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万历九年(1 / 3)

这起弹劾南京官员事件最终还是以吕渭纶等几个官员罚俸一年而告终。

但官员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所有官员们都知道了。

弹劾事件发生没多久之后,就在舆论高居不下之时,万历皇帝召见了张居正,没人知道他们君臣之间谈了什么。

他们知道结果就好。

结果就是,张居正将内阁中那个代表他的权力的砝码倾向了小皇帝。

或者说倾向了吕渭纶。

此举对张居正来说或许是细微而微不足道,只当是顺手给吕渭纶他们,给皇帝一个人情。

但事实上在官场上传递的却是一个信号。

有了这个信号,很多官员,不论是北京的也好,南京的也好,再面对吕渭纶之时,就会变了态度。

……

张居正这种做法或许在其他官员看起来像是有所违背他自己曾经的意志。

毕竟,他以前可不是这样对待吕渭纶的。

吕渭纶为什么在放任陕西主考后没能回到京城,这里面跟张居正肯定是有一定关系的。

现在他在南京做一些事情被言官抓住把柄,张居正却又像是在为他擦屁股,帮他填补漏洞。

不说其他官员了,现在最觉得莫名其妙的就是申时行和张四维。

他们两个天天跟张居正在一个内阁里为大学士,如今是真的摸不清上面那位是怎么想的。

张四维在得知张居正亲自上疏为吕渭纶等人减免罪责之后,他就命跟他相好的那些官员不必再追着吕渭纶不放。

此事,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算是已经盖棺定论,敲上了最后一锤,起到一槌定音的作用,谁在这时候继续弹劾,那就是跟皇上过不去,跟内阁首辅过不去。

没人会干这种傻事,更何况,吕渭纶在南直隶也的确没有做什么严重的恶事,也只能说他违背了官场上的一些基本秩序。

……

张居正在上疏的奏章之中,提到了吕渭纶在南京的一些行为,列举了他的优点。

这些无非就是他在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和南京刑部侍郎期间,对相应位置起到的积极作用。

而这些都是皇帝派张鲸送给他的资料。

到了此时,张居正才知道,原来吕渭纶在南京做的一切事宜,无一不在皇帝的监视下进行。

他更加感叹,皇帝如今是真的长大了,他已经学会去使用自己手中的东厂去监视官员了,这就是他在宣扬和使用他的皇权。

东厂就是皇帝一个人的组织,他们的一举一动基本都可以代表了皇帝的意志。

当皇帝懂得用东厂去掌握自己的独家消息时,也说明,他开始真的在意权力了,或者说也许以往他意识到了这些,但还没来得及入手,而现在几乎就是正式宣布,你们大臣在官场上呼风喝雨威胁皇权,那我就派东厂这种私人组织去监视你们的这些官员,收集你们的把柄,或许某一天这些就能成为一把锋利的刀刃,等我想扳倒你的时候,拿出这些来,直直的扎在你的大动脉上。

……

张居正想到一些不好的东西,心头猛然一凉,现在的小皇帝成长的速度似乎在不断加快。

也许有一天,他就会厌烦自己这个内阁首辅,到那时,他孤掌难鸣,怕还是压制不住小皇帝。

目前朱翊钧手里最大的势力其实就是以张鲸为首的东厂组织和南京内守备的宦官。

这紫禁城里的司礼监太监似乎已经被分成了两块,一块是冯保掌印太监掌握的大部分太监力量,而另一部分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分化。

这部分就是以张鲸为首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张鲸颇受皇帝喜爱,讨的皇上欢心,因而手中的权力也是越来越大。

张居正意识到,他必须去找一趟冯保,他要提醒冯保尽快将司礼监的权柄给扳回来,狠狠地限制住张鲸和皇帝。

而这些光凭冯保是实现不了的,但张居正知道,冯保是有办法说服李太后的。

以往皆是如此,他将一些意志传递给冯保,冯保进而代替他和李太后沟通。

三人之间早已默契十足。

……

北京城里风云四起,金陵南京却和它以往一样,并没有太多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