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PART1 有一种幸福叫淡定——淡是人生最深的味(2)(2 / 3)

如果早上醒来,你发现自己还能够自由呼吸,你就比在这一周里离开人世的一百万人更有福气。

如果你从未经历过战争的危险、被囚禁的孤单、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饥挨饿的难受……你已经好过世上的五亿人。

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足够的衣服,有屋栖身,你已经比世界上70%的人富足。

如果你的银行户头有存款,包里有现金,你已经身居世界上最富有的20%的人之列。

如果你的双亲仍然在世,你又没有分居或离婚,你已属于稀少的一群。

如果你能抬起头,带着微笑,内心充满感恩,你是真的幸福——因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可以这么做,但是他们没有。

如果你能握着一个人的手,拥抱他,或者只是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你的确有福气,因为你所做的已经等同于上帝才能做到的。

人生必不可少的东西其实很少。认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活得从容一些,不那么忙碌,不那么心浮气躁。因为不管社会怎么发达、物价如何上涨,你只要具备一颗知足的心,只追求一种平常生活,做到一生衣食无忧就是件易事。

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无求便是知足,知足便会常乐,常乐了,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保持一颗知足的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保持一颗知足的心,做到仁爱、平静、理智、乐观、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得开,想得宽,想得远,对得失采取超然物外的态度,一切顺其自然,处之泰然。

修身莫过于少求,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说的也是知足常乐的道理。知足常乐的道理,可以说为每个中国人所熟知,但在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许多人不可谓不聪明,但却由于不知足,贪心过重,为外物所役使,终日奔波于名位场中,每日忧郁沉闷,不知人生之乐。

知足者才能常乐。“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任其膨胀,必将后患无穷。人有了贪欲,就永远不会满足;不满足,就会感到欠缺,高兴不起来。贝蒂·戴维斯在她的回忆录《孤独的生活》中曾写道:“任何目标的达成,都不会带来满足,成功必然会带来新的目标。正如吃下去的金苹果都带有种子一样,这些都是永无止境的。”除非你真正懂得知足的秘诀,否则将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

有一个人,偶然在地上捡到一张百元大钞,他因这笔意外之财,以后总是低着头走路,希望还能有这样的运气。久而久之,低头走路成了他的习惯。若干年后,据他自己统计,总共拾到纽扣近四万颗,针四万多根,钱则仅有几百块。可是他却成了一个严重驼背的人,而且在过去的几年中,他没有好好地去欣赏落日的绮丽、幼童的欢颜、大地的鸟语花香。

不知足,不仅在于摧毁有形的东西,而且能搅乱你的内心世界。你的自尊,你所持守的原则,都可能在贪心面前垮掉。

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较而来。同样,人要知足,也可以由比较得到。人的欲望如同黑洞一样,没有填满的时候,如果任由其膨胀,则会为此生出许多烦恼。如果能多看一下不如自己的人,和他们比一下,而不是一味地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较,那么一切不平之心也许就会安宁。我们不妨抱一种“比下有余”的人生态度。

有个故事说有个青年人常为自己的贫穷而牢骚满腹。

“你拥有如此宝贵的财富,为什么还发牢骚?”一位智者问他说。

“它到底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问。

“你的一双眼睛,只要能给我你的一双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么,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对此,我用一袋黄金作补偿。”智者又说。

“不,我也不能失去双手。”

“既然有一双眼睛,那你就可以学习;既然有一双手,那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宝贵的财富啊!”智者微笑着说道。

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标准,退一步想一想,就能常乐。人如果能体会到自己本来就是无所欠缺的,这就是最大的富有了。

清心寡欲,人生处处是鸟语花香

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内心和谐”就是古人说的“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知足常乐”。对已经得到的很满足,又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工作。干应该干的,不干不应该干的;要应该得的,不要不应该得的。季羡林先生在《我的人生感悟》中有一段话,令人回味无穷。“至于知不足,在汉文中虽然字面相同,其含义则有差别。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有为有不为,“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如此,才能快乐和幸福。

