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691章 白塔(2 / 3)

“小的听说颍州大捷,俘虏了一万多鞑子二鞑子奴隶,我们庄园现在雇佣附近百姓做工,开支较大,而且一到农忙的时候,村民们也要忙自家的,总是人手不足。

小的想,庄上能不能买些战俘回来做庄园奴隶,这样可以少雇佣一些长工,在农忙的时候,也不用到处找短工了。平时,用奴隶打理庄园,也能比请长工成本节省许多。若是闲时,也还能在作坊里帮工,现在若是要开矿,以后还能拉去开矿。”

奴隶的使用成本,当然比雇佣工低的多。

奴隶只不过要一次性支付一笔钱,这跟买牛马等大牲畜是一样的,但创造的价值却远高于雇佣工。

庄头考虑的是管理庄园的经营成本。

奴隶比雇工使用,还不用出现农忙时雇佣不到人的情况。

不过对于朱以海来说,他不仅是这庄园的主人,更是大明皇帝,他考虑问题得更长远。

这个庄园在这里平时能雇佣不少村民帮工,能给他们提供额外的收益,如果全都用奴隶,那等于剥夺了这些人的就业机会,村民的收入会减少许多,对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不能跟后世一样自由流动,到处打工,他们日常活动范围都很少超出本乡,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出不了本县。

所以就业机会有限。

“这样,朕给少府监下道旨,让他去买下一批俘虏来做奴隶,但是分给你们不会太多,这不仅仅是这批俘虏有限,就算数量足够,也不会给庄园太多,我们庄园建在这里,也得考虑好附近村民的一些利益,

雇佣村民下地上山干活,进作坊帮工,既能降低我们的用工成本,更能增加附近村民们的收入,明白吗?”

庄头赶紧道,“圣人仁慈。”

“这个开矿的事情,少府监会有专门的人来负责,到时会适当的给庄里一笔费用,但采矿的事庄上不参与,收益也不归庄上。

不过矿开起来,到时对庄上也有好处的,别的不说,到时许多矿工云集,每天吃喝拉撒需求很大,我们的粮、菜,以及养殖的鸡鸭猪等也会好卖,甚至也还能有些其它的收益的。”

庄头原想着庄子自己开采山上的矿,可朱以海却没这样想。

采矿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门的采矿部门去搞,当然更优。

这个庄子的定位就是农业种植和养殖,再来点初加工就行了,至于说开矿等这些,自然有专门的矿产部门负责。

在庄园到处逛逛,最后还登上了白塔。

“这个白塔寺原先也是先皇所捐建,如今既无僧人了,也无必要再留着了,把那些残破佛像都拆除了,把这里改成一所学校吧,咱们白塔寺庄子上的子弟,还有村民子弟,满六岁都可以来这里免学费上学。

请两位先生来上课教学,另外庄上识字会算的管事等有空也可以来上上课,庄子里的人或是村民,要是愿意来旁听也别拦着。”

把佛像,换成孔子像。

把寺庙改成社学。

与其烧香拜佛崇拜泥胎木偶,还不如学习识字算数,学点诗经论语九章算术,再学学华夏历史,甚至是大明律法这些,不比烧香拜佛好?

朱以海对于所有的教,其实都是不信的,这是源自于他另一世的经历。

白塔寺曾经也获得不少鲁王府的田地银钱等捐赠,但他们除了给百姓提供一些虚无的寄托外,又给予了什么实质的帮助呢。

大家省吃俭用给他们进献香油钱财,为佛塑造金身,修建庙宇佛塔,自己得到了什么?当鞑虏入侵,屠戮兖州,掠走无数百姓,抢走牛羊钱财,佛自己都保不住,金身也被刮走,铜像被融铸,和尚都被掳往关外为奴了。

朱以海早就计划要改革学校制度,以后科举和学校并行,但学校不再是那些秀才寄名之地,学校会增设学科,小学中学学习些基础的文理科,然后再上面会有一些专业的学科院校,诸如农业、纺织、医学、法学、财会、建筑、水利、地理、测绘、采矿、畜牧、师范、船舶等有用且专业的学科。

经史是基础,但必须得增加算学、格致、地理、政治等课程。各专业更得有更专科的学科,以培养更专业的人才。

一步步来,先搞小学堂,推广后,慢慢的再增加中学堂。

以后再来大学堂,专科院校。

现如今这种以科举为目的传统教学方式,早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朱以海现在东京也开办了一些专科学院,如政学法院、会计学院、审计学院、医学院等,还有军校,都是为朝廷各部和地方培养专业的吏员的,招收的大多是童生秀才等。

这条改革之路还只是开端,前路漫漫,道远且阻。

“中午了,村子里也冒起了炊烟,朕提议,我们干脆就进村找户人家,吃一顿农家饭,体验下百姓的日常饭食。”

这突然的要求,倒让庄头和随驾官员们措手不及。

皇帝也不理会他们,便真的就进村找了户正要吃饭的村民家蹭饭。

饭很简单,蒸的土豆和玉米,然后就是一点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