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770章 大明风华(2 / 3)

宫人进来,说吉时已到,她们或牵或扶或引导或跟从,把太子妃带出门,乘舆出门。

到门外,下舆,换凤轿。

皇太子朱弘甲帮忙放下凤轿帘子,然后自己登上金辂。

东宫四卫六率,便在鞭炮、吹打声中,按照来时的礼仪和路线,再次在北京城主街上巡游一圈,然后回到东宫门外。

进宫后,太子和太子妃完成合卺礼,喝完洒,进食完毕,更换常服,新婚夫妇前去拜见皇帝。

朱弘甲带着新媳妇张景徽到养心殿,在内殿陛下诣见,朱以海升座传唤,夫妇俩进殿,再拜。

朱以海看着这对年轻人,“上前些,走近点,隔着这么远,朕都看不清你们这对新人。”

两人上前。

刘朝也取来了一个锦盘,上面本来应当放着红枣板栗的,朱以海提前让刘朝换成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

朱以海把太子招上前,抓着他的手对太子妃道,“今天是你们大喜的日子,朕说几句,尤其是太子妃,你踏出张家门进了大内的门,从今往后便是我们皇室老朱家的儿媳妇,你是我朱以海为太子明媒正娶的太子妃,是从奉天门抬进来的,以后就是东宫女主。

太子年少,你以后多替朕看顾他,若是他有犯傻糊涂的时候,敢有委屈你半分,你直接来找朕。

以后朕就是你父亲,朕替你做主。”

张景徽看着这位平时如雷灌耳的绍天大帝,如此近在咫尺,却说出这般让人温暖的话,一下子接近了公媳的关系,不再那么陌生。

“儿媳谢父皇。”

“不用这么客气,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一番交待。

中宫缺位,朱以海叫来了执掌六宫的陈皇贵妃和阮贵妃,由她们二人按惯例向太子妃赐绸缎盘。

太子妃向朱以海和两位贵妃端水盥洗、进茶。

“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吧,朕就不打扰你们新人的良辰吉时了。”朱以海喝过茶后,笑着摆手。

临别,还特意拿出一串东珠链,这串链子由一百零八颗东珠穿成,以四个珊瑚结珠等分,两侧穿有青金石结珠八粒,以黄绦和背云相连,背云上嵌金镶猫眼石一粒,将把珊瑚雕成蝙蝠形状制成结牌,有东珠结珠四粒,坠角以金累丝为托,下坠红宝石一颗······

这些东珠是只产于辽东松花江下游的珍珠,十分珍贵,宋代时叫北珠,其中规格大的更是价值千金,这一串珠子,还有红宝石猫眼石珊瑚等,说一句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乃是用辽东女真各部进贡的东珠,加上缅甸安南占城等地进贡的宝石珊瑚等,由皇家技艺高超的老匠人制成,完全就是皇家之宝。

但朱以海却直接送给了新儿媳妇。

张景徽也一眼就看出这价值不匪,价值百万都有可能,连忙推辞不敢收。

“这串东珠虽值钱,但只不过是些死物,你才是我大明老朱家的无价宝贝,朕从今以后可是把太子交给你了,一定要为朕照顾好。”

这种珠子是只有皇帝、太后、皇后才有资格戴的,连太子都不能戴一百零八颗的,何况还都是极品珠。

现在朱以海把它直接送给新儿媳,也是极大的抬举这新过门媳妇,也让朱弘甲记住,一定得好好对待这位太子妃。

太子妃谢恩,与太子一同返回东宫。

那边东宫大门口,太子妃的陪嫁还在不断的送进宫,这些嫁妆在北京大街多绕了两遍,十分的丰富。

金如意玉如意各三柄,其它各种穿用的衣服、器物,从各种灯到各种镜子,再到各种箱子、桌子,甚至连碗筷羹匙都是全套都有。

自鸣钟、玻璃镜、梳妆台,不是金镶就是嵌玉,要么就是紫檀的。

洗手盆都是金的,漱口碗也是金的,胰子盒都是金的。

痰盆也是银的,屏风是汉玉雕的,洗手盆架都是紫檀的,炕桌、茶几、足踏、座椅通通都是紫檀木的。

紫檀雕花箱子就六十只,朱漆雕龙凤箱子又六十只·······

太子妃的陪嫁超过百万块银元,不过这些倒不是张煌言掏钱,真要他掏他倒也掏的起,虽然张家也只是浙东的一般士绅家族,但是做为最早的从龙元勋,又是在皇帝红本本上排名最前的那批心腹,皇帝这些年搞皇店,一直都是有带上张煌言的,每年光是参与的皇店分红,都有数十万。

不过朱以海却没让他掏,仍是由皇商们赞助支持。

十里红妆送嫁,绕北京城三圈,轰动北京士民,震撼四方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