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五章 马六甲海峡(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苏门答腊岛呈西北——东南走向,在中间与赤道相交叉,由两个地区组成:西部巴里桑山脉和东部的沼泽地。

高峻的巴里桑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绵亘1600公里,其中葛林芝山海拔达3800公尺。山脉以东为冲积平原,有许多河流蜿蜒经过,当中以哈里河最长,可通航480公里。托巴湖则是诸多山湖中最大者,面积可达1140平方公里。

苏门答腊岛

巴里桑山脉为青藏高原新生代山脉的连续,纵贯苏门答腊岛。该地区发现了煤、黄金矿床。火山所喷发的矿物质使得土壤肥沃。山脉景象优美而迷人,如多巴湖周围区域。在东部,河流把淤泥带到下游,形成了辽阔的平地,遍布沼泽和湖泊。虽然该地区宜耕作的土地稀少,对农业不利,但是其对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为“地上出产油,地下也出产油”——棕榈油和石油。苏门答腊岛位于亚欧板块的西南边缘,该岛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边缘,是欧亚地震带的一部分。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引发的10米高海啸席卷苏门答腊西部的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在印度尼西亚就有超过八万人死亡,灾情主要集中在亚齐省和北苏门答腊省。

苏门答腊地区常年高温多雨,各地温差不大,降雨则有明显差异。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可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300~31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河流众多,主要有穆西河、巴当哈里河、因德拉吉里河、甘巴河等,多能通航。热带雨林广大,覆盖率60%。有石油、煤、铁、金、铜、钙等矿藏。农产品以稻米、咖啡、橡胶、茶叶、油棕、烟草、椰子等为主。工业有炼油、采矿、机械、化工、食品加工等。重要城市有棉兰、巴东、巨港等。

(2)旧港往昔

关于苏门答腊这一名称我国古籍很早便有记载,以《元史·世祖纪》着录最早。其中记述了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苏木都刺国遣使来朝。苏木都刺即是我国史籍中对该岛的最早译名,在《元史》中又译作速木都刺。嗣后它的名字屡屡见于我国的正史和其中多种典籍中,只是译名不甚统一而已,到了清朝改译名为苏门答腊,近代图书就沿袭这一译名至今。

苏门答腊国在元代称为“须文达那国”,位于今日苏门答腊岛八昔(Parsei)河口,现在那里还有一个名叫须文达那(Sumandra)的小村。1298年马可·波罗曾叙述Samara, 就是须文达那国。 阿拉伯游历家伊本·白图泰曾经到过须文达那国,他称这个国为“Sumatra”,但《伊本·白图泰游记》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9世纪,才被西欧的学术界重新发现。 十五世纪初叶,威尼斯旅行家尼可罗·达·康替到苏门答腊国旅游达一年之久,他在所著的《游记》中称苏门答腊为Shamuttera。十三世纪末元至元九年(1282年),须文达那国遣使贡奉特产。在明代才改称为苏门答腊国,但仍然不是苏门答腊全岛。

十四世纪末明洪武元年(1367年),苏门答腊国王奉献金叶表文,贡马匹和特产。郑和七下西洋,屡屡从苏门答腊海岸经过。明成祖曾令郑和赠送给亚齐国王一座大钟,现仍陈列在亚齐博物馆里。明永乐三年(1406年)苏门答腊王苏丹罕难阿必镇遣使阿里入贡,明成祖昭封锁丹罕难必镇为苏门答腊国王,赐印、金币。永乐五年再次遣使入贡。随后苏门答腊国遭到那孤儿国侵略,苏门答腊国王中毒箭死,王子苏干拉年幼,王妃下令,如有勇士能够替国王报仇,保卫苏门答腊国,愿意嫁为妻子。有一老渔翁挺身而出,打败那孤儿国,王妃果然嫁给老渔翁,并尊老渔翁为老国王。永乐七年(1410年)老渔翁国王来京师朝贡,永乐十年(1413年)明成祖遣使往苏门答腊国。这时候,前王子苏干拉已经成人,纠众杀老渔翁国王,然后纠众逃往山中建立山寨。永乐十三年(1416年)三保太监郑和擒获前王子苏干拉送京伏法。少渔翁王感恩不尽。宣德十年(1436年)明宣宗昭封少渔翁王的儿子继承王位。后来,苏门答腊国被亚齐酋长国所灭,亚齐酋长国一直延续到20世纪,而苏门答腊成为全岛的名字。

