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时代的步声(一)(3 / 3)

现在看到这个阴差阳错出现的激光制导装置,他们不由得想到,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达到一种类似激光制导的功能的话,是不是就能够达到相应的作用了?至少总比现在双方陷入瓶颈要好吧?

于是,研究子弹的把研究瞄准的那帮人给拉了过来,这些人都是军方的科学家,自然是一拍即合。双方利用各种技术,改良了各自的现有成果,拼合起来之后,就形成了自瞄系统的原始雏形。

最开始的 自瞄系统,子弹的作用依然很高,因为当时的传感器和瞄准系统都不够完善。枪身上的瞄准镜搜集目标的信息,利用各种信号作为引导,带动子弹修正弹道,并且力求完美,所以成本依然不低。

后来,在实战实验当中,这些没怎么上过战场的科学家才发现,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追求完美和百发百中根本就是痴人说梦。而但凡上了战场有资格拿枪的士兵,枪法都经过一定的训练,也不用过于渴求系统的精准度。

于是,子弹上的科技水平再次大幅度降低,对于弹道的休整,也保持在了修正弹道范围内偏离10度的偏角上,再多就没用了。如果多出来了这个偏角,以子弹的有效射击范围和人类战术的安全距离,那子弹怎么修正也打不到了。

干脆的说,如果有士兵出现了这样的偏角,要么就是乱开抢,要么就是脑抽了,或者就是根本看不到敌人,这个时候修正系统也就没用了。

这样的情况下,自动制导子弹的成本价才开始下降到一个十分能接受的范围,开始能够大范围生产。而自瞄系统本身,也接替了大部分的修正功能,从一个简单的收集和信号发射装置,变成了主要的辅助部分。

自瞄系统的设计理念从此开始彻底完善,形成了一个独立科研成果。在上一次战争当中,自瞄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战争的后期,技术越来越完善,对面的异族都开始懵逼了。

刚开始的时候,一场大型战争基本上只有四分之一的损失,可慢慢地,这种损失就提升到了三分之一。人类好像越来越能杀了?它们还以为是战争的历练让帝国军更骁勇善战了。

不过,当时的全面战争,只是为了削减人口,抵消掉异族领地内部的大萧条,所以后期的死亡速度加快,也导致战争的结束时间提前了不少。自瞄系统的犀利可见一斑,从此开始在军委普及起来。

这些年,自瞄系统的研发自然也没有停止脚步。对于军委来说,自瞄系统是军·队的基础之一,绝对不能落下。但是这东西,似乎已经到达上限了,除非人类本身的全面技术发生飞跃式的进展,否则根本没办法明显进步。

这些年来,军委的研究成果,也不过是将自瞄系统的传感器和信息搜集改装的更加完善。实际上冬小关修改的那些参数,也是最近才出现的概念。参数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调试系统和枪支,让系统能够适配更多的附属配件,而不是配合设计者的设计习惯。

所以,自瞄系统方面更多的 研究成果,其实只是将不同的自瞄系统设计出来,装备了更多的武器。从大量使用的制式兵器,扩展到了很少使用的兵器,又搭配到了手枪上,然后再扩展到了狙击·枪和单兵火箭筒上。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成果,无非就是常规的工作内容而已,修改一下参数,改装一下安装模式,契合跟多类型的弹头,基本上相当于是工业设计师的工作,不具有太多的科研内容。

帝国的研究者也十分坦然的承认,自瞄系统的研究已经陷入了瓶颈当中,所有人都想更进一步,但是暂时也没有得到什么成果。所以当许何为他们成立这个项目组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一笑置之。

那些研究了一辈子自瞄的老专家都不敢说打破瓶颈,就算你们都是许何为的水平,可搞科研这种东西,并非是水平高就能搞得好的。瓶颈就是瓶颈,它之所以是瓶颈,受到的限制可不只是人类的思想高度那么简单,这要牵扯到人类社会的底蕴和整体的科技水平,以及人类科学对世界的认知程度。

但是许何为从刚开始,就从未将冬小关的研究成果说出来。他深深地知道,这就是瓶颈的所在了。说到底,还是浙西而科学家对于世界的认知程度并不够,或者说转变并不够快。

冬小关能够将参数修改,他们当然也能修改,可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想到将自瞄系统改造成自我学习的方式?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一项十分重要的新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