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五十六章 论司马光砸缸(2 / 2)

这个故事被很多人恶搞,说历史上记载了司马光虽然砸缸救友十分的英勇,但他的这位“友人”落入缸中也可能是司马光一手安排的。

那么问题来了,年仅七岁的司马光到底是急中生智在友人落入缸中的一瞬间想出救人的办法,并且英勇的砸破水缸救出友人呢?还是早早的导演了这一出好戏,然后按照剧本发展的那样破缸救人,从而为自己博得大好名声呢?万毅就开始分析——

据《宋史》记载,司马光在七岁的时候就稳重如大人,并在当时酷爱《左氏春秋》一书,看书看到废寝忘食、不知冷暖的地步。可见《左氏春秋》这本书对童年的司马光的影响十分巨大,可以说是司马光的启蒙教材。那么司马光从《左氏春秋》中学到的到底是智慧还是阴谋呢?

《左氏春秋》全称《春秋左氏传》,此书具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同时作者在书中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

万毅认为,《左氏春秋》这样一本具有鲜明儒家主意精神的书籍不太可能主导年仅七岁的司马光成为一个阴谋家,却可以让当时的司马光拥有“砸缸救人”的急智!

万毅讲到这里,一名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起身质疑道:“万毅老师,我也认为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中却存在一个很大的疑点!故事记载,一小孩不慎落入水缸之中,周围的孩子纷纷害怕的四散而逃,只有司马光表现的沉着冷静。我认为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保持冷静需要一定的勇气,能拿起大石砸破巨缸更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而司马光一个读书读到废寝忘食的书呆子何来这种勇气?”顿了顿,又道:“因此,我觉得从故事分析,可以认为司马光老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所以小孩落水之时,他可以不慌不忙。然后,再拿起一旁早就准备好的石头砸破大缸!”

万毅示意他先请坐,然后说道:“这位同学,你这么分析的前提是建立在‘七岁的孩子,尤其还是像司马光这样的书呆子是不敢砸缸的’这一前提条件之下,而且当时一起玩耍的同伴们都四散而逃也证明了你的观点。不过书呆子司马光到底是不是一个书呆子?到底有没有具备这种‘搬石砸缸’的勇气呢?”

然后,万毅又讲了另一则故事:

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出任利州转运使。十三岁的司马光随父亲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一行人在栈道上遇着一条巨蟒,司马光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故事讲完,万毅总结道:“这则故事虽然没有如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那样被世人广为流传,却也能证明司马光其人不仅能文,而且亦善武!他做出砸缸的壮举也在情理之中。”

那位戴黑框眼镜的学生听了万毅的分析后,似乎还想说什么,但只是张了张嘴,最终却没有开口。

万毅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想法,笑着说道:“那么这个‘司马光刺巨蟒’的故事就作为今天的课后作业,请大家回去之后查找文献资料,对这个故事进行分析,并写出自己的看法。接下来我们继续下面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