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六章 爱的力度(1 / 1)

《杜骗浅议》一书在“杜骗”一辑中,提出了一个“济困”的命题,并且列举了6个救人危难、积德累仁、乐善好施的事例,件件生动感人,无不蕴含着深挚的爱,并强列地折射着爱的力度。

诸如事例之二:因家境贫寒由四川绵阳迁至河南清丰的赵俊方,深为自身没有文化而目不识丁抱憾终生,后因将厚望寄予二子又不遂愿,便倾其家资帮助一个异地王姓学子考入了清华大学。嗣后,又资助14名家庭拮据的学生步入首都的高级学府。或许有人会问:赵俊方如此大方,是否家境富足?否!他不仅是个6口之家,而且全家不足5亩薄田,靠常年打零工养家糊口,资助学生完全是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而赵俊方倾心资助贫困学生,究其根源,是他打心眼儿里爱这些发奋读书而立志成才的孩子。

可见,魏积良在名为“杜骗”的华盖下浓墨重彩地介绍赵俊方的事例,力图说明:“人而不仁,则道义息”,“人而不爱则不能仁。”无仁非德,无德非义,无义非爱。

那么,何为仁?一为通晓大义。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孔子家语·礼运》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赵俊方所以不遗余力资助贫困学生,是其认为这些抱志求学的孩子将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二为乐善好施。古人云:仁者,博施于物,不生偏私。我们从魏积良文中得知,赵俊方的长孙因玩耍不慎掉入油锅,虽耗资保住性命但终生致残。该县一位副县长因为被赵俊方捐助贫困学生的高尚行为所感动,见其家中遇此天灾人祸,遂解囊以助。赵俊方却认为,自己的长孙虽遭不幸,但事已至此,于疗疾无补,便把这笔款转助一位需要换取肾的高中学生。可见,赵俊方或捐助贫困学生,或救助病危的学生,不伪立,不虚成,一律竭力襄助;三为立节。大凡仁人志士,都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显示出刚强率真的气节。如果以赵俊方的家道论,其较之如今的暴发户和千万元亿元富翁,可谓是个地地道道的“穷光蛋”。可是,如今有些权贵,纸醉金迷,花天酒地,一掷千金,但对扶贫救危却是个“铁公鸡”。然而,就是赵俊方这位“穷光蛋”,一不媚权,二不崇富,三不惧贫,对捐助贫困学生,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而且不图虚名,甚至不怕背上“败家”之恶名,堂堂正正,高风亮节,襟怀坦荡。

于是,以上“三为”,便铸造成四个铮铮作响的大字:仁者爱人。

爱者:不害正,不伤物,不作伪,仁形义立,童叟无欺。

故而:“济困”,不失为欺诈之辈知荣明耻的“人镜”。

这就是爱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