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24章不知是死是活(1 / 2)

["请他们在圆桌旁围坐开来,他便有些抱歉地道:“穷乡僻壤,没有什么好招待的,还望江大人不要嫌弃。”

“聂庄主说哪里话。”筝玉笑道,“聂庄主热情相邀,本官还要感谢聂庄主的一片盛情呢。”

这样一番客套之后,已有小厮端来酒壶杯盏,分别摆在三人的面前,为他们将酒倒满,又屈身一揖,退在一旁。

那聂庄主拿起身旁的青瓷酒杯,朝着二人一举,道:“江大人,素之,我敬你们一杯,为你们明日之行而送行。”

聂素之连忙拿起身旁的酒杯道:“庄主,应该是素之敬你们才对,庄主这些年来没少帮了素之,江大人又对素之有再造之恩,素之无以为报,只有先干为敬。”说着扬头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筝玉与那聂庄主相视一笑,也将杯中之酒饮下。

接下来的过程中,那聂庄主又说了不少话。那话多是关于聂素之的,说他天资聪颖,读书十分努力,小时候是庄里乃至整个小镇上的天才少年,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后来因为那孔县令收受贿赂将中榜名额给了别人,才会屡次考试不中。他还告诉筝玉,聂素之不仅满腹才华,而且还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曾准备在会试的时候为他出银两争取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最后,他希望筝玉不要把这样一个人才给埋没了,能够给他一个一展宏图的机会。

聂庄主所说得这些,筝玉原本已听聂素之说过,她决定带他回去,除了因为他的才华外,主要也是看中了他正直磊落这一点,聂庄主这样明明白白的提出,她自然是答应了。

就在饮宴快要结束的时候,那聂庄主突然站起身来,十分郑重地向筝玉躬身一揖,道:“大人,在下还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大人能够答应。”

短短一个时辰的交谈,筝玉已对他有了极好的印象,听他这样说,忙伸手扶他起来,道:“什么事,聂庄主但说无妨。”

那聂庄主慢慢直起身来,面上带着些同情之色,道:“是关于庄东头吴老汉的。”沉吟片刻,他将这关于吴老汉的事情细细讲给了筝玉听。

原来,这吴老汉家是聂家庄唯一一户不姓聂的人家,吴老汉于二十四年前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搬到聂家庄来定居,后来他的妻子为他生了个儿子,却在生育时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了,留下吴老汉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相依为命。吴老汉有着一手做瓷器的手艺,家里的条件在庄子里还算不错,本可续弦再娶,但因怕儿子受到委屈,而放弃了续弦的机会。

吴老汉费尽心血将儿子吴进生抚养长大,并在去年拿出所有的积蓄,为他风风光光的娶了个媳妇儿。这媳妇儿名叫芝莲,貌美如花,贤惠善良,对老人家十分孝顺,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好媳妇儿。儿子吴进生也是庄子里有名的孝子,能干上进,学得父亲的一手好手艺,平时除了做瓷器与进城买瓷器外,就是在家陪着媳妇儿与老父亲。

摊上这样的好儿子好媳妇儿,吴老汉每天乐得合不拢嘴,享受着天伦之乐。然而,好景不长,两个月前,他的儿子与媳妇儿一起进城卖瓷器,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听知情人士说,县太爷的公子看上他的儿媳妇,调戏不成,就将他的儿子媳妇儿一块儿带走了。吴老汉曾多次进城向县太爷讨要儿子媳妇儿,却次次都被轰出来。儿子媳妇回不来,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就这样散了,吴老汉情急之下生了病,已经十几天下不来床了。

为了让筝玉相信他所言非虚,聂庄主甚至还亲自带筝玉去了吴老汉的家,让她看看这原本幸福的家庭如今是怎样一番凄凉的场景。

见到那盼着儿子媳妇儿归来盼得望眼欲穿的吴老汉,听他更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儿子媳妇儿如何进城买瓷器,如何没有回来,自己又是如何一遍又一遍地被轰出来,筝玉有点儿心痛,当即决定先不回宁州了,明日去永怀县城走上一走,看看那屡次借着科考之名收受贿赂,如今又纵子扣押人家儿子媳妇的孔县令到底是何方神圣。

下了这样的决心,第二日天刚蒙蒙亮,筝玉便早早地起来,带着莫淮、聂素之以及聂素之的婶母温氏上路了。

虽然是打算先去咏怀县城,但筝玉却不准备再回聂家庄了,便于昨日让他们将需要带的东西全部整理好了。

聂家庄离永怀县城有点儿远,走路大约需要一天的脚程,筝玉并不太愿意去走,再加上温氏年纪大了,不能赶路,她便让莫淮从随身所带的包袱里取出一些钱来,买了辆马车。

驾车之人是莫淮。筝玉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就一直怀着一颗贪懒的心,能由别人代劳的事情,从来不愿多费心神,所以驾车她是自然没学的。聂素之一介书生,每日除了给学生们授课,便是闭门苦读,当然也不具有驾车的本事。温氏年纪大了,这驾车之事自然更不能交给她。

经过昨日一日的烈日暴晒,被雨水浸透的地面已经干得差不多了,行走起来也不会再有多大障碍。通往永怀县城的路有两条,一条崎岖小路,路程近些,却不是太好走;另一条是官道,平坦宽阔,但路程相对那小路远了将近三分之一。他们走得是官道,崎岖小路适合步行,马车行走未免太过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