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节(2 / 3)

宫女们笑她:“你三个哥哥,那么有本事,他们不养活你,还把你卖到宫里来做奴婢?”阿福就一本正经地跟人解释:“宫里是好地方,哥哥们才让我进宫来的。你们不知道,北方闹饥荒,留在那儿吃不饱饭。来宫里多好,要不是做太监得割了那个,我哥哥还想来呢。他想做侍卫,人家不要他,说只要太监。他不干。”

宫女们见她天真直率,口没遮拦,都嗤嗤地笑她:“你知道太监要割了哪个?”

阿福脸一红,眼珠子一转,就不说了。

阿福是乡野丫头,见多识广,没啥不晓得的。宫女们都很矜持,提起太监,还有男人□□,都像是见不得人的东西似的。阿福却不觉得有啥害羞。她从小见过骟羊、骟马的。羊要骟过才肯老实长肉,马骟过才肯听话。一刀子割下来,羊蛋连油串起来烤了,还好吃呢。阿福最喜欢吃烤羊腰子。草原上没那么讲究,男人撂起袍子就在路边撒尿,尤其是小男孩最野,根本不怕人看。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宫女们听阿福说“骟”字,都会乐的合不拢嘴。大家会悄悄问她:“那是什么样的?”阿福绘声绘色一讲,大家就露出千奇百怪的表情,大惊小怪地笑作一团,说阿福不害臊。

阿福还记得她离开家时,骑的是一头小骡子。

一个老太监,给了她家二两银子,便牵了一匹骡子接她走。阿福不会骑骡,哥哥把她抱上去,交给她一个装着旧衣服和干粮的包裹,说:“进了宫,去混几口饱饭吃吧。”

哥哥没骗她,宫里的却是比家乡要好多了。阿福进了宫,有了新衣服穿,没挨过冻饿,吃的也好了。刚从家乡走的时候,还面黄肌瘦,这两年吃得好,长了肉,脸蛋圆润多了,连那双眼睛都比先前乌黑有神,笑起来脸颊上还有两个桃花似的小坑。女孩儿过了十六岁,身子发育,不但长了个头,胸屁股也圆鼓鼓,一看就是个聪明、水灵灵的丫头,还挺招人喜欢的,追求她的小太监可不少。

阿福感觉宫里什么都好,就是想念亲人。

阿福姓韩。她大哥,韩大郎,阿福离家时,就已经成了婚了。二哥韩二郎,因为家里穷,入赘给人家做了赘婿。阿福虽然常说有三个哥哥,但是从小最亲近的是她三哥,叫韩三郎。韩三郎聪明潇洒,长得英俊,在乡里很有名的,很多姑娘喜欢他,是追求者众多的村镇一枝花。但韩三郎看不上村姑,非要找个有钱的富家小姐。没有聘礼,还要姑娘贴嫁妆。乡里人都笑话,说他眼高手低。

虽然这名声不太好听就是了,但侧面也说明,韩三郎的确模样是长得不错,否则这就不叫眼高手低,而叫山猪想吃细米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阿福说自己哥哥长得英俊,伙伴们都不信她,认为她瞎吹。不就是个兵户农民,半月不洗头,五天不刷牙的,张嘴说话,就是一口并州土碴子味儿,能迷人到哪儿去。阿福刚入宫的时候还坚信自己的观点,认为伙伴们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不过随着在宫里年常日久,连哥哥们的模样都记不得,她渐渐也感觉,自己大概真的只是被回忆美化了想象。她刚入宫时,声腔也是一口并州土碴子味。不像洛阳人,天生讲话就雅音,听着调美。有句俗话叫什么,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阿福这些年,早已经和家人断了音讯。但是她从来没有停止过打听兄长的消息。每当遇到北边来的人,阿福都会想尽办法,跟他们询问兄长的名字。她想给哥哥带信,告诉他们自己过得很好,还想给他们带点钱,让他们日子好过一点。可相隔万里,人海茫茫,哪里去寻,又不是什么世家贵族,有名有姓的人物。韩三郎,全魏国有成千上万个姓韩,又排行第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