知足者常乐,心悦者和谐。内心不和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足。内心充斥着太多的欲望和杂念,心里填塞了太多的沉重和负担,就无法享受到心灵的快乐。不知足的人经常陷入苦恼,内心难以和谐。有一首《知足歌》这样写道:“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悲难昔,平安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我劝世人,不可不知足。”知足,就要学会平衡自己的心理,如清澈的小溪安于生命的源流,在恬淡自然中实现内心的安宁。

荣启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有名隐士。在动乱的年代里,这位老庄的信徒相信无为而治,在自然中寻求自己的安宁和满足。他隐居山林,自给自足。当儒士策士们为了自己的观念和名位积极进取入世、穿梭在各国之间时,荣启期安守清寒,自得其乐。

一天,荣启期刚做完自己田地的工作后就开心地在郊野中行走。他穿着粗糙的皮衣,腰里系着一根绳子,邋里邋遢的,他面目清瘦,肤色黝黑,一看就是终年辛苦劳作的人。可是他却愉快地一面弹琴,一面唱歌,无忧无虑。

荣启期在路上遇见了这时一直在游历各国的孔子。孔子看着他的行状,有些不理解,问道:“您这样贫穷却又如此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荣启期回答说:“我快乐的原因太多啦,大自然孕育各种飞禽走兽、昆虫鱼虾,只有人最尊贵,我能够做人,这是第一快乐;人有男女之分,男的尊贵,女的卑贱,我生为男人,这是第二快乐;人生下来,有的没有看到日月便夭殇,有的还没有脱离母亲的怀抱便短命而亡,我却活到九十岁了,这是第三种快乐。贫穷是人的一般情况,死亡是人的必然结果,人们害怕恐惧的不过是人生的一般情况和最终的结果罢啦。我之所以可以如此安然地面对,也不过是安于一般情况,等待必然结果,那还有什么忧虑呢?”

孔子说:“好呀,你真是一个能够宽解自己的人。”

其实自得其乐并不容易,它是寻找生活乐趣的必要条件。做到自得其乐,我们必须学会知足,懂得知足者常乐的道理。此外,还要善于比较,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不能终日这山望着那山高。只有这样才能尽享生活的乐趣,不至于终日陷在没有止境的烦恼中,悲伤自怜,难以见到生命的阳光。

人间万般味,平淡是生活最深的味

徐缓是一位成功人士,当他的同学还在为饭碗苦苦奋斗时,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一切他似乎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牺牲健康和情趣孜孜以求,而是在从容淡定中将一切尽收囊中。有人欲探得其中奥秘,徐缓说,“其实挺简单,换来这份从容的,也就是半小时”。他刚参加工作时,和许多人一样,总觉得手头的事情做不完,业余爱好也丢了,人疲乏得要命,到头来还没落得个好结果。后来有一天,父亲对他说:“你能不能试一试,每天早出门半个小时?”他看了父亲一眼,对父亲的话并未完全理解,但他还是决定试一试。从第二天起,他开始比平常早半个小时出门。当他走到公共汽车站时,发现等车的人不多,上车后又发现有许多空位,比平时惬意多了。而且,由于还没到上班高峰期,路上的交通也不堵塞,很快就到达目的地。坐在车上时,他就把一天的工作大致计划一下。进入办公室后,同事们还没来,他在空旷的办公室里伸展了一下手脚,而后开始听一段音乐。当同事们匆匆忙忙地打卡、手忙脚乱地开抽屉时,他的面前已放好了需整理的材料,并泡好了一杯热茶,接下来的工作是有条不紊的。

这里讲的或许是时间管理,每天半小时的短暂时间换来一世从容。其实,这是一种定理,兵荒马乱中永远都是一团乱麻,从容之中才能气定神闲,决胜于千里之外。

许多人一世“劳生”,从来不知“徐生”的从容,其实是他们陷入了人生的误区,无法自拔。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说一个人在涉世之初纯洁无瑕,目光所及之处一切都新鲜有趣,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渐丰,就会发现世事的繁杂,不愿再轻易相信什么,山不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如果一个人长期停留在人生的第二重境界,便会这山望着那山高,斤斤计较,与人攀比,欲望的沟壑越来越深,就在此境界中到达了人生的终点。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俗世中迷失了自己,在疲于奔命的路上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第三重境界并非人人能达到。这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开朗,是本性与自然的回归,心无旁骛,只做自己该做的。面对纷杂世俗之事,一笑而过,笑看世间风云变幻,只求从从容容、平平淡淡,因此,看到的又是山水的本来面貌。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之道便在其中: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简单也是福,拥有一份简单的生活

