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1章 别相信“零和博弈”,双赢才是硬道理(3 / 3)

团队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并且有章可循的整体。这个整体的能力并不等于它所有成员能力的简单算术和,而是一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超出每个成员原有能力的新力量。而与团队“合拍”的意义在于使我们自己受益的同时也让别人受益,而那些只顾自己“节拍”,不想让别人受益的人,自己也很难从中得益。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懂得“节拍”对自己、对别人乃至整个团队的意义,并学会与团队“合拍”。

无谓的竞争必然导致无谓的结局。商场上的厮杀尽管非常激烈,但毕竟不同于战场,把对手击败是战争的最高目的,而在看重利益的商场,合作往往比恶性竞争更有利可图。

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那就加入他们中间去。”现代社会的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模式,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人追求的也不再是“单赢”,而是互惠互利的“共赢”。

比尔·盖茨的成功源于很多因素,包括他对商机的把握,他卓越的设计能力,其中还包括他对其对手所采取的态度。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他身上的两个故事:

美国的RealNetworks公司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微软公司违反垄断法,要求索赔10亿美元。但在官司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RealNetwork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格拉塞却致电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希望他们可以获得微软的技术支持,使自己的音乐文件能够在网络和便携设备上播放。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比尔·盖茨一定会坚决拒绝,但出人意料的是,比尔·盖茨对格拉塞的提议表现出出奇的欢迎,他通过微软的发言人表示,如果RealNetworks公司真的想要整合软件的话,他很有兴趣合作。

众所周知,微软和苹果两大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处于竞争状态,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为争夺个人计算机这一新兴市场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微软公司明显占据了领先优势,并占领了大约90%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1997年,比尔·盖茨向苹果公司投资1.5亿美元,把苹果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在2000年,微软又为苹果公司推出Office2001。自此,微软与苹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两者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纪元。

面对对手,要不屈不挠、咬紧牙关、永不退缩……这似乎是所有人的共识。然而明智的比尔·盖茨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与其拆台,不如把对手变成自己的帮手。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竞争的双方永远是利益对立的冤家对头,因此竞争就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就意味着不能有合作。其实,换一种思路来看,情况并不一定是这样的。正如枝头上诱人的果子,无论树下的人争得如何激烈,如果够不到,依旧是无法摘得。倘若大家相互配合,相互搀扶,那么果子便能手到擒来,而且还有可能摘到更高枝头上的更加美味的果子。这就是与对手合作的好处。

与比尔·盖茨相比,约翰·列侬似乎更有远见,他在对手还未与其形成对手之前,就把对方变成了自己的帮手。

1957年,当时还默默无名的约翰·列侬在一次小型演出中认识了15岁的保罗·麦卡特尼。在约翰演出结束后,保罗就在一旁批评约翰唱得不对,吉他也弹得不好。对此约翰很不服气,于是保罗就用左手弹了一段漂亮的吉他,向约翰展示自己的天才。保罗不仅弹得非常好,而且还能记住所有的歌词,这让约翰大为惊讶。这时,约翰心中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与其让这小子将来成为自己的敌人,不如现在就邀他合作。就这样,20世纪最成功的音乐搭档诞生了——约翰和保罗携手合作,组建了“披头士”乐队。后来,这支乐队风靡全球,成了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乐队。

一个能成为竞争对手的人,一定能对我们构成威胁,同时这也说明他是具有一定实力的。与这样的人结合,就是所谓的“强强联合”,其结果必然是双方受益。显然约翰·列侬就认清了这一点,从而成就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蕴涵哲理的名言揭示了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竞争不排斥合作。团结就是力量,联合就有优势。希望所有的人能够明智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积极竞争的同时,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从而品尝到最高枝头上的最美味的果子。

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大都起因于利益。如果你信奉“零和博弈”,把他人的得益视之为你的损失,进而从中作梗,希望利益能够归属于自己,那么,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天夜里,狐狸来到了水井边,俯身看到井底水面上的月亮。饿得发昏的狐狸认为这是一张大烙饼,于是一脚跨进吊桶,下到了井底,同时与之相连的另一只吊桶升到了井口。下到井底后,狐狸才意识到这张“大烙饼”是吃不得的,自己犯了致命的错误,处境十分不利,似乎只能等死了。这时,狐狸只期望会有另一个饥饿的替死鬼来打这张“大烙饼”的主意,从而把自己从井下窘迫的境地换出来。

可是一天一夜过去了,始终没有动物走近水井。正当狐狸绝望之际,一只口渴的灰熊途经此地。狐狸喜上眉梢,它热情地对灰熊打招呼:“喂,朋友,我免费招待你一顿晚餐,你觉得怎么样?”看到灰熊流口水的样子,狐狸暗自窃喜,指着井底的月亮说:“你看这个大烙饼,我自己也吃不完,不如你站到桶里下到井底来,我们一起吃吧。”狐狸眉飞色舞地编织着谎话,这只灰熊果然中了它的圈套,跨进了桶里。灰熊的体重足够把狐狸升到井口,于是这只被困的狐狸得救了。

故事中狐狸和灰熊所进行的博弈,我们称为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在社会竞争中常见的一种博弈,可以说,它是一种完全对抗、激烈竞争的对局。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中的各方在激烈的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为“零”,双方不存在任何的合作。换句话说,自己的收益是建立在他人的损失之上的。

职场如战场,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大都起因于利益。如果你信奉“零和博弈”,把他人的得益视之为你的损失,进而从中作梗,希望利益能够归属于自己,那么,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其实在今天,现实生活中很少会出现类似狐狸和灰熊这种“有你没我”的局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

1904年夏天,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期间,有一个制作薄饼的小商贩把自己的薄饼手推车推到了会展中心附近。值得庆幸的是,政府允许他在会场附近贩卖他的薄饼,但遗憾的是,由于烈日当空,他的薄饼不能引起游人们的兴趣。在薄饼摊旁边有一个兜售冰激凌的小摊,与他的情况刚好相反,冰激凌卖得非常快,摊主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盛冰激凌的杯碟用完了。匆忙之际,心胸宽广的薄饼摊商贩将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给冰激凌摊主当碟子用。结果冷的冰激凌和热的薄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受到大家广泛的欢迎,还被誉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这就是今天风靡全球的蛋筒冰激凌的由来。

在当今社会,共赢的观念正在逐渐取代“零和博弈”的观念。毕竟一个人的影响力有限,能调动的资源也很有限,若想有长远的发展,获取更大的利益,那么就要学会优势互补,善于与别人合作。而且唯有通过有效的合作,充分照顾到合作者的利益,各方才能互利互惠,达到皆大欢喜的共赢局面。正如两个小商贩无意的合作,成就了风靡世界的经典,当然同时也成全了自己的腰包。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个人的才智也是不全面的,而聪明之人往往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实现共赢。总之,请不要被“零和博弈”的理论所蒙蔽,利益有时可以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