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451.第440章 生于宇宙,命如草芥【6200字】(2 / 3)

在战争爆发前,薇星将这星图内的恒星系分为三个大类。

纯粹的白色光点是无人星系。

修建有戴森膜的十余万个星系则被标注成了蓝色光点。

有人足够人口定居的星系则是绿色光点。

代表量子网络信息流的则是绿色丝线。

自战争爆发后,薇星又新增了两种标注。

红色光点,表示在这个行星系中正在发生战争。

橙黄色光点,表示这个行星中的战争已经结束,人类战败,遭到清除。

陈锋即将且已经失去的,远不只福莱德斯一个人的性命。

他还失去了很多行星系。

棱舰舰队抵达比邻星系后,果然执行了分兵计划。

比邻星穹顶短暂打开,再往后延展,一百艘棱形战舰被留在了里面。

其余棱舰则以平均接近万艘为一队,兵分一百路,分别就近扑向其他行星系。

战线将从人类的核心星区开始向外扩张蔓延,持续推进。

复眼者的行动基本没有什么战术战略可言,就是很单纯的分兵突进,突出个科技碾压,一力降十会。

至于陈锋个人比较在乎的球形战舰,却根本没有出现在中心战场区域。

陈锋推测或许是这次复眼者见人类势大,球型战舰作为大型“巡逻游艇”,在战争领域的性能不及棱舰,所以压根没参战,可能是没来,也可能在猎户臂外巡逻以收割一些负责逃亡的火种舰。

比邻星系中的战争结束得很快。

陈锋真正见识到了棱形战舰这个复眼者的核心战争工具的实力。

这条时间线中的比邻星文明科技水平虽不及外面,但比上条时间线中三十一世纪的人类多少总是要强悍一些的。

比邻星里的人口规模也达到了近四百亿的庞大数字,更几乎全民皆兵。

但代表比邻星系的红点只持续了三天,随后就变成了代表灭亡的橙黄色。

只三天,近四百亿比邻星人全员倒在区区百艘棱形战舰的炮火中。

在这三天的战争中,比邻星人穷尽智慧,尝试了无数种作战方案。

战舰、巨炮、密集炸弹伏击阵、行星撞击,甚至引爆恒星。

没用,统统没用。

要么是炸不到,无法命中,要么是命中了也只如挠痒,毫无动静。

陈锋突然清醒的认识到,上次复眼者之所以会让百万棱舰联合施展网格链接对人类进行封锁,并持续往前持续压进,再用网格链接中的白色电浆摧毁一切,可能仅仅是因为既然来都来了,每个人多少总要干一点活才显得有意义。

他本人之所以能操控星锋巨像攻破棱舰护盾,在其本体上砍一刀,大约也仅仅是因为复眼者对自己产生了兴趣,想活捉自己而已。

比邻星中的战争很惨烈,但真正战场却并非比邻星系,而是在别的星区。

人类一边努力观察着比邻星中的“小规模”战争,一准备迎战来势汹汹的以万艘为单位的棱舰舰队。

早在数十年前,晨风帝国的军事首脑们就制定出了完整的作战方略。

每种不同的作战方略都能应对复眼者可能采取的不同行动。

星门存在的意义,就在这里了。

人类先以七十二星区为大型战区单位,每个战区都配备了数量庞大,特点各异的主力舰队,长期在各个星门附近待命。

无论是组建大型军团以图正面一战,还是采用经典游击战略,亦或是别策略,晨风帝国都能利用星门快速完成兵力整合调配。

现在复眼者暴露出分兵的意图,那么人类就立刻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先集中优势兵力,聚力于一拳,尝试毕其功于一役。

晨风帝国的领导层们认为,如果能击溃一支舰队,并抢夺到其残骸进行深度分析,再快速消化对方的科技成果,这场战略纵深达到五千光年的文明之战便有一丝胜算。

晨风帝国扩张出如此庞大的版图,可不是为了圈地,为的就是增加战略纵深,延长交战时间,每多争取到一天,便多一分在战争中寻求技术爆炸的机会。

如今人类已经可以相对准确的计算出棱形战舰在银河系内的航行速度,五百到六百倍光速。

这是个人类可望而不可即的可怕数字。

穷尽科学家的想象力,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别人的舰船能自由的以超越光速500倍的速度前进。

按照科学家的推算,顺着引力线推进的曲率亚空间最多只能承受100倍光速。

超过这限度后,即便是比三维空间更稳定的亚空间,也无法承受物体高速推进时引发的空间震荡,进而崩坏毁灭。

目前人类舰船的超曲运动极限速度是20倍光速,制约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护盾强度。

不过科学家们倒不是很受打击,技术落后本就理所当然,而且人类可以靠星门弥补差距,这可是复眼者都没有的东西。

棱舰离开比邻星前往最近的繁荣行星系,大约需要十二天。

在这十二天里,晨风帝国快速完成调兵遣将,分别组建出三个不同等级的舰队战力,在八大核心星区布下重兵。

最强舰队位于巴纳德星系。

作为与比邻星同等级的首批文明星系,也有行星系统的巴纳德星系初期发展水平仅次于比邻星系。

在这五百年里,随着比邻星系被压制,巴纳德星系后来居上,到如今已经拥有五百亿人口规模。

巴纳德星人类除了开发利用原有行星之外,还建成了数百个具备行星功能的大型太空站。

巴纳德星系的军队除了发挥自有奥氏同位素305的优势,制造出威力超人一等的奥氏巨炮之外,造船厂还吸收了附近五百光年内里数百个行星系的特殊资源,甚至吸收了部分次级文明中的精英阶层,尽可能发挥其各自特长,组成了以人类为绝对核心的跨文明联合舰队。

其自有舰队号称八大核心区中所有行星系舰队最强。

在整合扩张之后,全新的巴纳德战区舰队再并入了八大核心战区最先进的战舰,最强的士兵,最核心的尖端科技。

舰队拥有百万艘宇宙级巨舰,上亿艘银河级大型战舰,十余亿艘猎户级中型战舰,其余小型战舰与微型战机则不计其数。

舰队总兵员规模达到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