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571章 亲勋翊武近卫军(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火枪会大量装备,形成以火器为主的部队。

虽然这个路很漫长,但定好的方向,稳步前进便是。

有了这个建军方案,然后便是财政上的配合,以及军工后勤体系的建设及保证,甚至是武官的培养选拔,士卒在点选等。

“朕打算建立几所军校,在青岛设立皇家海军学院,奉天设立皇家陆军学院。蓬莱宫外,还将设立皇家讲武堂。

另外,朕要效仿唐制,设立亲勋翊武四卫。”

“皇族、宗亲子弟,年满十八岁,点选录用,为亲卫,亲卫两营,一千名额。

以皇后、皇贵妃、九妃九嫔族亲,授爵勋臣、贤德后裔子孙,年满十八,点选录用,为勋卫,勋卫两营,一千名额。

以文武百官五品以上子弟,年满十八,点选录用,为翊卫,翊卫两营,一千名额。

另特旨以军中保家卫国而战斗牺牲之烈士子弟,年满十八,点选录用,为武卫,武卫四营,两千名额。”

皇帝将新建四卫,但与原来的锦衣卫等不同,这些人也不完全是唐代的内三卫五府。

他们选拔有特殊标准,皇族宗亲,或勋戚子弟,或品官子弟,或烈士遗孤,他们总数五千,入选之后,到京服役。

他们轮番戍卫宫城以及守卫宫门,部份随侍天子,朝会时也兼充当仪仗队。

不当值时就驻于宫外,训练习战,有武将授战法,甚至天子都会给他们讲课。

所以这是一支很特殊的兵,与普通的御营各镇不同。

甚至说与之前的府前卫有些类似,毕竟府前卫之前也还有个名号,学军。

只是这次的四卫,选拔有限制,而且他们也不是一直在四卫当差。

定期考核,按成绩会分批下放各镇任职,或在本卫升职,四卫兵刚点选时其实就是普通士兵,跟唐朝的三卫直接授七八品不同,从兵做起,但他们表现好,就可以毕业,然后升职到其它镇了。

这既是对皇族宗室、对外戚勋臣,对百官甚至对为国牺牲的烈士们的一种优待,同时也是另一支天子学生。

这些年轻人在京侍卫天子数年,甚至接受天子亲自教导,然后外放为低级武官,随着战斗功绩而逐渐升迁。

一批批年轻四卫外放,必然是能更加保卫皇权的。

其中如亲卫,只限皇族宗室,五服内的宗室和五服外的皇亲,各给五百个名额,不断招收这些朱家子弟来训练,将来源源不断走向军中各个指挥岗位。

以此保证皇家在军队中的一定比例和地位。

武卫比较特殊,只以牺牲烈士的子弟入选,而不限出身门第等,也体现了皇帝对于普通士兵们的感激和厚待。

五千名额的四卫,出一人再点选补一人,维持不变。

这将成为一个皇家士官学校,为军队源源不断的输送忠诚可靠的年轻低级武官们。

大臣们倒是早就习惯了皇帝会不时的抛出些新鲜东西来,也习惯皇帝行事向来谋定后动,等皇帝仔细的解释完四卫的情况后,倒没几个反对的。

除了这个武卫,其实亲勋翊三卫,虽然历朝名字不同,但都有类似的一种门荫福利,不管叫什么名,本质上差不多。

那些官员,尤其是勋臣外戚,哪会没有特殊福利呢?

就好比以前大明对爵位非常重,与唐宋那种轻爵位甚至虚爵位的朝代不同,大明非社稷军功不封世爵,外戚一般也就是封流爵,顶多传一两代而已。

那些世爵的勋臣子弟,各种待遇极高。

比如勋臣直接充任总兵官,或者如魏国公世代镇守南京等。

一些高级官员,其子弟出仕等也有很多路子,并不是一定得走科举之路的。

如今天子改革封爵制度,对宗室爵位几乎重定,削的厉害。许多传了快三百年的勋臣家爵位也夺了。

新封的宗室、功臣爵,也不如以前,甚至有好多终身爵、虚封爵。

所以现在新设个四卫,也算是给这些勋戚宗室等子弟,增加一条出仕做官的路子而已,还是个很有份量的路子,给皇帝做侍卫开始,在京城呆几年,就能从队总哨副等做起了。

好事啊。

谁会反对?

比起直接按门荫荫官的制度,这也不冲突,相当于多了个福利,还很实在,大家当然乐意支持。

。您提供大神木子蓝色的海上升明帝起点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