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猫捉老鼠,春闱(8200+)(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卫十五听得徐仲一言,面色微微一变,却是转头又道:“老子怎么就不是大名府的人了?大名府里几个县,口音都有差别,你一个南方人,却非要老子不是大名府的,这般是何道理?”

徐仲并不多言,而是铁拐往前一戳!

卫十五心中气愤不已,却还是假装躲闪一下,然后被这铁拐戳个正着,摔到了院子中。

徐仲也是一瘸一拐又跟了出来,慢慢悠悠道:“昔日我在边镇,袍泽兄弟里有大名府的,也有开封府的,河间府的,真定府的,太原府的……”

卫十五已然面色大变,千算万算,似乎还是算差了一招。

徐老八跟上头前,把刀给了徐仲,忽然开口大喊:“十五?”

卫十五闻言身形一震,事已至此,唯有拔刀而出,直往院门飞跃而去。徐仲已然两番击打,却都是出手试探,并未真的把他打伤,此时卫十五要逃了,身形快若闪电。

徐老八已然持刀急追而去,身后也还有十几号汉子持刀越过院墙跟随徐老八疾驰。

反倒是徐仲笑了笑,喃喃一语:“杰儿当真是缜密!”

整个院子里忽然喊叫不断,却又丝毫不乱。片刻之后,门口已然聚了几十匹马。

徐仲已然翻身上马,也有人来帮徐仲绑扎腰腹与腿。

待得绑扎好之后,徐仲轻轻一挥手,几十骑就在这杭州城里飞奔了起来。还有无数喊叫,喊着路上行人避让。

倒是徐仲自信笑道:“慢些就是,撞到人可不好,这厮必然要出城,出城了再显马力。这厮跑不脱!”

李爷还站在院门口“诗刀阁”的牌匾之下,看着远方屋顶上不断跳跃的汉子,看着街道上飞奔的马蹄,目瞪口呆。

便听李爷身边一人问道:“二当家的,我们这是……”

李爷闻言方才大喜望外:“娘希皮,当真是只瘟鸡。这回是发财了……”

娘希匹是骂人的话语,瘟鸡也是杭州常用粗口。这李爷是真高兴了,今日算是走了运道了,随随便便还真就把人寻到了。

“二当家,我们是跟着去呢,还是?”

李爷把腰间的刀一拔,连连往前挥手:“跟上去,都跟上去,这个人情就大了,趁热打铁,叫八爷知道我等的厉害。二毛子,快去禀报大哥,有多少人就带多少人,往南出城。”

李爷已然起身就追,武艺也是不凡,屋顶之上,也能连连跳跃。

已经看到城墙的卫十五,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追兵无数,心中更是大骂,骂的却不是这血刀堂,骂的是自己,骂自己为何心存侥幸这般托大。

若是知道终归要这么逃亡,何不早在那码头边上就杀人夺路,何必要弄成这般场面?

城墙几丈,卫十五还是轻松跃了上去,又跃了下来,抬头四处去看,西南方向有山,卫十五直奔那山林去,进山是唯一能逃脱追击的办法。

跟在身后的徐老八见得卫十五逃跑的方向,露出了一脸的微笑。在他心中看来,进山好,进山便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还能避免误伤。

昔日里众多兄弟在那长城驻守,满眼的崇山峻岭,城墙关口之外,每日夜里铺得满地的细沙,第二日看得细沙上有脚印,便也是这般漫山遍野去追那昨夜里来的室韦人斥候。

京城里的徐杰,正在一动不动看着手中的书,是背是记,总也是怕那帖经墨义的马失前蹄了,帖经填空,墨义是大段默写,也兼一点“名词解释”之类。四书五经,加起来字数当真不少,经义策问看临场发挥,这默写填空的,还真是磨人的事情,死记硬背丝毫没有捷径。

