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三章 初次行医(3 / 3)

站在一旁的慧慧深情的看了眼池莫寒,刚想搭话,池莫寒的思想斗争貌似就结束了,犹豫了半晌后,终于开了口:“王爷爷其实我跟父亲也学过些皮毛,您等着也是等着,不如让我给您瞧瞧病怎么样?”

王大爷用一种逗小孩的语气说道:“你也想给我看病?那看吧!”

池莫寒蹲下身,手法娴熟的在老人腿上按了按,很自然的又给老人搭了脉,仔细观察脸色,舌苔,做派完全就像是一个行医几十年的老中医。

中医讲究‘察、闻、观、色’,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这种说法揭示了面色和健康的一些内在联系。一般来讲,不论什么颜色,如鲜明、荣润,表示病变轻浅,气血未衰;如晦暗、枯槁的,表示病情深重,精气大伤。

“看来没错!”池莫寒突然冒出一句。

“什么没错?是你父亲的诊断没错?还是你又看出来什么?”王大爷笑呵呵的根本没当回事,一个小孩子能看出什么?这么说也就是在跟他打趣而已。

池莫寒回了回神:“也差不多!您老面色带青是肝有毛病,苔白滑,脉沉紧,这是受寒阻滞,长期受凉或受渍于水湿之中的症状,寒湿滞留于体内,导致气血阻滞,所以膝肿疼痛较剧,行走不便,阴雨天更为明显,身体和四肢冰凉,我说的没错吧。”

王大爷略有一些惊讶之色闪过:“没错,确实有这些症状!”

一旁的慧慧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池莫寒暗自欣喜,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完全没有思考,只是通过老人的病情,随口而说,仿佛这些医术早已深入骨髓与他结为一体,运用起来,根本不需要考虑。

于是他迫不及待的开展下一步验证。

“根据您的病情,想要治好并不难,只要您信的过我!”虽这么说,但池莫寒心里还是打怵。

“你有办法治!”老人更加吃惊,但很快便失望的恢复了平静,毕竟面对一个略知皮毛的小娃娃,那些大医院的名医都没法治好的病,他又怎么会治好。充其量也就能说出症状,老人对他不抱有任何希望。

“您可能不相信我说的话,要不我先免费给您开副药方试试,一副差不多就能行动自如,如果见效,到时候您看着给药钱。”池莫寒不敢放出大话,毕竟发生在自己身上那诡异的事件还没得到证实,《青囊书》中的药方也不知道管不管用,现在一切都是个迷。

王大爷辗转反侧,思虑了很久,仍然不敢轻易相信。但既然是免费的,不妨可以试试,反正这么多年各种药都吃过,也不差这一副了。

“如果真能治好我的病,不妨试试也可以,不过你可要悠着点,别病没治好,反倒搭上我这条老命。”

池莫寒点点头,走到药柜前还有些紧张,生怕自己会忘记下药的药量,嘴里不停的嘟囔着:生石膏30g、知母12g、元参12g、细生地18g、麦冬18g,还有。。

但当他触摸到药材的瞬间,身体便放松了下来,一把抓多少药材都不用量,只要过手就知道其重量,少1g都能准确的找补回来。

很快他就把全部药抓好,熟练的包裹完后,双手将药包递给了王大爷,并嘱咐道:“用水800毫升煮取服用就行。”

王大爷接过药包,也没等池老六回来,在慧慧的搀扶下,心事重重的就离开了医馆。

池老六好不容易找到药跑了出来,见医馆只有儿子和自己,王大爷已经走了,顿时愁上心头。

“儿子,本想改善下伙食,吃顿红烧肉,看来是吃不上了。”

池莫寒眨了眨眼睛,觉得一丝困意袭来,抻着懒腰,也没和父亲说给王爷爷治病的事:“明天就能见分晓了,我困了,回屋睡觉了。”

池老六一头雾水:“什么见分晓?我看你小子是头撞傻了,饭都吃不上了,还有心思睡觉。”

他点着一根烟坐在柜台前,若有所思的望着门外,看还有没有客人。

池莫寒走进里屋,脱掉衣服躺在床上,并没有马上睡觉,而是借着月光望着天花板,回想着这一天发生的事情。

给人治病对于他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谈,为了维持家里开支,他只有放弃学习逃学打零工,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度过,可万没想到电视里的情节竟然发生在了自己身上,如果《青囊书》中的医术药方是真的,那可真是天上砸下来的大馅饼,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越想越兴奋,可折腾了一天,池莫寒早已疲惫不堪,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微微泛亮,医馆的大门就被‘咣咣’敲的直响,池老六嘴里骂骂咧咧的从床上爬起来。

“谁啊?别敲了!还没开张的!”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是我,老王头!”

池老六心中一震,暗叫不好,肯定是发现我的药膏有问题,找我算账来了!

不过现在就算跑路也无路可逃,只好硬着头皮把门打开。

只见王大爷还有他的儿女都在,池老六刚想解释推脱‘罪行’,王大爷便推开他一个箭步冲进了屋中。

“小子,我的腿病终于好了,你那药方简直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