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四十三章 做出对策(1 / 2)

乾清宫。

听张居正一说,众六部尚书觉得可行,包括潘晟在内,虽然首辅所说和他的不太一样,但他听了以后,也是觉得比自己的靠谱些。

张四维开口道,“首先是三年一次的乡试,既然秋季有事,那不如就将其提前,放在初夏。”

这件事主要是由礼部主持,于是众人看向潘晟,想听听他的意见。

这样一来,可让他作难了,都说了要辞官,这事怎么还越来越多了?

礼部尚书跪在殿下。

“陛下!”

“实不相瞒,老臣已经撰写了请归田的奏章,只是还没呈上来。”

......

“潘卿家,如何能舍朕,舍大明而去?”

“陛下!臣实在是年岁已高,力不从心了啊!”

这时,一直在帘后听政的李太后发话,“孤还未退,潘卿岂忍心率先退去?”

潘晟再次跪拜,表了对大明的忠心,但后边还是请辞,他的决心已经很明显了,不像是一朝一夕就有的。

李太后无奈叹道,“这样吧,潘卿再主持完此次乡试,孤便准许你归田,如何?”

潘晟知这是太后最后的请求了,推断不得,故磕头谢恩,算是应了。

之后,众人才讨论起今年要提前的乡试。

礼部尚书潘晟表示,要提前乡试倒也是可以的,因为各地的试卷已经出了,只是提前时间的话,在一些考试的安排上,时间上就很紧促了。

朱翊钧突然说起,“潘卿家,临时提前乡试,选择主考官也是一个麻烦事,你心里可有想好?”

潘晟回道,“禀陛下,臣以为,各地的主考官还是依照以往的规矩,从翰林和部署官员中之中选择。”

“我提一人。”

朱翊钧遽然开口。

“把吕渭纶派出去。”

潘晟看了看一旁的众官员,他有些吃惊,但也没有意见,毕竟吕渭纶也是翰林院的。

如果真要说不妥的话,那也就是说他资历不够,但既然皇帝开口,他又是一个即将下台的尚书,自然不会去因为这个顶撞万岁,他可没张首辅那么敢说。

他先是应道,“尊陛下令。”

后又刻意将目光投向一边的张居正,本还想看看他有什么说法,却没想到这次却让他失望了,张居正根本就没有什么反应,仿佛没听到一般。

......

殿后的李太后内心疑惑,“皇帝怎么这么偏袒这个小翰林?”

她轻声开口,“冯保。”

“老臣在。”

“去查查这个吕什么纶,要查仔细了。”

“是,太后。”

......

殿内,作为吕渭纶座师的申时行心里也有想法,他很不解,之前皇帝不都是想将他提升为翰林近臣,好能多些接触,更好的培养,这次怎么点名要把他派去地方当主考官?

......

之后乾清宫的众人接着讨论关于秋季万寿节的事,最后张居正提出提前两个月进行,再往后他们继续谈论关于秋季屯粮以及边部屯兵的安排。

他们现在已经将秋季视为一个多灾多难的季节,能躲避的要尽可能的避过去,不能的就做好预防准备。

......

......

在书院的吕渭纶还不知道,他即将作为主考官去地方监管乡试。

此时此刻,他站在讲堂之上,正在给诸学生讲一些《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里面大多写的都是东晋时期有名的文人亦或者是官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