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一节 我——一个小女孩(3 / 3)

经过层层评审,爸爸终于靠实力评上了高级工程师。可惜他的胡子总是享受不到成功的欢乐。尽管如此,我还是十分想有这样的胡子。我问爸爸:“爸爸,我什么时候脸上也有你这样的胡子呀?”爸爸笑着答道:“等你像我这么大、这么忙时,一定会有这样的胡子大军来帮你共渡难关的。”

亮点评析

作者找了一个别人不易注意的角度,通过写爸爸的胡子变化来写爸爸的思想品质。文章开头就提出了爸爸的胡子,然后以胡子为线索,一个忙于工作、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好爸爸就出现在读者面前了。

二妈

湖北 刘彰

我的家里有两个“妈妈”,你听了一定感到很奇怪,难道还有个后妈吗?不是的!那是我给爸爸取的一个绰号——“二妈”。爸爸性格活泼,办事细心,对我关怀备至,做事挺像个妈妈。为让他和妈妈有别,所以我称他“二妈”。

我的“二妈”个儿高瘦,浓黑的头发,方正白皙的面孔,额头丰满,耳垂大得出奇,挺直的鼻梁,薄薄的嘴唇,看上去一脸福相,成天乐呵呵的。

有一次,我有点儿闷闷不乐,被“二妈”一眼看出,说:“我们跳舞吧!”说着,他打开音响,拉起我的手,跳起舞来。音乐声悠悠,舞步翩翩,很快使我忘记了烦恼,完全沉浸在欢乐中。

有时,我心血来潮,把“二妈”当马骑,和“二妈”打嘴仗,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和我逗着乐,但一接触学习,他却很严厉,由于他细心,很难打他的马虎眼。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很快完成了“任务”。“二妈”见我满不在乎地将作文扔进了书包,便问:“写的什么内容?”我结结巴巴地复述着作文的内容,眼睛不停地躲避着他那严肃的目光。“二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说:“作文是对你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检验,你现在马马虎虎,将来长大了,怕给爸爸妈妈写信还要请秘书哟……”我又把作文重写后,惊奇地问:“爸爸,哦!不,‘二妈’,你怎么知道我作文写得马虎?”“二妈”说:“动脑筋写的作文,像流水一样顺畅,你刚才写的文章,自己读着都打结巴,不是马虎,难道还是‘牛虎’?”说完,他爽朗地笑起来,我也笑了。

爸爸就这样经常用幽默的谈吐、耐心的指导,给我知识,帮助我改掉了身上的坏习惯。他真像妈妈,是我名副其实的“二妈”。

亮点评析

小作者列举了几个事例来说明“二妈”的细心与活泼,但学习上对“我”却是非常严格。小作者的语言朴素而风趣,不打作文腔,写出了自己爱说的话。

我的“网虫”妈妈

浙江 郭飞琼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电脑也有了很大的更新。前不久,我家又换了一台电脑,配置了较先进的设备,并且上了因特网,连接了ISDN的网络系统。曾经听别人说过“网虫”这两个字,而如今,“网虫”进了我家,那就是我的“网虫”妈妈。

就像我做功课一样,每天妈妈都要上网看网上新闻,大到国内外事、体育新闻、文娱信息;小到天气预报、商品价格。因特网上的这个“搜狐”新闻成了妈妈的每日必读。妈妈也成了个“百事通”,国内外事如数家珍,说起天气预报来又好又准,比电台都棒,真让全家人心服口服。

“网虫”妈妈还是爸爸的贤内助。就说昨天吧,爸爸写完了一份述职报告,一共有八大张,密密麻麻,这可是爸爸一年的工作总结,凝聚了他多少心血啊!妈妈成了爸爸的临时秘书,帮助他整理述职报告。“噼噼啪啪”,妈妈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打报告。第二天早晨,桌上整齐地放着十几张打印好的报告纸。原来,妈妈干到了半夜。现在你知道了吧,“网虫”妈妈可不是条懒虫,她和互联网交上了朋友,每天为全家做着贡献。

