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21章 天照武士 4(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所以,冥皇虽然出手不凡,但终是败了一阵。

甚至,或许他连自己是败给了谁,也未为可知。

如此一来,就算冥皇原本真的有心要放过大劫主,现在却不能不掂量掂量这么做的后果了。若说先前冥皇如果这么做了,让大劫主顺利返回劫域,那么谁也不会怀疑到冥皇的身上,只会想到是部署不周实力不济;那么现在却恰恰相反,只要大劫主一脱险,世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会不会是冥皇暗中助了大劫主一臂之力!

大劫主生死如何,也许姒伊比任何人都关心。

与此同时,她还暗暗牵挂着一个人,那便是战传说。战传说前去祭湖应约是两天前的事,无论是胜是败,都应该有了结果。由于受红衣男子的约束,姒伊无法让人相助,但却还是暗中派人随战传说前往祭湖了。如今,不但战传说未回禅都,连她派出去的人也没有回禅都。因祭湖由无妄战士驻守,于是姒伊便又让天司禄寻机向无妄军团打听祭湖方面的消息,孰料天司禄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看来,冥皇似乎也有所举措,红衣男子与战传说约战祭湖湖心岛,不可能不惊动无妄战士,就算将守在祭湖的无妄战士全杀了,也同样会有所波动,但偏偏无妄军团就是波澜不惊,就像是没有发生任何事一般。

这决不正常!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红衣男子与战传说决战祭湖的事,冥皇已知晓。在冥皇的旨意下,无妄军团才以沉默掩盖了一切真相。

“冥皇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才这么做?”

姒伊无法猜透。

物行已回天司禄府,他曾向姒伊建议派得力人手前往祭湖探个究竟,却立即被姒伊否决了这一提议。并非她不想尽早知道战传说的情况如何,而是她不想进入大冥王朝布下的圈套。无妄军团越是平静,祭湖就越可能设有圈套。

剩下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等待了。等待“灭劫”一役的结局,等待战传说的消息。

战传说临去祭湖前曾将爻意托付给姒伊,让她多加关照。战传说已知这天司禄府的真正主人可以说不是天司禄反而是姒伊,而相较之下,姒伊也比天司禄更可靠些。姒伊答应战传说他不在天司禄府的时候,她会多陪陪爻意。

姒伊很巧妙地以“陪”代替了“关照”这样的字眼,如此,就不会让人明显感到她在天司禄府喧宾夺主,同时又答应了战传说的请求。

此刻,姒伊便与爻意在一起。

她们都有特殊的身份,都是高贵的公主。只是,爻意不知姒伊是剑帛人的公主,姒伊却已听说爻意曾自称是火帝的女儿。只是这一点太不可思议,姒伊也不知该不该相信。

爻意望着眼前白衫白裙、飘然如蟾宫仙子的姒伊,心头竟不由浮起一丝伤感与遗憾。她遗憾的是为何苍天总是如此冷酷,一个几近完美无缺的女子,却偏偏要让她成为盲人。

姒伊却在想:“如果爻意知道天司杀有意要将他的女儿许配给战传说,不知她会作何想法?听说爻意的容貌绝世无双,连天司禄都这么说,却不知究竟美到了何种程度?”

两个女人各怀心思,寒暄之后,一时竟都无话了。房中静了下来,可以听到一只蜜蜂在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由窗子飞出,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将白窗纸撞得“哧哧……”轻响。

两人都不愿如此尴尬地沉默下去。

“战公子……”两人几乎同时开口,说的竟是同样的话。

姒伊毕竟更为老练,她已接着往下说了:“战公子武学修为奇高,又富有智谋,一定不会有性命危险的。”

爻意点了点头,道:“的确,他还活着。”

姒伊一怔,愕然道:“你已有他的消息?”这一次,她是真的吃惊不小。

爻意道:“没有,但我能感觉到这一点。”

感觉?!

旁人的生死又岂能感觉出来?姒伊不信。但听爻意的语气,却是很有信心,更决不会是虚假之言,正因为如此,才让姒伊更吃惊。

“但愿如此吧。”姒伊终于道。

冥皇派出地司危对付大劫主之后,“灭劫”之役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武界各股力量有的已直接参与“灭劫”之役,如六道门这等门派。而这样的门派在冥皇再加派天司杀之后,更增添了不少。

但也有门派一直对此役持观望的态度,并不打算介入其中。

乱红山庄就是其中之一。乱红山庄地处万圣盆地之东,偏居一隅,两面临水,一面靠山,是易守难攻的地势。而乱红山庄也的确一贯以“守”为本,锋芒内敛,毫不张扬。事实上乐土四大山庄中,除了地处西部、传闻其庄主有不二法门背景的七喜山庄外,其余三大山庄都是锋芒内敛的。

但锋芒内敛却并不等于软弱无能,四大山庄无一不是雄霸一方的角色。就连被公认为实力最弱的稷下山庄,也能在乐土风云诡变中岿然不动,坐拥武界一席之地,更不用说被视为是四大山庄中实力最强的“乱红山庄”了。

这些年来,乐土但凡有什么族派崛起太快,无须多久,就会遭受莫名打击,然后迅速没落。十九年前望水族势力方盛,其族长王布一衣落落大度,极具雄襟,一时间各路豪杰纷纷投奔望水族,连阿耳诸国也与望水族暗中结盟,互有来往。正当世人以为望水族将日进千里,成就不世伟业时,望水族忽起内讧,实力削弱,后又与阿耳诸国反目成仇,刚成气候的望水族很快便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