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六百九十六章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这些大米和钱如果老两口只在在家过日子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如果要去敬老院,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敬老院现在的价格是一个人一个月两百元,那么一年就是二千四,两个人就是四千八,而他们兄弟几个给老两口的米和钱加在一起大概也就三千五,整整差了一千三的费用。

再说老人真的住进敬老院,手上总不能还没一分钱吧,这样一算差距就更大。

得知老两口心里的想法,除夕那天在家的兄弟四人聚在一起好好议了议,上面几个哥哥还好些,几个嫂子的脸色就真的很不好看了。

为了这件事张青杨特地给张青凡打过电话,张青凡表示只要娘老子过得好,就算不足部分他一个人补足,他也是愿意的,他到期向张青杨提议,干脆将娘老子接京城来跟着他们两兄弟过好了,上面的哥哥嫂子愿意出钱出米那就最好的,不愿意他们兄弟俩也应该负担得起。

有了张青凡的这番话,张青杨心里也就有了底,又与苏琴商量了一番,这才在除夕那天挑起这个话题。

虽然上面几个兄长听说娘老子去敬老院的话还要另外加钱,脸色就不是那么好看,身边的婆娘又是使眼色又是拉衣裳,兄弟几个总算还有点孝心,最终个个都表示,如果娘老子愿意去住敬老院,除了每年需要孝敬父母的,住敬老院的钱大家另外平摊。

只是这样一来,无端端地每家一个月要多支出四百块,虽然对于现在的张家几兄弟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却也引起家里的大震动。

尽管谁都没闹到明面上来,一个年家里的气氛都显得十分沉闷。

最终还是张大伯和张伯娘亲自发话,他们现在还干得动,自然不需要去住什么敬老院,家里的气氛才算缓和了些。

张家没有去预定敬老院的房间,依张青杨的意思,就是观望观望再说。

事实如何王秀英心里多少还是能猜出一些。

张家明那个妈一向算盘打得精,现在张大伯和张伯娘还都是健健康康的,两人又是闲不住的性子,别说替他们带孩子,有这两老的在家,几家的自留地根本不需要他们去种,老两口就给他们收拾得妥妥当当。

他们忙的时候,回到家甚至还能吃上现成的热饭菜,这也是几家一定要留两个老的在祖屋这边居住的原因。

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当年张大伯和张伯娘到明溪农庄帮张青杨和张青凡带孩子一直带到张家昌和张家轩上学,两位老人提出回家,张青杨和张青凡是反对的。

不是因为少了父母没人替他们干活,而是希望两老的就那样跟着他们过过轻松的日子,就算以后只由他们兄弟养老都无所谓。

张大伯和张伯娘却坚持要回清溪镇,他们生了五个儿子,哪里能让最小的这两个给他们养老送终呢?

如果他们不回去,上面那三个肯定做甩手掌柜,还会编出不少闲话。

张家早不是刚刚接了王秀英家承包田的那个张家了,王秀英不由地为张大伯和张伯娘叹息。

两老人在明溪农庄待的那几年,张家上面三个儿子是一分一厘都没给张大伯和张伯娘,而张青杨和张青凡自从张家分家以后,从来没少过该他们出的那份赡养。

王秀英与张家其他几个兄弟几乎没有多少交往,就算回清溪镇也只是做那么一点表面文章,连带着王秀诚也与张家明渐行渐远,现在几乎已经不再联系,但是他们姐弟却一直愿意将张青杨和张青凡当兄长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