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716章 北京光复(2 / 3)

趁半夜也派家丁关中放火作乱,居庸关大乱,雷兴趁机带家丁打开关门,引唐通入关。

唐通军入居庸关,与雷兴等几部联合起来,在关中四处乱杀,此时守关的多是些八旗余丁、老弱,许多汉军旗、蒙古旗还跟着倒戈,佟国鼎和那些贝勒们跑都没跑赢,全被一锅端。

拿下居庸关后,唐通与雷兴等又转身杀回宣化,沿着桑干河、洋河迅速扫荡,并派人赶往天成卫,请明军前来。

得到消息的山西明军,一开始还不相信。

可后来看到佟国鼎和那几位贝勒人头,尤其是那些印信等,也就将信将疑,最后还是抽调人马赶去。

两军最后汇于宣府城下。

明代的宣府被鞑子改称宣化,是原万全都司及后来的宣府镇治所,号称京师钥匙,

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挹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今大同)之固,是内地通往蒙古和大西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防御北方入侵的战略要地。

明代时,这里向来是重中之重。

但因鞑子新迁都燕北,而太原、大同又丢的太快,加上各地官将的投降、反正等,导致鞑子根本来不及再稳固这要地。

留守的都是些二线部队,还因唐通的叛乱,而导致了这道重要防线的迅速失守。

明代时,这里是防范蒙古鞑靼、瓦喇、兀良哈诸部的边防重镇,生死攸关,是京师西北门户。

可连居庸关这内三关之首的大门都被轻松拿下,大同也早被夺取,宣大夹在中间,又如何能幸免。

总兵娄光先,道台胡全才面对着大军两军围城,尤其是雷兴还是他们的老上司,一番劝说下,便都树起白旗投降。33小说网

“雷兴本辽东秀才,后来努尔哈赤据辽东,设科取士,雷兴还去考取了举人,授秘书院副理事官,后迁都察院理事官,汉八旗立,隶正黄旗,入关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此后历任陕西巡抚、河南巡抚等职,此人曾随多尔衮、阿济格、豪格等征战,多立军功。”

朱以海对这个雷兴不以为然,不过又是张存仁、洪承畴这类的汉奸罢了,只是如今见风使舵又改换门庭。

相比起来,他比唐通还好点,毕竟他虽然以前是辽东秀才,但很早就投了鞑子,跟着很多年。

而唐通这人怎么说呢,是陕西人,正经的明朝将门,崇祯七年时为榆林守备,后从总督陈奇瑜征剿张献忠,不久迁汉中游击,在明末剿匪战中积攒了军功资历,历宣府副将、密云总兵等。

崇祯十四年的松锦大战,唐通是八大总兵之一,十三万人救援锦州,却在松山大败,战后贬官,却仍镇密云。当年冬天皇太极越过长城南攻山东,连破八十八城,唐通只敢尾随其后,不敢一战,甚至杀良冒功,荼毒地方。

等清军回师时,唐通与白广恩还被清军大败。

崇祯末年,唐通虽然连连败绩,却仍任密云总兵、宣化总兵等要职,手握兵权,举足轻重,崇祯都只得亲自召见安抚,赐蟒服玉带,对他寄予极大希望。

甚至封他为定西伯爵。

李自成破大同,唐通入京勤王,奉旨守居庸关。闯军抵达关下,唐通倒也对的起崇祯的封爵赏赐,出关迎战,结果监军太监却在背后开关投降,唐通也只得投降了。

降李自成后,唐通被派往山海关镇守,老朋友吴三桂出兵突袭,唐通大败,仅余八骑身免,麾下八千人全降吴三桂。

后来唐通又率一万余人战多尔衮于一片石,仍大败而归,跟着李自成逃到府谷,见李自成败落,便又袭击李过,向清军主动请降,入正黄旗,加定西侯,授绥德总兵。

唐通降清后,跟着雷兴等在陕西攻打闯军,围剿各地抗清义军。

稍一了解唐通的经历,就知道这人典型的明末武夫,毫无忠诚信义可言,他们也没有节操,一味的招兵买马抢地盘,各种克扣兵饷杀良冒功。

谁强降谁。

唐通给皇帝上奏,自称自己如何忠于大明等等,狗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