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 满汉之争(2 / 2)

他要告诉众人,他不仅是满人的皇上,也是汉人的皇上。

至于向清远嘛……

他今儿若是说不出个道理来,就算自己不想处罚他,只怕满朝的满人大臣也要把他碎尸万段了。

只见向清远不卑不亢,脸上丝毫被辱骂的气愤都没有。

他笑道:“回皇上,臣敢问一句,皇上说的满汉一家,难道是句空话吗?既然满汉一家,大清的汉八旗,难道就不是皇上的子弟兵了吗?”

“臣再请问索大人,下官何时说过满八旗水师不如汉八旗?向清远虽是文官,也读过历史上诸多战记,还有兵法韬略。”

“臣只知因地制宜。满八旗水师不善海战,若是江河流域发生战事,臣断定他们能掌握。现在是横跨台湾海峡,满八旗水师中多少人连海都没见过,怎么打?”

“皇上英明神武,汉军在明朝不得妥善操练,所以实力不如满八旗。如今在皇上的英明统治下,谁敢说皇上的汉八旗实力不够?”

向清远一口气说了许多,说到最后还拍了一个小马屁,说得满朝大臣们的脸色越发尴尬了起来。

他们先前气势汹汹,恨不得打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向清远。

现在这么一听,觉得他说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皇上点点头,“如果在福建本地征兵,那些本地兵勇自然对海战更为熟悉。汉八旗相助,似乎也就够了……”

皇上看福建呈上的奏折里,的确提过许多满八旗士兵无法适应海上波涛,甚至在战船上呕吐不止之类的情形。

皇上还在思考,索额图等人却坚决反对,“就算汉兵比满八旗水师更能胜任海战,皇上也万万不可让这数十万汉军远离视线,无人辖治看管。”

说来说去,这些满人大臣最害怕的就是汉人士兵在福建直接造反。

“皇上,您可别忘了,台湾郑氏先祖郑成功,是被前明皇帝赐姓朱的……”

一个朱字,足以诛心。

皇上的心胸足够博大,也冒不起这个风险。

现在大清南北皆有忧患,经不起再一次的内乱。

户部尚书此时站出来,对皇上道:“臣也以为,福建屯兵过多并非益事。臣之所虑,在于军粮问题。”

“福建本地粮食生产足以自给自足,就算被台湾抢掠,每年还能交齐足够的税粮给朝廷。臣担心的是,这么多的军力集中在此地,台湾一时攻克不下,粮草就交不上来的。”

福建、江浙这些地方,是朝廷征粮的重地。

如果把军粮都给那些起不到作用的满八旗水师吃了,那无疑是一种浪费。

互部的这一层考虑又使朝堂上陷入了沉默,朝廷如今在囤积军饷和粮草,为抵御北方随时可能来的灾祸而准备的。

这些粮草,一颗都不能浪费。

“五万大军,一天的口粮就是五千担啊……”

皇上的脸色一变,这实实在在的数字让他无法忽略。

没想到,收复一个小小的台湾,竟然会如此困难。

索额图此刻拱手道:“皇上,与其费这么大的力气收复台湾,不如把这弹丸之地放弃了吧……”

“荒唐!”

皇上愤怒地一拍桌子,对于这种主张放弃台湾的言论,他坚决驳斥。

“台湾虽小,却是一大要塞。其连接的澎湖、琉球等群岛,多少海匪便是借此发源的。要想彻底肃清大清海上的流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岛,一定要夺回。”

其实索额图说的话,也是许多大臣们的心声,只是大家不敢说出来罢了。

现在皇上驳斥了他,就更加没人敢提此言了。

“兰襄清剿过山东海匪,你说。”

陈文义站出来,“回皇上,皇上所言甚是。其实海匪一患犹如滚雪球,臣在山东剿匪时,见海匪头子往往是日本、朝鲜等小国之人。可他们手下率领着大半大清之民,又来抢夺大清沿海百姓。”

“臣审问过,那些大清之民充作海匪的,他们原也是沿海良民。因为被倭寇抢夺,无法维持生计,索性也加入了海匪的队伍。”

“众臣公细想,如果小岛不夺回,任由海匪盘踞。则他们越是侵扰沿海良民,离家失所之民越多,海匪的队伍就越大。到头来咱们剿杀的都是大清的子民,也都是可怜人。”

“如果放弃了台湾这样的岛屿,就等于在自己的枕边给了海匪栖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