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13章生死总无常(1 / 2)

["第二日便是轮到上早朝的日子,筝玉心知到时候的定会谈及先皇的丧葬以及新帝的登基事宜,决定比平时早去半个时辰,不曾想早晨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整颗脑袋昏昏沉沉的,嗓子也疼痛的厉害。

让容成润给看过之后,对方表示这是感染了风寒的迹象,并在为她开过药之后提醒她今日的早朝最好不要去,否则路上再受了凉,病情只会恶化。

筝玉也担心在这医疗水平低下的古代,一个不小心,再把小命弄丢了,便也没有坚持,只托聂素之上朝的时候代她请个假。

原以为三两天就能好转的病情,不曾想拖了半个月还不见起色,筝玉质疑容成润医术的同时,也曾暗自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什么绝症,但又始终不敢去问,生怕自己这一猜测万一是真的。

整日卧床养病,出不得家门,关于目前朝中的情形,筝玉想要知道,便只能去问身在官场的聂素之。

从他的口中,她得知,那日早朝杜皇后命人重新宣读遗诏,准备让她的儿子九皇子萧择登基,但当再次打开遗诏的时候,却发现上面的字迹全都不见了,只在右下角留下一个孤零零的玺印。后来云王云颐发现那遗诏的夹层中有东西,拆开来看,却见是一份皇帝亲笔书写盖了玺印的纸质遗诏,上面的内容却是赞扬并传位于太子萧桓的,与前一晚杜皇后所读的那份遗诏迥然相异。

杜皇后原本以为逼着先帝按照自己的意愿写下遗诏,自己的阴谋就可以得逞了,却没想到那份遗诏所用的墨有问题,自己反而被先帝给算计了。但是云王已经当着百官的面将那纸质遗诏上的内容宣读出来,想要收回已是不可能,愤恨之余,她唯有眼睁睁地看着萧桓被百官从凌倾宫迎出来,而自己则被以假传先帝遗旨的罪名暂且禁足于寝宫。

萧桓即位以后,便是大赦天下、为先帝修建陵寝以及对功过之臣赏罚的事情。

对于杜皇后假传先帝遗诏一事,朝中出现两个意见。以右相薛浩为首的右相派认为,杜皇后此举是意图谋朝篡位,罪大恶极,应当赐其白绫一条,令其自尽;以左相杜奎为首的左相派却认为,杜皇后那晚所读的那份遗诏很多人都已经看了,确实是先帝的笔迹,杜皇后就算有错,那也只是失误,应立刻对其解除禁足,并尊其为太后。

曾深受杜皇后压迫的新帝萧桓自然更倾向于右相一派的意见,不过此刻左相派的势力还是很大的,他也不能轻举妄动,权衡了一下,最终决定采用萧逸云的意见,继续对杜皇后禁足。

整个情势中,表现最不正常的就是九皇子萧择。杜皇后一心想要扶他上位,不见他有丝毫惊喜,如今皇位落到萧桓的手中,也不见他有分毫失落。朝中各派势力争来斗去,他却只是冷眼旁观着,甚至在众臣们商议如何处置他的母亲杜皇后的时候,他也连只言片语的参与都没有,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一样。

但听聂素之说完,筝玉却不认为这是萧择真实的反应。倘若真得什么都不在乎的话,他也就不会命人去截取那批赈灾银两了。

此外,萧逸云的表现也让她十分不解,他不是想当皇帝的人吗?怎么还处处为萧桓着想?难道他还有什么更大的阴谋?

对于那所谓的阴谋,筝玉也曾试着去猜想过,但是想到脑袋都痛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无奈之余,她只有试着说服自己,那些都是与自己无关的,根本无须为此煞费心神。

由于病情尚未好转,接下来的日子,筝玉每天最大的职责就是吃着点心喝着茶水,不时听进来看她的人讲讲外面的新鲜事儿,虽然身体并不是很舒服,日子倒却过得惬意。

小小的病情足足拖到年关将至,方才有了点儿起色。这其间也曾发生过一些大事,比如左相杜奎与兵部尚书意图拥兵谋反,被云王世子云梦泽带兵及时制止,二人被押入了天牢;比如就在二人被押入天牢的当天晚上,杜皇后饮鸩自杀。

这些说法都是面上的,几乎人尽皆知,至于其中有几分真假,许久没有上朝已沦为旁观者的筝玉根本无从知晓。不过成王败寇的道理她还是懂的,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

如今左相势力已被拔除大半,剩下的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目前对于新帝萧桓来说,筝玉觉得最大的威胁便是曾与他合作过的萧逸云。

担心萧桓会认为自己是萧逸云的人,从而对自己采取什么不利的手段,于是不等病情痊愈,筝玉便托着有些不太便利的身子去上了早朝,并且递上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辞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