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582章 太行山上(2 / 3)

但他就按一两一石先银折粮,所以一亩得缴粮一石七斗四升。

但是,所谓本色征粮,也是假的。

张集先把地丁银折成实粮后,再又要求百姓按市价折银上缴,先前一石折一两,现在市价定的却是一石折银三两,这转换一下,原本一亩缴银一两七四,现在就变成五两二钱二分了。

翻三倍。

但这还没完,因为张集要的是粮,粮更值钱。

所以跟去年一样交银子还没完,他会把弄来的银子再向大户、粮商,百姓摊买,一石粮给二两银子,还要短一钱。

百姓粮折银,五两二钱二一石,从百姓那买却是一两九钱一两。

前面从百姓手里赚了三倍差价,现在还要再赚上一笔。

这脑子是挖空心思了。

买回来的粮食,部份运缴京师,部份供给军粮,还有部份由兵银采购,给军中价格又是五两一石了。

反正为了捞钱,张集无比疯狂,胆大包天。

可上上下下都为他打通关节,一起分钱,自然一起掩饰。

不过贪婪的张集可不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

他暗地里还胆大包天的跟明军做起交易。

听说山里来了朋友,便亲自招待。

这山里来的朋友,其实就是从太行山里来的,是大明天津总督土国宝的外甥杨国海。

两人去年就偷偷的勾搭上了。

杨国海向张集贩卖私盐,张集向土国宝卖粮。

换来的盐,在山西等地出手,又赚一笔。

“这次杨兄带来多少盐来?”张集笑问。

“五千石盐,就在井陉娘子关外。”

“还是照先前老规矩,一石盐换一石粮?”张集问。

崇祯年间,盐价并不贵,在淮扬苏松这些盐产地,崇祯初一百斤甚至只要两钱银子,崇祯十六年,因大水原因,一百斤盐也不过涨到五钱。

盐比粮便宜好几倍。

当然,淮扬苏松属于盐产区,盐便宜。在内地,尤其是陕西盐就比较贵,华州盐最高时卖到百斤九两银。

山西因为有解池这么一个大盐池,所以盐价太平年间不贵,百斤不超过一两银。

盐比粮便宜。

不过现在明军控制着沿海的盐产区,鞑子控制的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盐供应不足,这盐价格很高。

去年张集与杨国海的盐粮交易,就是直接按一比一,双方在娘子关一带交易,一手交盐一手交粮。

土国宝和杨国海都不缺盐,但是缺粮,他们现在活动在太行、真定一带,山西义军张鼎也与他们会师,人马不少,粮食比较紧缺。

盐换粮还是比较划算的。

“五千石太少了点。”

“这只是第一批,只要张大人能够弄来粮,要多少盐我们也都能弄来。”

“好。”

“大人真能弄到更多的粮?”杨国海说他最近听到一些风声,是张集的征粮计划,觉得有些不敢相信,这样征法,能行吗?

“有什么不可以?”

“大人一亩地左折右折的,最后折出一亩征银五两二钱二,百姓缴的出来吗?何况这两年山西这情况?”

张集却只是抚须笑道,“现在北方这粮价是什么情况,其实杨兄你也知道的,北京都超过十两银子一石,所以就算再怎么折,一亩五两多,也还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