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405章 御林军(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虽然这个传闻也不知道是否准确,但在崩溃的明末,茶税确实已经名存实亡。

明初规定,茶农出售茶叶,依例三十抽一,商人买茶,则具数付官纳钱给引,方许出境货卖,后来行钞引法,改纳钞给引。再后来又茶课折银,茶商直接纳银。

不管是何情况,明末茶税已经名存实亡是事实。

朱以海起兵后,对茶叶和盐一样进行改革,采取的是跟盐差不多的制度,取消了贡茶官茶,皆改为商茶,也就是自由茶市场。

不限茶商身份等,但是茶农和茶商都要交茶税,随便你们怎么种怎么买卖,但种植就要交税,买卖就得纳税。

所有茶农种茶都得在官府登记在册,然后每年纳税,商人买茶跟买盐一样,每茶先交引钱,引钱其实就是包税的茶价,也是一种完税凭证,茶商贩茶须得有引才行,否则就是贩卖走私。

这样官府不需要大包大揽,不用让茶农把茶叶都卖给官府,再由官府运输储存等,便于茶叶的加工、销售等。

唐代时的茶叶一年能达到近百万贯,到宋代一年更是几百万贯。

到明代时,茶税比较复杂,因为有贡茶官茶,官茶里比如茶马互市等,茶叶换马,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国策,关系到战马等重要物资。

但如今朱以海把茶跟盐一样改,税率也有所调整。

茶农种植茶叶,最后按销售二十税一,茶商贩卖茶叶,十税一。

而外贸出海的茶叶,在港口另有茶税,一般是加税百分之五。相比起清朝时茶叶出口关税高达百分之二十五,导致清朝茶叶在海外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朱以海的这个税率相对低些,这也使的现在宁波茶行的生意很好,特别是日商都在抢购。

茶叶行情好,官府又打通了中间环节,这对于茶农们来说,当然是好事。

“今年行情这么好,我想着贩点茶叶。”老赵直言,“咱们大老爷们,真不适合跟女人一样在山上采茶,一天也采不了多少,可咱们识字懂事,也有过做买卖的经验,何况如今还有点官面门路,这要是收茶贩卖,绝对不错。”

赵贵听了也有些心动,实际上他跟老赵现在都是在休假期间,去年他们一直在南通码头忙碌,年后又到了南京,直到南京收复后,他们也才得了些空闲,粮台也开始给大家分批轮休。

假期时间不长,他回到家人安置的天台,与家人团聚,也忙着春耕。

他其实这几天也在想着是否收点茶,他以前虽没贩过茶,但做过药材生意,对收购贩卖这些事也还是通的。

今年茶市好,价格不错,但茶农们其实辛苦采摘粗加工等,收益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是贩卖茶叶,里面利可不少。

不过这得需要时间还得本钱。

他现在毕竟是粮台的九品官,虽是芝麻小官,但也是官身,这休假也是有限的。

再者,他现在也没什么本钱,虽说也领了数月俸禄,但一家人重新安置等,也开销不小,他的孩子们又小,比不得老赵,这三女儿都嫁了御营士官。

老赵一边烤着鱼,一边道,“我是这样打算的,咱们可以到官府的户部银行贷款啊,咱们是官吏,我家女婿又是士官,这都是符合贷款条件的,特别是用做贩卖茶叶的话,还是低息呢。咱们贷笔款子,然后招几个伙计,到乡下收茶,卖给茶号。虽说辛苦点,但也能挣几个,比采茶肯定强不少。”

赵贵也知道堂兄说的贷款的事,现在各地府县都有户部银行开办的分号,甚至还有皇家银号的支行等,他们吸纳存款,同时办理汇兑等业务,同样也经营放贷生意,针对农民、商人等还提供一些小额贷款,特别是官吏军官这些,还有低息福利。

本来也是帮扶鼓励各地恢复。

。您提供大神木子蓝色的海上升明帝起点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