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实录篇 影响你一生的经典演讲(1)(1 / 3)

《论语》reference_book_ids":[7255253493282245671]}],"8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35,"start_container_index":8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8},"quote_content":"《道德情操论》reference_book_ids":[7007741219153447967,6907226465415203847,7045214724790684679]}],"6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8,"start_container_index":6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4},"quote_content":"《尚书》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胡锦涛

2006年4月21日

尊敬的理查德?莱文校长,同学们,老师们,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感谢莱文校长的邀请,使我有机会来到世界著名学府耶鲁大学,同青年朋友和老师们相聚在 一起。

进入耶鲁大学的校园,看到莘莘学子青春洋溢的脸庞,呼吸着书香浓郁的空气,我不由回想起40年 前在北京清华大学度过的美好时光。学生时代,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年老师们对我的教 诲,同学们给我的启发,我至今仍受用不尽。

耶鲁大学以悠久的发展历史、独特的办学风格、卓著的学术成就闻名于世。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几十年 ,我真希望成为你们中的一员。

耶鲁大学校训强调追求光明和真理,这符合人类进步的法则,也符合每个有志青年的心愿。300多 年来,耶鲁大学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美国总统。美国民族 英雄内森?黑尔是耶鲁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深 深感染了我和许多中国人。我衷心祝愿贵校培养出更多英才,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进步事业 作出更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人民一直相互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友好的感情。中国人民欣赏美国人民的开拓进取 精神,钦佩美国人民在建设国家中取得的骄人业绩。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美合作的不断拓展,越 来越多的美国人也把目光投向中国,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进步。

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今天,我愿从中华文明历史流变和现实发展的角度,谈谈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和 前进方向,希望有助于美国人民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走过了曲折艰辛的 道路。特别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60多年间,中国人民为摆脱积贫积弱的境遇,实现民 族复兴,前仆后继,顽强斗争,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深刻变化。95年前,中国人民通过辛亥革 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 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28年前,中国人民开始了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经过艰苦创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2 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 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 由2.5亿人减少到2300多万人。回顾这160多年来中国发生的沧桑巨变,可以说,中国人民 经过艰苦探索和顽强奋斗,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推动了人类进步事业。

必须看到,中国尽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 排在世界100名之后,中国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要 彻底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需要继续持之以恒地艰苦奋斗。中国将在未来15年集 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体来说,就是要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 020年达到40000亿美元左右,人均达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中国根据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理念,这就是树立和贯彻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克服发展的不 平衡性,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致力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 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

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 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 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 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 步精神。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 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仍是中国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 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的一句千 年传世格言。中华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 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忍不拔、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 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在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 的顽强毅力,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 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中国提出构 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中国人民把维护 民族团结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使命。一切有利 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行为,都会得到中国人民真诚的欢迎和拥护。一切有损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一的举动,都会遭到中国人民强烈的反对和抗争。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始终 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中国人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 进世界和平。中国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愿意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 并蓄、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 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美都拥有辽阔的国土,都是多个民族并存、多种文化融合的国家,都生活着勤劳智慧的人民。中美 因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而存在着差异,这有利于我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美加强合作,符 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具有重大影响。

200多年来,浩瀚的太平洋并未阻断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合作,中美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谱写了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的美好篇章。1979年中美建交27年来,两国关系曾历经曲折, 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大方向,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

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继续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在增多,新挑战、新威胁在增加。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在增多,合作领域在扩大。 世界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新课题,特别是反对国际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保护人类生 存环境、打击跨国犯罪等,使我们两国拥有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中国的巨大市场和发展需求,美国 的先进科技和优质产品,使两国具有巨大的经济技术合作空间。中美全面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前景广 阔。

昨天上午,我同布什总统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达成了许多重 要共识。我们都认为,双方应该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加强对话,扩大共 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局出发,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两国关系就能够健康稳定地向 前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大希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 ,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 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人类历史发展的 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 进步作出了贡献。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历史经验表 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 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 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 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文化、教育和青年交流是中美两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也是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 发展的重要力量。耶鲁大学是中美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56年前,一位名叫 容闳的中国青年走进了耶鲁大学校园,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士学位,成为毕业于美国大 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此后,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来到耶鲁大学求学。近20年来,耶鲁大学吸引 了4000多名中国留学人员,同中国文化界、科技界、教育界的合作项目超过80个。去年夏天, 耶鲁大学派遣首批学生到中国实习,其中一些人成为中国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批外国实习生。借此机会 ,我对莱文校长和耶鲁大学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所做的积极努力表示赞赏。

为增进中美两国青年以及教育界的相互了解,我高兴地宣布,中方决定邀请100名耶鲁大学师生今 年夏天访问中国。我相信,你们的访问将是一次十分愉快的经历。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青年人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青年人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活 力和无穷的创造力。我衷心希望,中美两国青年携起手来,以实际行动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同世 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创世界美好的明天。

谢谢各位!