不过妈妈也有童心未泯的时候。双休日时,她钻进了网上游戏,打起了“拖拉机”(扑克牌)。妈妈给自己取了个英文名字叫“温拿”(英文winner,意为胜利者),而她的对家名字可有趣了:有的叫“皮皮”,有的叫“明月”,甚至叫“已输光”的也有。妈妈的好胜心可强了,快要输的时候,总见她怒目圆睁,一边使劲翻电脑操作书,一边盯着显示屏。但不管妈妈怎么认真,她老是输,看来妈妈的技术还要“修炼”。

妈妈还广交网友,空闲时间,她尽情地在网上与别人交谈、聊天,解除一天工作疲劳。如果哪一天妈妈没碰电脑,她就会寝食不安。

这样,妈妈就成了全家鼎鼎有名的“网虫”。

亮点评析

作者写妈妈,不面面俱到,而是集中笔墨写了妈妈与电脑密切联系的几件事,不枝不蔓,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突出特点,说明小作者有一定的写作技巧。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过渡自然。

我的妈妈更可爱

辽宁 孟祥戬

命运赐给我一个哑巴妈妈。

每当我看到别的孩子撒娇地扑进妈妈的怀抱,妈妈用亲切的话语嗔怪时,每当我听到别家的妈妈搂着孩子哼着催眠曲或讲着神秘离奇的传说时,我羡慕得直掉泪。我多想有一个这样的好妈妈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在人前矮一截儿。我怕别人谈妈妈,更怕写表现妈妈的作文,我为此不知哭过多少次!

周五下午是作文课,倒霉就倒在“妈妈”这个作文题上。教室里议论纷纷,我心里却像吞了一颗青梅,酸溜溜的,还带点苦味儿。我低垂着头,生怕别人看见自己难堪的表情。

天哪!老师竟叫我站起来谈自己的写作思路。我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子,糊里糊涂地站起来,耳边立即像炸了锅似的,“咋?叫他说!哈!他妈是个哑巴,干脆学学他妈呜里哇啦……”顿时我的脸像被谁狠狠抽了一耳光,火燎一般。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我再也忍不住了,哭着跑出教室……

穿过树林,越过小渠,气喘吁吁的我“扑通”一屁股坐了下来。

突然,从渠边传来有力的锄地的声音,循声望去,啊!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田野里隐现,她赤裸着双脚,裤管挽得老高,颗颗汗珠映着夕阳,像血一样,沿着她耳侧的几缕银发往下淌,浸透汗水的衣服裹着她那单薄的身子,几抹晚霞洒过来,地上投下她伶仃的身影。

啊!是妈妈!我的喉咙像被什么哽住了,眼前一片雾雨……父亲因事外出后,全家的担子就落在妈妈身上,她整天忙得手脚不停,干罢家务活儿又干地里活儿。她虽然不会说话,但心里装着多少事,手上忙着多少活儿啊……

我猛地站起,紧走几步,来到她跟前。她这才挺起腰,撩开披在额前的几缕银发,擦一把汗水,微笑着向我点了点头,透露出无声的慈爱。我夺过锄头,打个手势,让她坐下歇歇,我来锄地。她连连摆着手,是在说:“不,不!”然后伸出手来,比划了个大圆圈,又指指自己的嘴,拍拍我身上挂的书包。哦,她是说她怕干活儿误了我吃饭,已把饭做好放在锅里,等我吃完饭好好复习功课。我知道再争也没用,只好先回去了。

回到家里,揭开锅一看,是我最爱吃的白米饭,我盛了一碗。无意间我又揭开小锅盖,顿时,一股红薯味扑鼻而来,我呆住了。我竟不知道妈妈和我吃的是两样饭!我鼻子一酸,向田里跑去——我要和妈妈一起回来吃。

