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16章要说亲对么(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筝玉自己每天依旧还是笑眯眯的,对着每一个向她招呼问好的人点头微笑,所以她与容成润之间这点儿微妙的变化,府上并未有人察觉。这让筝玉十分自豪,她一直认为,与人赌气最高的境界就是让对方伤心、难过,而自己却完全一副没事人的样子。

准备年货,布置庭院的事情自有莫淮、采频他们负责,筝玉根本不用过问,平时无事的时候,她还是一如往常,乘坐马车去府衙待上半天,或是把自己关在书房中翻阅古籍。

外出走走,体察一下民情的事情筝玉也不是没想过,但由于现在天气实在太冷,而她自身体质又极为怕冷,便准备还是先搁一段时间,等到天气转暖了再说。

又过几日,距大年越发靠近了。兴许是这古代没有什么娱乐场所的缘故吧,年味显得十分浓厚,小年刚过,远远近近的爆竹声便接连不断了。

容成润是在腊月二十七那天离开的,并未前来向筝玉道别,想必是怕两人见面尴尬,只托采频向她说一声。

听闻他走了的消息,筝玉虽然有那么一点儿空落落的感觉,但却并未感到难过。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没有什么是自己的,总是会离开,只是早晚而已。

不觉除夕便到了,接着又是春节、破五、送穷、人日、谷神、上九、灯头、上元……

有节日便会有习俗,什么吃年糕、包饺子、贴窗花、点蜡烛、放鞭炮、祭谷神、拜八仙、逛花市,筝玉一样也不错过。这些淳朴民俗的东西,如同墨香弥漫中泛黄的书页,吸引着她。上元节那晚,筝玉与莫淮便装出去逛花市的时候,她甚至期待能够邂逅辛弃疾《青玉案》中那灯火阑珊处的惊鸿一瞥。

上元节刚过,容成润便又回来了。这次回来与走时一样,同样没有向筝玉打招呼,直接去了他的住处——三乐堂。仿佛在这个家里,筝玉是外人,而他才是主人一般。

此外,对于筝玉的冷落,他完全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每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比皇帝还舒服的日子。据每日为他送饭的采频所说,如果能躺着,他决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

倒也不是绝对的慵懒,他偶尔还会在庭院中抚琴弄萧。每当这时候,远处近处的鸟就都会飞来,扑棱着翅膀在三乐堂上方盘旋,引得全府上下的人都过来观看,乃至府外经过的人,也会驻足围观。

不过,这样的情形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到的,有时候两三天一次,有时候十来天也看不到一次,这完全取决于他的兴致。

前几次出现飞鸟的时候,筝玉不在府内,而是窝在府衙中堂她的那间昏暗的书房中研究困扰她多时的私盐案,听到采频这样说,只置之一笑,并不相信。

后来陆陆续续的从府里府外其他人口中听到同样的话,筝玉也始终带着怀疑的态度。虽然她知道容成润的琴艺是宁州一绝,但一首好听的琴曲箫曲就能引来百鸟,那不是事实,是神话。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筝玉仍然对那繁杂的私盐案毫无头绪,觉得自己还是需要一个有智慧的人相帮。思来想去,容成润无失为一个最佳的人选,她便决定大人不计小人过,主动找他讲和。

刚走到宜水苑门口,还未来得及踏出门槛,突然一群雀儿扑棱着翅膀从她的头顶飞过,筝玉忍不住抬眸去看。

这几日,顾青母亲的身子稍有不适,筝玉特准他几天假回家侍奉,此时守在门口的只有邓纬一个人。他见筝玉抬头,笑着说道:“大人,一定是容成公子又在弹琴了。”

“是么?”筝玉眼眸微微一眯,侧耳倾听,见果有一阵清悦弦音传入耳中,笑道,“看来传闻果真不假。”

说着,轻轻挥了挥衣袖,随着群雀飞去的方向,向容成润所在的三乐堂走去。

三乐堂大门并没有关好,只是微微虚掩着,仿佛特意为谁留的门。

筝玉并未多想什么,只在门口稍作停留,便仗着自己是江府的主人,推门直入。

容成润此时正坐在庭院内的一个竹枝交错的八角重檐凉亭内抚琴,一袭衣衫比雪还要白,衣裾微微曳地,宽大的衣袖随意的垂落在放琴的石桌上。听闻开门的声音,他拨弦的手指稍稍停顿,抬眸向门口方向望去。

凉亭位于庭院一角,距离门口大约有一丈半远的距离。这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想要看清一个陌生人的长相有些困难,但若想辨别一个熟悉的身影,却是再容易不过。

待看清来人是筝玉时,容成润眸光不动声色地轻轻一闪,与她遥遥对望片刻,微微垂首,装作没看见,继续抚琴。

那样的态度,分明就是在告诉筝玉:你不理会我,我还懒得搭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