(二)实战苏门答腊

1、总述

苏门答腊岛占据着印度尼西亚国家领土的1/4.这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风景之岛。岛上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且极为潮湿,因此动植物种类繁多。植被有苏门答腊松、南洋松、大王花、香桃木、竹、杜鹃花、兰花、棕榈树、栎树、栗树、乌木、铁木、樟树、檀香木及多种可用来制作橡胶的树种。动物包括猩猩、各种猿类、象、貘、虎、两角耸立的苏门答腊犀牛、长臂猿、树鼩、飞狐猴、野猪和灵猫类。

随着人类在当地雨林中活动的增多,生物资源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目前,猩猩已经所剩无几,而根据印度尼西亚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的统计,苏门答腊犀牛也到了灭绝的边缘。苏门答腊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希望苏门答腊岛这座天然的生物宝库能够保持它的原貌。

2004年,苏门答腊岛上的勒塞山、葛林芝—塞布拉和南巴里桑山3座国家公园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保护区。这里的环境由此得到极大改观,并一度成为游客观亮度假的不二选择。

2、必游之地

(1)多巴湖

多巴湖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湖泊,有“苏门答腊高地之珠”得美誉。它位于海拔906公尺的山上,是7万5千年前一场火山爆发,导致山顶陷落而形成。湖长72公里,宽24公里,面积广达1700多平方公里,湖水深约450米。多巴湖位于苏门答腊岛北部马达高原,为断层谷中的火口湖。由于这里海拔高,年平均气温只有摄氏22度左右,加之湿度极低,因而湖上终年天高气爽,凉风习习,沁人心脾。

多巴湖

为苍郁青山所围绕的多巴湖,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往往会联想到瑞士的湖区,美得令人心醉。从山顶高处望向多巴湖,只见淳朴静肃的村落傍水而建,零星散落在湖畔四周,房子边农作物充满生命力的嫩绿,与清澈湖水的翠绿,层次分明相互争辉,色彩极为饱和而鲜丽。再朝浩瀚的湖面远处望去,遥远的对岸,在烟波朦胧中隐约可见,平滑如镜的湖面上,渡轮静静驶过,剩下唯一的一道裂痕。 在宁静深邃的多巴湖,可以选择躺在草地上,痴情地看着它,也可以选择悠游湖中,激情的抚摸它。此外,还可以坐上快艇、水上摩托车、脚踏船……尽情游玩。多巴湖是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旖旎的湖光山色着称于世,每年来此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2)沙摩西岛

多巴湖中央有一个长约 7 公里,宽约 2.5 公里的小岛,名叫沙摩西岛,这个小岛有狭长的人工堤连接湖的西岸。湖边断层崖高达600米。岛上山峦起伏,仅四周沿湖处较为平坦。这里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是一处绝妙的自然景观。岛上有亚齐王朝西达布塔尔的陵墓,大约建造于 250 年前,用石块建成,高离地面,尸体直接放在石块之中。陵墓前有一棵粗大的“圣树”,树附近地面上有很多隆起的树根,树根上放置着木板,游人可以坐在这里听取介绍陵墓的历史及典故。陵墓的前面有西达布塔尔的石头像,后面是一位公主的头像。

陵墓附近还有一些石像,是古代巴塔克人许愿求神的地方。在沙摩西岛上建有巴塔克人的传统长屋,屋顶高大,两头翘起,形似牛角,这里的居民都相信水牛角可以避邪。岛上的安巴里塔村内有石桌、石椅和石刑具,原是巴塔克王和官员开会和审案的场所,犯罪的人在此受刑受诛。岛上的锡马尼多村内有一个露天展览馆,收藏着西达乌鲁克王国时期的古物,还有国王的住宅“鲁马博洛”,房屋柱子上挂着的 10 个水牛角,表示有10 代国王曾经在此居住和生活过。

沙摩西岛

站在湖心岛高高的山峰上极目眺望,湖面上碧波荡漾,蓝天与绿水连成一片,你会觉得自己仿佛已被融于这种大自然的美景之中,颇有浑然忘我之感。更令人心醉的是多巴湖的夜色。当皓月冉冉升起之时,银色的月光撒在湖面上,远方朦胧的峰峦融在茫茫的月色里,眼前是一片墨绿色的世界,除了湖面上星星般闪烁着的点点渔家灯火,一切仿佛都安谧地睡着了,显得那样宁静,神秘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