好在徐杰倒是没有一个坏习惯,便是摇头晃脑。徐杰的那些同窗,读书时候的模样,倒是有点像徐杰见过的和尚念经,当真一模一样的场景,嘟嘟囔囔,连带晃脑摇头。

兴许这四书五经,还真兼具有宗教的意味,与和尚念经在某些方面还有有些类似的。所以也有儒教这个名词。

中国人其实是宗教信仰的,自古如此,没有那一个上帝一个真主的保佑。中国人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信仰的是文化的传承。中国人不会上帝保佑,但是中国人会祖宗保佑。中国人不会上帝显灵了,中国人只会祖坟冒青烟了。

以信仰来论,中国人的信仰其实更加先进,也更有凝聚力,最重要的是更有包容力。所以才有从古至今一直维持着的大帝国,可以凝聚人,可以包容人。

神的凝聚力却差了许多,基督之下,也能分主、东正,也能互相敌视。一个十字架或者月亮,从此决定了意识形态再也不能包容,只有排他性。所以十字架与月亮,会一千多年互相杀戮不止。上帝与真主,却是一个人,但是一个神下还有两个教派,打得不可开交,从来没有过互相的包容。

春闱终于开始了,徐杰再一次走进考场,京城里的考场,实在是壮观。有一个名词叫“号房”,最早来自于科举的考场,一排一排的低矮建筑,绵延不断,一眼望不到尽头。

一个一个的号房,把一个个南地北的之骄子“关押”在其中,还有一排一排的铁甲,一个个公差,手拿兵刃来回巡视。

倒是不知为何后来把监狱也叫作“号房”了,把坐牢叫作“蹲号子”,不过两者还是有些相似的。

这才是真正的鲤鱼跃龙门,甚至也可以叫“得道成仙”,“成仙”了,一个家庭,一个氏族,一个姓氏,都将鸡犬升。

科举,也代表了历史文化的区别。西方的贵族,姓氏早已注定,千年不变,甚至几乎不会有任何新的姓氏再成为真正的贵族,贵族,就注定了世世代代是贵族,平民,也就注定了世世代代是平民,两者千年不变。甚至改朝换代也不能改变那些注定是贵族的姓氏。究其原因,也有宗教对人性的压迫,因为那些贵族,都是上帝加冕的,都是上帝认证的,作为上帝的子民,岂能反抗上帝的旨意?

科举这一条上升之道,这一条贵族与平民的上下交替,在特定历史时代里,也代表某种公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种解释是要揭竿而起,推倒腐朽的皇帝朝廷。兴许也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让自己通过努力,成为王侯将相。

归根结底一句话,科举,并不腐朽,科举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先进性。是人类以自己的智慧在这个时代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徐杰的号房隔壁,又传来“念经”的声音,显然是那考生面对帖经之题有了麻烦,正在以“念经”的方式回忆着上下文,想要完成这填空题。

便也有差人上前呵斥:“不要出声,再出声便把你赶出去。”

考场之内,自然是不能出声的。显然徐杰隔壁那人对于这神圣的春闱太过紧张了,听得这差人呵斥,更是紧张,连连拱手算是讨饶,再看那填空题,更是脑中一片空白。

许久之后,才见那人面色稍稍缓和了一些,兴许是终于想起来这个空到底还填什么内容。

徐杰奋笔疾书在考。

江南的林子里,一个拄拐的汉子上山下水,步履不慢,却也是满头大汗。

虽然满头大汗,汉子的脸面之上,依旧都是自信满满。

地面上的嫩草,大树上的枝丫,落在地上新鲜的绿叶,甚至空中夹杂的气味,都逃不脱这个汉子灵敏的感官。

身旁一个中年汉子不比这拄拐的汉子严肃,口中微微笑道:“大哥,倒是让我想起了昔日许多时光。”

拄拐的汉子点点头,抬手指了指一个方向,两人快步而去,身后几十步还有百十人跟随,百十人之后,更有几百上千号汉子摩拳擦掌而来。

刚入林子的卫十五,在大树枝头不断飞跃,此时的卫十五,却也不敢再飞上枝头而行了,只能在林子里钻来钻去。因为在大树枝头上,虽然跑起来更快,却是这目标是在太明显,如何也摆脱不得追兵,反倒是钻进林子里之后,追兵的身影似乎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