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618章 外行人都被绕晕了(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不过即使如此,按照鲲娱乐的估计,到1986年底,全世界的鲲游戏机历史总销量,不会超过400万台,鲲学习机……大半年里能卖出00万台就很不错了。

去掉这几年来过保用坏被扔掉的,全球存量大约也就400万——其中美国市场1500万台,曰本市场00万,欧洲和其他市场加起来500多万吧。

这个成绩其实已经比另一个时空历史同期任堂的F好得多了,另一段历史上的F,卖到90年SF推出之前,也就累计5000来万销量。而且要知道这种产品肯定是越往后面几年销量越大的,因为摩尔定律会让东西降价嘛。

(注:F的官方统计最终销量是600万,不过那是一直到1世纪初彻底停产时候的,最后1000多万是90年代的销量,当时F技术已经很落后了,也就第三世界国家还有消费者在买。)

也就是,按照这个账目算下来,张仲谋把香积电的产能提升到“1988年年产000万片”的规模,鲲游戏机根本消化不掉。

鲲可没有一年000万台游戏机可以卖。

鲲做不到,其他众产品就更消化不掉了。

张仲谋要实现“把光刻机和其他封装设备的折旧摊销到满负荷运转的理想状态”,来获取额外利润和竞争优势,就必须再找一个几乎略逊于鲲游戏机的新消化客户。

他要赌未来两三年内,全球个人消费电子领域,再出一个每年需求至少数百万台的爆款。

要不,就乖乖接受“每片PU少赚5美元”,放弃对资源充分利用的追求。

事实上,就算少赚每片5美元,也并没有比世界上其他同行更惨,最多是跟曰本人持平——80年代中后期,地球人对高端PU的需求量就是那么萎靡,谁都吃不饱产能。设备无法充分连轴转直到淘汰,是所有同行的常态。

你要是做得到,那你就比别人多了一道滚雪球的额外优势,这属于附加题。

英特尔眼下都是自己生产的,不找人代工。

后世跟英特尔分庭抗礼、勉强维持的AD,现在还没跟英特尔闹翻呢,压根没有自建品牌——

虽然AD这家公司1969年就成立了,但是在其成立后的前18年,也就是到到1987年为止,AD都是以英特尔的设计外包方姿态存在的。

历史上,AD要在87年月得到索尼公司的S芯片设计/代工订单后,腰杆子突然挺起来了,觉得自己没必要仰英特尔鼻息存活,然后立刻抖了起来,当年4月份就跟英特尔清算了陈年旧怨、霸王条款,开始打官司,最终AD花了四五年诉讼周期,才在91年正式胜诉。

而AD的首款完全独立研发、设计的PU,A86,也是到91年月才投产的。

同样的,因为原本的历史上没有顾骜这个蝴蝶效应,张仲谋的台积电创业也比较晚,人家87年才开局、筹钱速度也更慢,到了90年才形成产能,然后接单子刷点江湖声望后,就赶上了91年的AD“有设计有研发,但是缺代工”,然后台积电和AD一拍即合,双双逃过了“早期缺乏推动飞轮的第一周期外力”而夭折的命运。

但是现在,顾骜这个蝴蝶因素,把张仲谋和香积电推快了三四年,AD那边却没跟上,所以这张原本历史上让张仲谋早期产能成功吃饱的王牌,就打不出来了。

AD指望不上,英伟达(就是做显卡的哪个NVIDIA)就更指望不上了,80年代末英伟达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呢。

按照历史,英伟达要9年才成立,而且就是看了AD+台积电模式的成功可能性后,才跟风成立的,只不过人家针对的是“显卡设计+寻找代工外包”这个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