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2章 戴上“傻人”面具,大愚者最容易生存(1 / 3)

《三国演义》reference_book_ids":[7023706537877064711,7257453146853608507,6890728370670144526,7078184356296002568,7229640720594766906,7233628637570796605,6838936284967209991,722073298459531986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看透而不说透,知根却不亮底。退可独善其身,进可兼济天下。大智若愚的人,大智在内,若愚在外,将才华隐藏得很深,往往给人留下普普通通的印象,实际上,他们用的是心功。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说过:“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

职场中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越低调,看上去就像什么都不会一样;而那些看上去精明无比,经常鼓吹自己无所不能的人,一到关键时刻就腿软,往往什么都做不好。其实,前一种人看似愚钝,实际上却是心明眼亮;后一种人表面上精明灵巧,骨子里却很糊涂。前一种人可谓“傻中精”,后一种人则是“精中傻”。显然,“傻中精”是真正的精明,“精中傻”往往是真正的愚钝。

有一位老板,带着自己三个得力的部下去打高尔夫。前两个部下先打,但他们表现得十分差劲。第一位的球只打出了二十多米,第二位更为离谱,把球打到了水塘里。老板拿起杆问第三位部下:“你能把球打到对面的那座斜坡上吗?”这位部下目测了一下,大约有80米的距离,他胸有成竹地回答说:“当然能!”然后他啪的一杆,球就飞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足足有100米远,完成得十分出色。当他得意扬扬地回头看老板时,老板却是一副苦瓜脸。

其实,第三位部下根本不理解老板的弦外之音。这种场合,是让老板满足虚荣心、展示领导权威的机会,他却卖弄聪明,以为凭借自己的技艺可以在老板面前讨个头彩,留下个好印象,进而为今后在公司的发展增加筹码,不料无意间驳了老板的面子。与其说他耍小聪明,倒不如说他蠢笨如牛。在这种场合,越卖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就越会让自己陷入不利之境。

真正精明的人不会把“精明”写在脸上,真正聪明的人也不会把自己的“聪明”告诉人家。智者的智慧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表现出来,这时的智慧往往最有爆发力,最能引起众人关注,也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安身立命,平安地度过一生。如果连性命都丢了,那么理想和抱负也将成为泡影。聪明的刘备适时地放下身段,认清形势,假装愚钝,逃避了迫害,如此后来才有机会三分天下,刘备可谓是“傻中精”的典范。

心事宜明是做人的准则,而才华须韫则是做事的准则。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说:“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这个社会向来不乏精明之人,但是“傻中精”还是“精中傻”却大为不同,真正聪明的人从不炫耀才华,只有蠢材才经常卖弄学问。

糊涂是一种气度,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世上的许多人、许多事,根本没有必要搞得那么清楚,得过且过,难得糊涂,才是智者的处世之道。

世人都想做聪明人,而不愿沦为糊涂人,于是往往千万百计地向人展现自己的聪明。殊不知,很多时候糊涂才是智者的一种生存方式。聪明过了头往往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语有云:“聪明难,糊涂更难。”可见,聪明是一门学问,而糊涂却是一门比聪明更为高深的学问。

三国时期,可谓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无数文臣武将都在这段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众多的文臣武将中,不得不提一下真正的智者——司马懿。司马懿本是一个绝顶聪明、老谋深算的人,却总是喜欢佯装糊涂。当年在五丈原,就是凭借着“糊涂”的功夫,拖垮了老对手诸葛亮,居功至伟,权倾朝野。但也正因功高盖主,免不了惹来朝廷的猜疑和同僚们的忌妒。身处险境时,司马懿又开始装糊涂,以病重为由长期在家休养,给人一种行将就木的假象。当然,他的政敌并没有轻信,派出一个手下以探病为由,刺探司马懿是真病还是假病。既然如此,司马懿干脆顺水推舟、将计就计,装出一副病入膏肓、日薄西山的模样。司马懿精湛的演技,果然把来人蒙骗过去,回去向上面禀告说司马懿病情严重,将不久于世。就这样,他的敌人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与此同时,司马懿暗中广招人才、培植羽翼,并神不知鬼不觉地安排自己的两个儿子掌握了禁军的兵权。后来,他找准时机,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将曹家军一网打尽。至此,魏国就被司马懿牢牢控制在手中。