晚上我在灯下构思作文。我想别人看不起我的妈妈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她。我知道,妈妈并不是哑巴,她是对子女、对家庭、对人们爱得太多、太深,因而难以用语言表达啊!于是,我挥笔写下了文题——《我的妈妈更可爱》。

亮点评析

先抑后扬的写法,能使文章情节的发展一起一伏,峰回路转,更能吸引读者往下看了。而通过这种写法来形成前后感情的对比,也能更好地突出入物的特点。试想一下,孟祥戬小朋友要是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开篇便写母亲的辛劳和对我的爱护,那样即使文笔再好,感人的力量也要打上一个折扣了。

我的弟弟小虎子

山东 刘明

我的弟弟叫姜祯,小名虎子。听,多帅的名字呀!弟弟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机灵。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弟弟非常顽皮。每当见了我,他总要搂着我的腰,大声说:“好哥哥,亲哥哥,还有那个老哥哥。”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别人说他有多动症,“不会走路,只会跑”,我觉得也是。

弟弟还很爱好画画,每次我到姑姑家,他总缠着我,要我教他画画。他备好颜料,拿起毛笔,挥笔作画,还真有小画家的气派呀!弟弟一笔一画地画完一只小鹿,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哈哈,这哪儿像鹿,简直是一头驴。”被我这一取笑,弟弟的脸刷一下子红了,我本以为他会扔掉毛笔,跑到一边去。可是没想到弟弟又换了一张纸,重新作画,我赶忙凑过去,像老师一样指导他,看他那酷爱学习的样子,真像个小学生。

自从弟弟上学以后,每学一首古诗,他总改成自己写的诗。就拿《春晓》这首诗来说吧,学了《春晓》这首诗,他就在家里左思右想,最后终于想出来了——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打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听,多有趣呀,调皮的虎子又增添了几分幽默色彩!

我的弟弟实在太天真了,太活泼可爱了,虎头虎脑的弟弟,怪不得小名叫虎子呢!

亮点评析

文章先从弟弟的名字入手来介绍,接着描写他的外貌,画出他的活泼可爱的形象。然后从人物活动的几个方面细致刻画。文章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人见人爱的“小逗逗”

江苏 夏天

有这么一个小孩,他天生大脑袋,微微凸起的后脑勺里似乎比别的小孩多装了不知多少个脑细胞。他那红扑扑的苹果脸上缀着一对会说话的小眼睛,乌黑发亮的眼珠子整天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再说他那张樱桃小嘴,只要一打开,话匣子就如同开机关枪。他长着一双细皮嫩肉的小手,这双小手只要一个时辰不动,好像就对不起谁似的。你知道这个小孩是谁吗?他就是我的小表弟,姑妈全家人的“开心果”小逗逗。

逗逗虽然才5岁,但他却特别聪明。那天,我去姑妈家,刚一进门,就见逗逗正在聚精会神地与隔壁的男孩玩积木。只见他一手按住已初具雏形但尚缺炮筒的小“坦克”,另一只手仍在积木堆中挑选着,一旦挑到如意的便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继续往“坦克”上搭。“咦?我这块积木怎么搭不上去,老往下掉呀?”小表弟自言自语。只见他抓抓头,睁大眼睛,仔细地盯着“坦克”琢磨。“叫你姐姐帮你搭呀,见逗逗一时搭不起来,那男孩提醒他。”不,让我再想想,肯定会想出来的!“逗逗的话语中显出百分之百的信心。不大一会儿,猛听逗逗一拍大腿,大叫起来:哦!我有办法啰!”只见他将一块一头圆一头方的长积木往原先已搭成的“坦克”中轻轻一插,一辆炮筒高扬的坦克便搭成了。他高兴得猛地爬起来,又笑又叫又拍手。

