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南京(1 / 2)

吕渭纶觉得谈到如今这种地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既然这潘晟这么坚定的想让冬青上国子监,还不想科举,那就只有上乡村社学这一天途径了。

“潘大人,如此,便是让冬青参加乡村社学?”

潘晟心里还是不太确定,他总怕这乡村社学办到一半,这吕渭纶直接被言官弹劾到罢官。

到时候,他的儿子又该如何?

但眼下,他似乎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可以告知,既然如此,老夫就在坚持坚持,等到你的乡村社学像模像样之时,再致仕。”

“潘大人,您还没有上疏面圣?”

搞了半天,这潘晟还没有致仕。

“没有,这次我只是准备以回家省亲的名义长住,我原本打算的是等回到家乡后,就上疏请求致仕。”

“现在看来,我要等几个月了。”

潘晟对吕渭纶这乡村社学没什么想法,他知道这是有利于地方的基础教育建设的,但如果跟国子监的保送名额挂钩的话,这必然会被有心人攻击的。

这就是一个天平,往往都是倾向于有钱人的,现在你把他调了一下,让一些穷学子也有出头的机会,那势必会惹来那些人的不满。

“今日就到这里吧,我也准备回去了。”

潘晟起身,悄声告诉吕渭纶,“他也已经一把年纪了,如果他在开办乡村社学以及国子监保送时遇到麻烦了,他也会拼了老命上疏面圣支持的。”

理由是,有利于贫苦学子,有利于大明的地方教育,必须仗义执言。

当然,这都是些场面话,潘晟到底怎么看的谁也不清楚,不过他儿子冬青倒切切实实是跟这次的乡村社学有利害关系的。

……

等送走潘晟之后,吕渭纶若有所思,现在这种情形似乎也可以,至少自己的乡村社学能顺利的开办。

只是就和潘晟说的那样,他要准备好抵御各方的攻击了。

说起来,要搞乡村社学,吕渭纶还是经常去找海瑞商量,就是如此,还是有许多要考虑的点,两人研讨了十数天,最终都认为要搞乡村社学必须要快。

这个快指的是一切,社学的投资建设要快,地方的教化管理要快,礼部的批准通报要快,这其中礼部还是要发挥很大的作用。

潘晟可来的真巧!

如果礼部的官员有意想要阻拦吕渭纶的话,光开办乡村社学的审批手续,都能拖他个几月以上。

有了潘晟这个南京礼部尚书,一切都是走的更为顺利。

一个月后,吕渭纶带着很多人一起出了南京。

这其中有礼部侍郎,有魏国公,还有礼部的一些基层官员当然还有刑部的官员。

最后,国子监的一些博士和学子也都跟着。

这一行人,规模可谓是极大,潘晟那个老家伙说要在南京为他们主持大局,因而就没有动,只派了一个礼部侍郎,不过这已经可以了。

这魏国公见到他们之时心里也终于有底了,他知道吕渭纶已经把礼部给搞定了。

关键是,他现在不太在乎钱的事情了,更收获了一些民间的好名声。

这一个月来,他把番柿和番椒在南京周围规模化种植,听取了吕渭纶的意见,他将地放出去包给农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