做人难,人难做,这一切往往都离不开“聪明”与“糊涂”的关系。糊涂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为人之道,是似糊涂而非真糊涂,是似愚笨而非真愚笨,大智若愚者才有大智慧。正如故事中的司马懿通过收敛自己的锋芒、隐藏自己的才华、迷惑了政敌,让对方认为自己毫无威胁,并放下了对自己的戒备和迫害之心,而后他暗度陈仓,伺机而动,最后取得了胜利。

锋芒毕露满足的只是人一时的虚荣之心,并且在得意之时就可能为自己埋下隐患。然而,适时地装傻却能让事情有着不一样的发展轨迹。

一天,王梅和刘丽一同去拜访一位老教授。老教授为人耿直、严肃,平时不苟言笑。三个人坐了半天,除了开头说了几句应酬话,剩下的只是令人尴尬的沉默。这时王梅看到老教授家养着热带鱼,其中几条更是色彩斑斓,游起来让人眼花缭乱,这让王梅兴奋不已。一旁的刘丽很是纳闷,王梅明明在自己家里见过这种鱼,并且自己也曾向其介绍过它的名称、产地以及习性,为什么现在她会有这样的表现?老教授见王梅神情专注的样子,笑问道:“好看吗?最近才买的,你们以前见过吗?”刘丽刚想开口说见过,王梅却抢先说:“还真没见过,它叫什么名字?哪天我也去买一条养!”老教授一听,来了兴致,神采飞扬地大谈起养鱼经,王梅频频点头,听得极为认真。老教授似乎遇到了知音,与王梅说说笑笑,如数家珍地给她讲解每条鱼的来历、名称、特征,然后又请王梅到书房看他手机里的各种名贵鱼的照片,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至此,刘丽明白了聪明的王梅装糊涂的真正用意。

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很糊涂,但他们心中绝对能看清形势。正如王梅明明认识老教授所养的鱼,却装傻充愣,不过也正因此才打开了老教授的话匣子,缓解了紧张的气氛。试想,如果刘丽说出自己见过的话,那么接下来三个人或许依旧在那里面面相觑,不知说些什么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绝非是文人凭空臆造,而是智者对纷纭经世的总结。生活中,你若凡事都斤斤计较、凡事都要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么长此以往,只会令自己疲惫不堪。世间万物并非如溪水般清澈见底,人之见地亦不可能完全统一,待人、遇事有时不得不“糊涂”一些。

糊涂是一种气度,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人们都喜欢与简单、老实的人交往,因为与这样的人交往会使人备感轻松,不用耗费心机、防范戒备。回想在日常生活中,但凡大受欢迎之人无不是糊涂在脸上、智慧在心中。只有愚人才将聪明表露在外,而“糊涂一张脸,聪明一颗心”才是智者的处世之道。

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少。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又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宽容忍让,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正如俗语所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均是这种美德的体现。然而,在当今社会竞争意识的猛烈冲击下,中国人传统的忍让哲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人和人之间相处,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和磕磕碰碰,自己的自尊心和切身利益也难免会在无意或有意间受到他人的伤害,而此时持什么态度,则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胸怀肚量。

韩明通过层层选拔,终于得到了一个自己满意的职位。一天,公司洗手间的马桶坏了,因为韩明是公司里的小字辈,又是新来的员工,于是他义不容辞地帮忙修理,同事们都对勤快的韩明竖起了大拇指。可是,这个马桶老出问题,韩明一次次地修理,修到最后韩明也有点儿不耐烦了,索性就不再理会。然而同事们却总会大喊:“韩明,马桶坏了,你赶快去修一下呀!”“韩明,怎么搞的,马桶坏了你也不去修?”时间长了,韩明觉得自己委屈至极,难道自己是来公司修马桶的吗?

有一天,同事又喊韩明去修马桶,韩明积压在心中的怒火突然爆发出来,一边将手中的笔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一边愤愤地朝喊他的同事说道:“我不是马桶修理工,以后别再叫我修马桶!”韩明的激烈反应让同事们有点儿措手不及,对他的热心肠的印象顿时荡然无存。在这之后,韩明虽然感受到同事们对自己多了几分“敬畏”,但同时也感到同事们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

其实,即使韩明修理马桶,同事们也不会轻视他,反倒是他对委屈的发泄,让同事们瞧不起。同事们频繁叫韩明修理马桶似乎只是一种习惯罢了,韩明根本不需要心存芥蒂。此外,韩明还踩踏了职场的雷区,即肆无忌惮地向同事发泄委屈。同事之间不比家人和朋友,关系复杂,言辞上稍有得罪就可能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带来麻烦。试想,如果韩明能够适时地忍让,就不会给同事们留下一个小肚鸡肠的印象,也不会遭到同事们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