★★ 说明 ★★

这是2006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2006年4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了世界著名高等学府美国耶鲁大学。当地时间11时4 5分许,胡主席在耶鲁大学校长莱文的陪同下步入大厅,全体起立,热烈鼓掌。在热烈的掌声中,胡 主席发表了重要演讲。演讲会在耶鲁大学古朴的斯普拉格礼堂举行。灯火通明的礼堂里,座无虚席, 主席台两侧竖立着中美两国国旗。600多名耶鲁大学师生和其他人士聆听了胡主席的演讲。

耶鲁大学创办于1701年,是美国最古老的私立综合大学之一,校园位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 目前在校生11000多名,来自全美各州及世界各地。

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在剑桥大学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09年2月2日

尊敬的校长、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外边下着大雪,天气严寒,但是我的心是热的。我早已盼望在剑桥同老师、同学们见面,互相交 流。现在正是金融危机的严冬季节,但是我看到年轻人,仿佛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光明和未来。因为 我坚信,知识的力量,年轻人的勇气,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整个世界的命运的。一篇 好的演讲应该是不加修饰的。用心说话,讲真话,这就是演讲的实质。我希望我的演讲能够给老师、 同学们的思想以启迪。你们能够记住其中一两句话,那我也就满足了。

到高等学府,我的心里总是充满敬意。这种心情是由于我对知识、对老师、对学校的尊敬。所以,我 方才深深地给校长、给老师们鞠个躬,那不是礼节,而是一个学生对待校长和老师应尽的礼貌。

来到向往已久的剑桥大学,非常高兴。剑桥举世闻名,培养出牛顿、达尔文、培根等许多杰出的科学 家、思想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剑桥建校800周年,我谨致以热烈祝贺!首 先,我向剑桥大学赠送“中华数字书苑”,其中收录了中国出版的20万种电子图书,涉及中国政治 、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大家可以从中更多地了解中国。

这是我第四次访问英国。中英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不断增多。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经 贸、文教、科技等领域的有效合作,为发展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我向长期 致力于中英友好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

说她古老,她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 代文明,对人类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说她年轻,新中国成立才60年,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 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明古国焕发了青 春活力。

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最根本、最具有长远意义的是体制创新。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 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把发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结合起来,实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

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 公正的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国家政通人和、兴旺发达;就是维护 人的尊严和自由,让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迸发,成功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3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万残疾人得到政府和社会的 特殊关爱,这是中国保障人权的光辉业绩。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社 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

我愿借用两句唐诗形容中国的现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人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这 是一个古而又新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的一场伟大实践。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我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它扎 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 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 铸就了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 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地震灾区的亲身经历。去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 北川中学被夷为平地,孩子伤亡惨重。可是,时隔10天,当我第二次来到这里时,乡亲们已在废墟 上搭起了板房教室,校园里又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当时我在黑板上,给同学们写下了“多难 兴邦”几个字。地震发生以来,我7次到汶川灾区,碰到这样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我为我们中华民 族这种愈挫愈奋的精神深深感动。这种伟大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民族饱经忧患而愈益坚强、生生不息 的力量源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中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我们仍然是一个发 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这种基本国情还没有从 根本上得到改变。中国的人均GDP水平,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仅为英国的十八分之一。到过中 国旅游的朋友,你们所看到的城市是现代的,而我们的农村还比较落后。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三大历史任务: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 又要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既要实现国内的 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 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国古老的经典——《尚书》就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 往来。

“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哺育了中华民族宽广博大的胸怀。我们的民族,既能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 宽厚包容;又能像苍天刚健运行一样,彰显正义。

15世纪,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三十几个国家。他带去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 还帮助沿途有的国家剿灭海盗,真正做到了播仁爱于友邦。

国强必霸,不适合中国。称霸,既有悖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意志。中国的发展不损害 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 世界。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今天的中国,有3亿人在学英语 ,有100多万青年人在国外留学。我们的电视、广播、出版等新闻传媒,天天都在介绍世界各地的 文化艺术。正因为我们善于在交流中学习,在借鉴中收获,才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和进步。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文化的发展将不再是各自封闭的, 而是在相互影响中多元共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她吸收外来 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既珍视传统,又博采众长,用文明 的方式、和谐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老师们,同学们:

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一百年 前封闭落后的旧中国,也不是30年前贫穷僵化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北 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古老、多彩和现代的中国。我希望朋友们,多到中国走一走、 看一看,了解今天的中国人究竟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有助于你们认识一个真实的、 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中国,也有助于你们了解中国是如何应对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和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都受到严重冲击。现在危机尚未见底 ,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还难以预料。合作应对、共度难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认为,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有多大程度的相互信任,就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合作。中国 政府主张:第一,要首先办好各国自己的事情,不把麻烦推给别人;第二,要精诚合作,不搞以邻为 壑;第三,要标本兼治,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在达沃斯会议上已重申,应该对国际货币金融 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发 展的制度环境。

