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641章 水中银(2 / 3)

供销社做为销售的,他在盐商手里买盐时,就得向盐商把那百分之十的代缴公卖费结算给盐商,他自己则还另要交盐牌照费、定额营业税、住厘。

盐商按贩卖运输远近,加上运输等成本后,再加价卖给各地盐贩,不过因为如今是任由贩运销售,所以盐商也不敢乱加价,价格过高,别人就会买其它盐商的盐卖。

所以就算是皇家盐运行也会把这个价格控制的比较合理,供销社做为终端批发零售也不会提的太高。

市场经济下,任何过高的价格,往往都是给竞争对手抢夺市场的机会。

这就是打破垄断带来的一个好处之一。

东京供销社直接从盐仓拿盐,四钱八一百斤盐,成本才四文八,他一张牌照一年五十块,营业税定额的也不算高,只要卖的多,摊下来成本很少。

以东京的销售量,除去人工的其它税费成本仅五文一斤,所以在东京盐价一般都是六七文钱一斤,仍然有的赚。

当然好的盐价格则贵些,如青海来的最好的青盐,卖千文一斤,这玩意就跟奢侈品一样了,不是对面普通百姓的。

普通百姓吃的山东本地海盐,最便宜的甚至只卖六文一斤,可仍然是没有掺半点土的好盐,虽然粒大了点,但比以前的官盐好多了。

再精细点的七文一斤,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八文一斤的,已经细如粉白如雪了。

六百钱一百斤,这个价格比崇祯年间,已经非常便宜,尤其是这质量,以前的私盐都没这么好。

万历年间,江西一斤走私淮盐,最少十四钱,这可是当时一斤猪肉的价格。

在嘉靖万年物价还比较平稳的时候,广东那边的走私生盐,卖到广东江西才有七八文一斤,而什么叫生盐,就是那种天然的海边盐场或是盐湖,没有加工过滤,有的直接就铲起来卖,有的直接晒了装起,没有溶解、提纯、加工过程,这种盐如果拿去喂牲口腌鱼腌菜还行,如果食用,其实很不好。

既结板结块,又苦涩,还有许多杂质。

但熟盐价格高,尤其是官盐价高的时候,这种走私生盐便宜,百姓哪还顾的好不好,毕竟在湖广,说算武昌这样的水陆码头集散中心,盐商都敢把批发价定到五十文一斤。

安徽一带也是紧邻长江,靠近两淮盐场,也能卖到三十多文一斤的批发价。

遇到战乱水灾等情况,一包盐甚至能卖到十来两银子,川贵等地盐价长期是上百文一斤,甚至三五百文,好多人根本吃不起盐。

这也是明代私盐泛滥的原因所在,朝廷的盐税重,所以官员、盐商、盐丁、百姓都在贩私盐,大明盐税定的极高,结果征税成本却又极高,最后收上来盐税一年不过百来万两而已。

本来按他的盐税,实际盐税额收上来起码也当是一千多万两的。

结果却是盐丁灶户苦于盐课,百姓吃不起盐不得不淡食,朝廷又没收到盐税却挨了骂,最终其实就是肥了盐商和那些盐官,形成了许多盐商寡头。

扬州能在明清成为巨富之地,正因为有这些官商勾结的盐商盐官们,他们的银子来的太简单,身家百万千万两银子,花起银子来自然是不心疼,起园林养瘦马,摆桌酒宴几千两,买个妓女上千两,所以扬州园林闻名,青楼兴盛。

晚明以来,私盐在市场上占有率极高,可能达到七八成之多,所以也形成了很奇怪的现象,官盐的盐税和盐价很高,但每年销售额很少。而百姓用盐,也大多是吃的私盐,价格较低,不过国家的盐税盐利也尽被侵吞。

崇祯年间,王夫之老家衡州,盐每斤三四分白银,这还是从广东那边运来的私盐,从广东到长沙武昌,这条私盐航线,可是极其暴利。在他与堵胤锡等起兵之初,还立马靠控制这条盐运线,每年获得上百万两银子以充义军军费。

如关中的华州等地,盐价甚至升到每斤九分银了。

向来缺盐的云贵,多靠井盐和青海的盐,在战乱路阻的情况下,有许多人甚至一两年都没尝过盐味,不得不刮硝盐吃。33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