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536章 皇城根下刺机密(2 / 3)

这位刘二爷是在户部当差的,虽然不是什么官,也算不上吏目,就是个一般的书吏,还是属于经制外的,也就是没正式编制的。

鞑子入关后,基本承袭明制,设立百官,任用吏员,京师各部的京吏是一千多人,实际上千把人哪够,所以有大量的编外吏。

编外吏地位虽低,但其实处处离不开他们。

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一个小吏,如果呆的是要害部门,其实可以过的非常滋润,比一些偏僻之地的县官都还惬意。

刘二爷在户部当差,自然也是不错的,所以别看就是个编外吏,但他在明朝时就是户部的老人了,资历够丰。

宋掌柜对这个街坊很客气,因为是大客户,平时吃用没少消费,甚至还经常会来这里也喝上两杯。

当然,更重要的还不止表面这些。

老宋把刘二爷请进去看鱼。

鱼确实很新鲜,一条条游的正欢快。

“抽烟!”

老宋把一盒大前门掏出,给老刘递烟。刘二爷也是不客气的接过,点着火后便熟练的抽了起来。

“这大前门烟以前没抽过也没听过啊?”

“新进的烟,一个新牌子,味道挺正。”

“是挺不错,醇厚不冲。”

抽着烟两人却都不急着挑鱼。

“今天去买菜,粮价又涨了。”老宋道。

“嗯,最近能囤就赶紧囤点吧,不管多贵,买到就是赚到。”老刘是户部做事的,很清楚现在京师粮价暴涨只是开始,因为形势越来越坏。

先是江南丢失,然后湖广糜烂,现在弃了淮南,又丢了登莱青忻,甚至辽南也失守数府,更别说,因黄河大决口,导致数十州县受灾。

哪怕秋收了,京师的饥荒也会越来越严重。

“听说朝廷要出兵大同?”老宋问。

老刘却没急着答。

“还是老规矩,”老宋将一条小黄鱼递到老刘手里,老刘脸上露出笑容,这不是老宋第一次给他送金条了,他也不是头一次收。

自老宋来这开铺子,就很快找上他,见面就是小黄鱼,只为打听些消息,说是便于做买卖。

乱世黄金,谁能受的了这种诱惑?

金条有很多重量的,从五钱到十两不等,其中常见的有两种,一两和十两的,大家习惯称之为小黄鱼和大黄鱼。

从汉到唐,金银比价其实不高,一般是一比五或比六,也叫换五,换六。明初,朝廷规定一两黄金换四两白银,不过很快就涨到六两七两,崇祯初时已经是十两以上。

而崇祯末年,天下动荡,黄金越发值钱,海外黄金值钱,也大量用白银来套黄金,现在南边大明也是暗里到北方以银套金。

导致北京现在官面上黄金是一两换十两白银,但其实私下里,已经是差不多一两黄金换十五两白银了,甚至还在涨。

老刘是户部的,上月北京黑市里一两黄金换十四两九白银,而这月,已经一两换十五两四了。

这一条小黄鱼,标准一两重,很精致,却能值十五两四银子。

老刘却道,“现在一石小米,已经卖到八两银子了。”

这一条小黄鱼,买两石小米还差点。

老宋点头,“是啊,粮价越来越贵,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一天一个价了,你说怎么就涨这么疯?”

“因为到处都大乱,山西姜瓖反,整个山东就剩下太原及周边还撑着,陕北王永强兄弟反,仅剩下关中平原还没乱,这山东大水,河南叛乱,甚至土国宝都打到保定府附近了,天津港外都一直是明战舰堵着,运河也全断了,没有漕粮入京,虽从各地急征粮食,可也难以接济!”

粮食供给严重不足。

而京师那些入关的八旗王公、旗人们,手头却都挺富有,个个手里有不少银子,毕竟这些年没少抢,尤其是入关以后。

但问题是,没粮食会饿死,可银子再多有时也不能充饥。

“还会涨的,当年在关外,清太祖驾崩后,辽东大饥,一斗粮价银八两,民中人相食。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贵,尤其粮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