休息区吃饭,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内蒙古赤峰市,稍作休息后我们就去了宁城县博物馆,这里保存着很多小黑石沟遗迹发掘出来的文物。

黑石沟遗迹正是东胡文明遗留物之一,在那里出土了很多金器、青铜器、石器、陶器、骨角器、蚌器等文物。其中青铜器的价值最高,包括贵族使用的礼器、车马具、武器、工具装饰品等等。

每个展览柜上都有文字介绍,但有东胡专家王博士在旁边,这些我们根本都用不到,他说的比文字介绍详细太多了。从文物的用途开始,讲到当时的奴隶制度,又从奴隶多来自于战争讲到了东胡与匈奴、燕国之间的多次冲突,听的我眼界大开,感觉只要扯上东胡、匈奴及同时代的国家民族,就没有这家伙回答不上来的问题。

出了博物馆回到车上,王博士告诉我们:“这附近应该还有一处大型遗址没被发现”

“怎么看出来的?”我立刻请教道。

我们来之前,就开会研究过,当时燕国的力量已经比较强大,但《战国策》里还是记载,“胡人袭燕楼烦数县,取其牛马”,甚至逼得燕国派将领做人质,又迁都至临易。

这些史实说明,当时活动在内蒙古的东胡,已经是比在当时较大的部落,才可能有一定规模的战斗人口和马匹。而刚才我们看到的器具,从细节上看都是中小规模部落贵族用的。比如青铜剑的剑柄,更精美的应该是铸成人、龙、蛇的形状,而且还要镶嵌金子或玉石。所以这里应该并不是主要聚集地,应该是在部落中心外围放牧的小部落留下的遗址。

“哦”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发现有知识就是好,怎么说别人就得怎么听。

“那你们有什么思路找到那个遗址么?”肥猫对王博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