逗逗不但手巧,而且对古诗怀有浓厚的兴趣。他除了能将四五十首古诗背得滚瓜烂熟以外,还能常常自编儿歌呢!那天他跟爸爸出去玩,看中了一套玩具,心里痒痒的。可是他爸爸却装着不同意买的样子,于是他眼珠一转便编起了儿歌来:“玩具玩具好玩具,逗逗喜欢这玩具,爸爸今天不肯买,逗逗今天不回去!”他爸爸一听,满心欢喜,立即掏钱将那玩具买下,逗逗手捧那玩具,小脸顿时笑成一朵花,然后牵着他爸爸的手,哼着“玩具玩具好玩具”的儿歌,跳跳蹦蹦回家去。

亮点评析

小作者的表弟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家伙。作文围绕这个中心,从他的外貌、行动、语言以及自编儿歌让爸爸买心爱的玩具来描写,充分表现了他的聪明、狡黠、活泼,使他“人见人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一个不爱哭的孩子

四川 范守春

住在我们楼上的罗强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脾气倔强,而且有点“怪”,尤其不好哭。

有一次,他爬到树上去掏鸟窝,一不小心折断了一根枯枝,从高高的树上摔了下来。这一下摔得可不轻,而他却仍然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皱着眉头,捂着摔疼的小腿轻轻揉了一会儿,就一瘸一拐地走开了。

装半导体收音机是罗强的业余爱好。虽然他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十分宽裕,可他照样是无线电器材商店里的常客。那个被他称为“百宝箱”的木盒子里放着许多电容、电阻、三极管、二极管,有一些至今我还叫不上名字来。一走进罗强的家,就会闻到一股浓烈的电烙铁烤松香的味儿。只要他一有空,就会摆弄起那些“宝贝”,一做就是大半天。

一天晚上,我到罗强家里玩。刚走到他家门口,就听见“啪”的一声响,好像是一记耳光。我三步并作两步走进罗强家。只见罗强站在墙角边,捂着脸歪着头,一副倔头倔脑的样子。他的爸爸左手叉着腰,右手拿着一张试卷,满面怒容。我连忙斜着头去看,啊,才53分。看了这个,我不禁为罗强暗暗担心。

罗强的爸爸是个车工,脾气非常急躁,力气也大,身体结实得像钢板,手掌伸出来犹如小蒲扇。显然,刚才那一巴掌,瘦小的罗强是经受不住的。不一会儿,他爸爸又向罗强放“宝贝”的木盒子走去,罗强一见不好,连忙上去“护驾”,可是为时已晚,他爸爸已经把那盒子“宝贝”统统扔进了垃圾箱。我以为这场戏该收场了,岂料罗强他爸爸肚子里的气还没有出够,一转身,他看见桌上还有一台罗强刚装好的收音机,就立刻拿了过来,高高举起,狠狠地摔在地上。这时,罗强默默地抬起头来,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化为乌有,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可两滴晶莹的泪珠却在眼眶里打起转儿来,最后终于忍不住了,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三天后,我到商店去买铅笔,忽然看见罗强正从无线电器材商店里走出来,手里还捧着一大包东西。啊!罗强又在准备安装新的收音机了!

亮点评析

在写记人作文的时候,如果我们要用一件事写入,那么这件事应该是相对完整的;如果要用两三件事来写入,那最好选择其中最能表现中心的一件事作为重点来详细地写,其他事可以略写,甚至一笔带过。这样一来,文章就会显得有主次、有变化,人物的特点也既突出又鲜明了。

老师——我们知心的朋友

山西 汪晖

那是冬天里的一个早晨,我推开窗户,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银白。房顶、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雪。啊!这么厚的雪,要是能够痛痛快快地打雪仗,那该多有意思。

我来到学校,同学们都在谈论着这场大雪。吴老师踏着铃声,满面笑容地走进了教室。他扫视片刻后,说:“今天大雪满山,我和体育老师商量,决定带你们去打雪仗。”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欢呼雀跃,大声拍手叫好。