知足,就是要简单地生活,以简单作为生活的境界。简单是一种美,是一种朴实且散发着灵魂香味的美。

简单不是粗陋,不是做作,而是一种真正的大彻大悟之后的升华。

现代人的生活过得太复杂了,到处都充斥着功名、利欲的角逐,到处都充斥着新奇和时髦的事物。被这样复杂的生活所牵扯,我们能不疲惫吗?

梭罗有句名言感人至深:“简单点儿,再简单点儿!奢侈与舒适的生活,实际上妨碍了人类的进步。”他发现,当他生活上的需要简化到最低限度时,生活反而更加充实,因为他已经无须为了满足那些不必要的欲望而使心神分散。

简单地做人,简单地生活,想想也没什么不好。功名利禄当然是一种人生,但能在灯红酒绿、推杯换盏、斤斤计较、欲望和诱惑之外,不依附权势,不贪求金钱,心静如水,无怨无争,拥有一份简单的生活,不也是一种很惬意的人生吗?毕竟,你用不着挖空心思去追逐名位,用不着留意别人看你的眼神。没有锁链的心灵,快乐而自由,随心所欲,该哭就哭,想笑就笑,既使不能活得风风光光,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活在简单中自有简单的美好,这是生活在喧嚣中的人所渴求不到的。晋代的陶渊明似乎早已明了其中的真意,所以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简单的生活其实是很迷人的:窗外云淡风轻,屋内香茶萦绕,一束插在牛奶瓶里的漂亮水仙穿透洁净的耀眼阳光美丽地开放着;在阳光灿烂的午后,你终于又来到了那些年记忆里的山坡,放飞着童年时的风筝;落日的余晖之中,你静静地享受着夕阳下清心寡欲的快乐……简单是美,是一种高品位的美。

刘心武说:“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简单才会快乐,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最富有的人往往是少欲知足的人

以前,有一对兄弟,他们自幼失去了父母,俩人相依为命,终日以打柴为生,生活十分艰苦。即便这样,兄弟俩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起早贪黑,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而且,哥哥照顾弟弟,弟弟心疼哥哥,生活虽然艰苦点,但过得还算舒心。

观世音菩萨得知了他们两个人的情况,被他们的亲情所感动,决定下界去帮他们一把。清晨时分,菩萨来到兄弟俩的梦中,对他们说:“远方有一座太阳山,山上撒满了金光灿灿的金子,你们可以前去拾取。不过路途非常艰险,你们可要小心!并且,太阳山温度很高,你们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下山,否则,就会被烧死在上边。”说完,菩萨就不见了。

兄弟俩人从睡梦中醒来,非常兴奋。他们商量了一下,便起程去了太阳山。一路上,他们不但遇到了毒蛇猛兽、豺狼虎豹,而且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兄弟俩咬紧牙关,团结一致,最终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来到太阳山。

兄弟俩一看,漫山遍野都是黄金,金光灿灿的,照得人睁不开眼。弟弟一脸的兴奋,望着这些黄金不住地笑,而哥哥却只是淡淡地笑。

哥哥从山上捡了一块黄金,装在口袋里,下山去了。弟弟捡了一块又一块,就是不肯罢手,不一会儿整个袋子都装满了,弟弟还是不肯住手。此时,太阳快出来了,可是弟弟却仍在不住地捡。

不一会儿,太阳真的出来了,山上的温度也在渐渐地升高。这时,弟弟才慌了神,急忙背着黄金往回跑,无奈金子太重,他根本就跑不快。太阳越升越高,弟弟终于倒了下去,被烧死在太阳山上。

哥哥回家后,用捡到的那块金子当本钱,做起了生意,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可弟弟却永远留在了太阳山。

