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海市蜃楼(二)(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果然,没过十几天,一直商队便经过了这里,将他们带到了最近的城市当中。书生便是在这个时候,将海市蜃楼记录并流传了下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海市蜃楼记录,大概在上古初期。

实际上,关于海市蜃楼的传闻,并非是出现在这个时候,而是更早。否则老队长也不可能知道这种东西叫做海市蜃楼,而且之所以叫海市蜃楼,也是因为这种现象常出现的地方其实是在大海之上。

人类和异族的传说当中,也有很多有关海市蜃楼的传闻,如果严格来算的话,可以一直追溯到灭世之声之前。因为那个时候,就有口口相传人类寻回仙境的传说,这还要涉及到青色石门的空间。

当时天灵族创造人类,早就知道天道可能会对人类赶尽杀绝,所以便提前准备将人类的数量培养庞大,分散到大陆的各处开枝散叶。但是这个计划刚刚开始没多久,天道就提前苏醒了,降下了灭世之声。

葬金秘境当中的人类,就是其中的一支。而当时这些分散出去的人类,也同样有过自己的文化发展,其中就包括对于各种自然现象的口口相传和文艺加工。尤其是在灭世之声以后,海市蜃楼开始变得神圣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人类到底是怎么看待海市蜃楼已经不可考证了,但是毫无疑问,当这些人莫名其妙离开了人类最初的祖地之后,开始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山林当中,总会要想念当初受到庇护的生活。

于是,海边的人类看到海市蜃楼的出现,往往会认为那里才是他们来的地方,是仙境的所在。而他们生活在这里,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回仙境的路。尤其是灭世之声之后,对于很多海边的部族,海市蜃楼甚至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精神依靠。

所以,海市蜃楼的传说最开始确实是起源于海边的人类部族,后来随着人类的互相沟通而流传开来,经过很多人的观察,也开始变得普遍起来,也不在当成是仙境的所在,而是认识到这只是一种奇怪的自然现象。

当然,按照现代科学的理论,已经能够完美解释海市蜃楼的出现了,不过就是一种异常的折射现象。

海洋上出现的海市蜃楼,根本原因是由于海面上水蒸气充足,水汽上升充满海洋上方的大气,由于水蒸气的温度变化比空气更加缓慢,所以当阳光发生偏转,或因为某些原因海面温度开始变化的时候,越向上温度差越大。

而温差会导致空气的密度变化,密度决定了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因此产生了折射率的差距,会导致光的不正常折射,才将远处的景象投射到天空中,形成海市蜃楼的现象。

至于沙漠当中的海市蜃楼,就更简单了,不需要水蒸气作为影响,沙漠里面地面本就受到阳光温度影响大,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比上空的要高出许多,同样会产生密度和折射率的差距。

有关那书生记载的故事,按照现代分析,其实更加复杂和诡异,不得不说他们的命是真的好。如果是换个时间,恐怕他们等到死也看不到这样的海市蜃楼,也不可能跟着幻象找到绿洲。

一般来说,海市蜃楼的出现,是有规律的,而且同一个地方会在相对固定的地方多次出现。这是因为自然原理一定,地形和环境相同,同样的现象总会在同样的条件下产生。

这也是后来人们渐渐接受了海市蜃楼是普通自然现象的原因。

但是书生所记载的那一次海市蜃楼算是比较特殊的那种,可能几万年就出现了那么一次。根据分析,那次的海市蜃楼,应该不只是折射的原因,还有两次反射现象作为辅助,所以形成条件相当苛刻。

当时书生他们遭遇的沙尘暴,虽然没有造成降雨,可是也导致了东荒当中的水汽聚集。当时的季节本就是雨季,这场沙尘暴的起因,很可能是由于长山另一边的低气压卷动造成的,而随着沙尘暴的产生,长山外的水汽也有一部分来到了东荒上空,当然到了东荒之后就被送上了高空。

在外面雨季,就是东荒最旱的时候,地面的温度,甚至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都高的不行。就算是有大量的水汽到来,也没有凝结成雨的条件。就算是凝结成了雨滴,那也会在从高空降落还没到地面之前,就重新被蒸发为水蒸气。

如此反复之下,沙尘暴带来的这些水汽,就这样在高空中形成了一个没有成云的水汽层。在下面的人是看不清楚,但是对于光线来说,这种水汽层,几乎相当是一面镜子,可以将地面反射的光线,重新反射向下。

当时书生他们看到的海市蜃楼,就是经过水汽层反射下来的景色,而这些景色,又经过了绿洲里面那一片巨大湖泊的反射向上。但是这个时候,由于绿洲和水汽层的存在,上空和地面的空气温度都有所下降,所以形成了一个比正常的空气层还要诡异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