这里我想谈一谈中国是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 业压力加大。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局面。面对危机,我们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 展的一揽子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内需。中国政府推出了以财政支出带动社会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的两 年计划,规模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的16%。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 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国政府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 计划,一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我们还大幅度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出台 了一系列金融措施。

二是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我们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汽车、钢铁等10个 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我们采取经济和技术的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开发适销对路产品。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每一场大的危机常常伴随一场新的 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特别是核心电子器件、核能开发利用、高档数控机床等16个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 性技术,为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培育新 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四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 准,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 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正 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 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开辟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我们采取这些措施,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拉 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做,有 利于中国的发展,也将给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留给世人的思考是沉重的。它警示人们,对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 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 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 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 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两手同时发挥作用,才 能实现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也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公平、可持续。

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告诉人们,不受监管的市场经济是多么可怕。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体 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 ,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注定行不通的。因此,必须处理 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储蓄与消费的关系。

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 要灿烂。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经济学说应该代表公正和诚信 ,平等地促进所有人,包括最弱势人群的福祉。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 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 ,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 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老师们,同学们!

英国是我这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这次访问,加深了我对欧洲的了解。中欧合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 历史起点上。我对中欧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充满信心。我们之间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存 在根本利害冲突。中欧合作基础坚实,前景光明。英国是最早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你们在发展经济、 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愿意向你们学习,加强交流与合作。

未来属于青年一代。中英关系的美好前景要靠青年去开拓。抚今追昔,我想起对中英文化交流作出重 要贡献的剑桥校友李约瑟博士。他的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在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架起了一 座桥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是剑桥大学的优秀品格。希望更多的剑桥人关注中国,用发展的眼光 看中国,做中英交流的友好使者。我相信,只要中英两国青年相互学习,携手共进,一定会谱写出中 英关系的崭新篇章。

谢谢大家!

★★ 说明 ★★

2009年2月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深情演讲,在向学生、学者简要介 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同时,敦促大家“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本文摘自新华网。这是演讲的全文 。

朱镕基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朱镕基

1999年4月14日

校长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我衷心地感谢校长先生邀请我到MIT(麻省理工学院)来,使我能够有机会见这么多的有学问的教 授和学者,包括来自我的母校清华的校友。昨天,我在纽约的好朋友达克特克森杰(音)告诉我,“ 你是第二个有勇气到MIT去做演讲的国家领导人”。我确实没有这个勇气,特别是要做学术演讲。 但是,当我1947年在清华大学学习的时候,清华被称之为“中国的MIT”,我所学习的教科书 大部分都是从MIT来的,当然,不是从美国来的原本,是在中国影印的,是不是盗版我都搞不清楚 。我当时就憧憬我有一天能够到MIT来学习,而且拿一个学位。但是,请校长你不要误会,我绝对 不是要一个荣誉的学位,我不要那个political contribution(政治捐献)。 如果我要得到一个学位的话,一定要经过学习、考试、答辩。但是我已经70岁了,我已经做不到了 ,看样子我这一辈子也拿不到学位了。其次,当我1984年第一次访问波士顿的时候,我在哈佛大 学做过演讲,我也访问过哈佛大学,跟麦克阿瑟院长进行过谈话,但是,那一次我没有机会能够到M IT来,至今我还引以为憾。所以,这一次我再不来就要变成一个终身的遗憾了。特别是因为MIT 办学的方针和你们所提出的那些口号,对于中国现在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有很重要的借 鉴意义的。尤其是因为我是清华大学的院长,而我们清华经管学院跟MIT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因 此,我要是不来,那也是非常遗憾的。

我今天要讲的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历史是一个风风雨雨的历史,但是,我想中美保持友好合 作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也是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两党一致的政 策,也是中国三代领导人所一致坚持的政策。今天,当中美关系出现某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我愿意 到这个地方来,就中美关系的问题给美国人民消一消气。怎么叫做消气呢?就是我要来说明真相,说 明事实,取得我们双方的共识。

在中美关系方面,有很多的问题。在访问美国的期间,我已经讲了无数次了,比方说人权问题,19 89年的政治风波,达赖喇嘛,TMD,科索沃……我想你们都听厌了,我不准备再在这里讲这个问 题,我讲一个你们关心的问题,就是中美贸易逆差的问题。

我想这个问题是美国的各界人士都关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做了一点小小的研究,那跟你们 的MIT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各位教授们比起来那是班门弄斧。但是我想说明这样几个观点。