同学们立刻按男女分为对阵的两军,吴老师当然划归在“男子汉”队。他哪里知道,我们双方背地里早已约定:一开火,男生就假装逃跑,然后由我们“娘子军”来“收拾”吴老师。两军接火后,一切都按原计划进行着。吴老师这时简直成了一个大孩子,只见他一边弯腰抓雪,一边猛打,还要时时躲避我们密集的“炮火”。他不住地喊:“快!快打!男同胞们顶住呀!别跑!”尽管他卖力地攻击我们,扯着嗓子鼓劲,他手下的兵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往后跑。我们开心地笑哇,追砸呀,雪球一个接一个地砸在吴老师的头上、身上、腿上……

有几个女生悄悄绕到吴老师背后,偷偷把几个雪球塞到他的防雪帽子里面,他连忙向外掏,并更加猛烈地攻击我们。我们仗着人多,也在拼命地攻击他及他的“卫士”。最后吴老师的几个贴身“卫士”也在我们强大“火力”的攻击下抱头鼠窜了。吴老师因寡不敌众而举起了双手。他愁眉苦脸地说:“厉害!‘娘子军’大大的厉害!佩服,佩服!”,“我们胜利啦。”“我们胜利啦!”大家围绕吴老师跳呀,笑呀,一个个把手中的雪球抛向天空。雪球在空中碰撞着,绽放出朵朵银花。

亮点评析

文章中虽没有直接叙述“我们”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事情,但老师理解学生的心情,和“我们”一起打雪仗,在打雪仗过程中,反映出老师不摆架子,和同学们亲密无间,暗中点明了“我们”和老师是知心朋友这一主题思想。

“猪”老师

河南 刘遂平

上课铃一响,朱老师抱着我们第一次交的语文作业来上课。她大步跨上讲台,站定后,对同学们说:“大家看看我是个人呀,还是个猪呀?”说罢,顺手在黑板上写了个大“猪”字说,“有同学把我写成了‘猪老师’!”这时,全班同学都大笑起来。我刚一发笑,心想,不好,是自己“马大哈”,造句时把朱老师写成了“猪老师”。这还了得,开学伊始,新升班级,就“侮辱”了老师,今后可怎么……我不敢往下想了。我只顾低头羞愧,胡思乱想,堂上朱老师讲的什么,我一概不知。下课了,同学们围着朱老师问这问那,我却像老鼠怕猫似的怵得不敢近前。

一天上午,朱老师突然叫我去办公室。我心想,糟糕,又是作业出了问题。我吓得迈不开步子,好大一会儿,才磨磨蹭蹭来到办公室,离朱老师远远地站下,低头不语,活像一个小罪犯,只等朱老师发落。朱老师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情,伸手拉我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上次我的方法不当,对你刺激太大,伤了师生感情,今天叫你来,是向你道歉的。”说着她把我的作文找出来,打开,放在我的面前,突然问道:“心脏的‘心’字怎么写?”我不假思索地学着平时朱老师打的比方说:“半拉锅炒芝麻,炒了仁蹦了俩。”朱老师一笑,伸手指着我作文中的“心”字说:“看,你怎么蹦了一个呢?”我一看,的确只蹦出一个,写错了,我也笑起来。接着,朱老师又给我指出几个病句,并让我当面一一修改。最后,朱老师鼓励我道:“你的作文写得有文采,今后要多读多写多修改,好好下功夫啊!”

一席话,打消了我的羞和怕。从此,我“回到”朱老师身边,并经常向她求教作文方面的问题。我的写作水平提高得很快,有几篇作文和日记还在班上当“范文”读,我很高兴。

亮点评析

小作者选取了两次自己“马大哈”,写错别字,朱老师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的小事。由于这是作者感受很深的事,所以能将自己的心情和老师的动作、语言写得十分具体而传神。

幽默的王老师

山东 董骏

我们班的语文王老师,他上课最大的特点是幽默,我们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到不少的知识。

有一次,王老师结合同学们写的信,讲评信的写法,他读了几封信的开头后说:“开头要顶格,不能在姓名后面写‘您好’两个字。你们想一想,世界上有叫‘您好’的人吗?”王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接着,王老师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