第一,中美贸易之间的逆差这个数字是被大大地夸大了。根据美国方面的数字,中美贸易逆差是56 9亿美元,而中国方面的数字是211亿美元,非常大的差距。我不想评论哪一个数字更加准确,但 是我想引用你们美国的丹佛大学的一个教授,叫斯坦拉.刘(音),他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这 两个数字都是不准确的。其原因就是由于这些数字在进口的时候包括了运费和保险费,而在出口的时 候没有包括这个。同时,也没有考虑到中美贸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香港转口的,在香港的附加值、增 值是达到很高的程度。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对中国的走私。根据这些因素,把它加以修正以后,按照 这位教授的估计,中美贸易的逆差是365亿美元。由于美国大量地向中国的服务性的出口,前面是 讲的货物的进出口逆差,加上服务的,这个逆差的数字只有350亿美元。我现在不去评论这个数字 的准确性,这个数字比美国方面的数字低,比中国方面的数字高,我不去评论,但是我很尊重这位学 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大量的数据作为根据。

这是我第一个观点,就是说不要把这个中美贸易逆差看得太严重了。老实说,美国的全部的贸易逆差 去年只有1690亿美元,加上其他方面总的逆差不超过2000亿美元,仅仅相当于你们国民生产 总值的2%多一点点。而在其他国家,这是很平常的,加拿大多年以来他的贸易逆差就超过2%。这 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对美国讲起来是一个很小的问题。

第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消费品或者是资源性的产品。这 些产品在15年以前你们早就停止生产了,因此这种进口跟你们美国的产业是没有竞争的,是有利于 你们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是有利于你们发展你们的高技术产业,使你们今天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的。这些消费性的产品在美国是找不到人来生产的,如果你们停止进口这些产品,你们美国的普通人 民,如果从别的国家来进口这些产品的话,你们的普通老百姓要为此多付出200亿美元。这个数字 我是有根据的,是世界银行的报告,不是我造出来的,我是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推算的 ,你们1998年,如果不从中国进口这些消费品,而从别的国家进口的话,你们在座的诸位都要从 口袋里多拿出钱来,也许通货膨胀就会比现在要高一点了。

第三,中国向美国的出口绝大部分70%以上是加工贸易,什么叫加工贸易呢?就是外国投资的企业 包括美国的企业在中国设厂去装配加工和装配从外国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后出口到美国来。这些 原材料的进口、零部件的进口,主要是来自于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中国的增值的部分 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说,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实际上是上面讲的那些国家和地区向美国出口的转移。 就是说,原来你们这些消费品都是从我刚才列举的国家里面进口的,但是他们的劳动力成本很高,现 在他们已经不能生产,因此他把他们的原材料零部件转移到中国来生产,然后出口到美国来。所以, 你们美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减少了,但是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增加了,你们加起来都是一样 的。我在1987年当我担任中国的国家经济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的时候,我对这个问题就做过调查 ,我查了出口到美国的运动鞋,耐克、阿迪达斯、锐步……这些鞋在中国生产出口到美国来。因为这 些工厂最多的是在中国沿海的福建省的生产,我在福建省做了调查,当时在福建的工厂主要是台湾的 企业家办的,他每双运动鞋子的出厂价20美元,在美国的零售价120美元。当时我调查了这个工 厂,这20美元给中国的工人留下的就是2美元。但是他可以养活两个工人,拿全年来讲。其他的原 材料有的是日本来的,有的是美国来的。其中主要的气垫就值2美元,是从美国来的,这也许是个专 利。所以看得很清楚,在美国卖120美元,在中国的出口的价格只有20美元,中国只得到2美元 。但是,确实养活了我们的工人,这对中国是有利的。这是1987年的情况,现在怎么样呢?最近 我会见了一位台湾的鞋业大王,据他讲,全世界的运动鞋,他的销售额是第一。他的这些运动鞋都是 在中国生产的。我问他:“现在的情况怎样呢?跟1987年比起来怎么样?”他说:“差不多。” 这一次我到美国之后,我派我的秘书到芝加哥的各个百货公司去调查这个鞋子的价钱,我发现在你们 美国商店里买的这些耐克、阿迪达斯、锐步这些鞋的平均的价格是80~120美元,跟当时差不太多 ,便宜一点了。把铭牌拿开一看,都是“中国制造”。所以,很清楚,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你们美 国不会生产,从别的国家买是很贵,只能够从中国生产,价廉物美,对美国人民是有好处的,对我们 中国也有好处,因为我们一些劳动力可以得到就业。但是,其中大部分的价值都是别的国家对美国出 口的价值的转移。我很赞成你们MIT有一位有名的教授叫做帕罗库格曼(音)先生,我经常看他很 有见解的文章。他有一篇文章就此说“这不说明中国的市场不开放,而是日本的市场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