哥哥因为不贪而享受了富有的恩赐,弟弟因贪得无厌而命丧黄泉。物欲过度的危害可见一斑。

多贪多欲的人,纵然富甲天下,还是无法满足,等于是个穷人,他们拥有的是痛苦的根源而非幸福的靠山。而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

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做到知足常乐,良好心态就会和为人处世并驾齐驱,充满和谐、平静、适意、真诚。这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都在忙于追求、拼搏而找不着北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休憩整理后,毅然前行,来源于自身平和的不竭动力。真正做到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

了却身心多少事,能知足才能知不足

在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对生前身后的功名也期待颇多。对于前世,我们会埋怨父母没有把我们生养在富贵之家;对于后世,总是抱怨子孙们不能个个如龙似凤。但我们更多的不满足还是来自于自身。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知足呢?这其实是欲望的驱使,是幻想的冲动,是不切合实际的索取。如果我们把不知足归结为人类后天的变异,这有失公允。其实,不知足是一种最原始的心理需求,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达观与开脱。

列夫·托尔斯泰说:“俄罗斯人对于自己的财产从不满足,而对于自己的智慧却相当自信。”这就说明了知足的两重性。人们对于物欲的追求总会优越于精神的追求。在精神上的知足往往不能满足物质的需求,这与人类的第一需要温饱有关。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知不足。诸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会满足于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但我们深知,我们对于饮食的需求远不只这些,只要条件许可,我们就会要酒要肉,吃完了还想跳个舞。

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转变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个需要上。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总会相互转化。穷苦的青年人还是不要知足的好,唯有这样,生活才会改观;一夜暴富的大款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多一些,也许可以提升生活质量。但知足的农民从不强迫自己当总统,安分守己的乡村教师会把按时领到薪水作为对自己最大的慰藉。

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毁在不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是一个“度”的问题。度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就如只有在温度合适的条件下,树木才会发芽。《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那个老太婆的最大失败,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

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我们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地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

第6章 心安吾乡,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菜根谭》上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是一种安详恬淡的心态,是一种处变不惊的风范。缘动则心动,心动则缘起。缘来好好珍惜,缘去淡淡随缘。随缘一世,一世随缘。

人生就像一场风吹过,走过春夏,卷过秋冬,走过悲欢,卷过聚散,走过红尘遗恨,卷过世间恩情。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而使得心情轻松的办法,那就是要做到使自己“随遇而安”。随缘任运,洒脱无拘,便可达到出世的境界,品尝幸福万种滋味。

何处是归程: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随遇”者,顺随境遇也。“安”者,一可理解为听天由命,安于现状;二可理解为心灵不为不如意的境遇所扰,无论何种处境,均能保持一种平和安然的心态,并继续坚持自己的追求。第一个“安”,或许可以称之为“消极处世”;而第二个“安”,则需要一种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甚至需要一种超脱、豁达的胸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苏轼的友人王定国有一名歌女,名叫柔奴,眉目娟丽,善于应对。王定国家世代居住京师,后迁官岭南,柔奴随之,多年后复随王定国还京。苏轼拜访王定国时见到柔奴,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不料柔奴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闻之,心有所感,遂填词一首,这首词的后半阕是“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苏轼看来,偏远荒凉的岭南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柔奴却能像生活在故乡京城一样处之安然。从岭南归来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轻,笑容仿佛带着岭南梅花的馨香,这便是随遇而安,并且是心灵之安的结果了。

生活中拂逆的事情是很多的。俗话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人生际遇不是个人力量所可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有八九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

有一次,王先生从台中搭公家运东西的车回台北。车到中途,忽然抛锚。那时正是夏天,午后的天气,闷热难当。在赤日炎炎的公路上无法前进,真是让人着急。可是,他当时一看情形,就知道急也没用,反正得慢慢等车修好才可以走。于是,他问了问司机,知道要三四个小时才可修好,就独自步行到附近的海滨游泳去了。

海滨清静凉爽,风景宜人,在海水中畅游之后暑气全消。等他尽兴回来,车已经修好待发,趁着黄昏晚风,直驶台北。之后,他逢人便说:“真是一次最愉快的旅行!”

随遇而安的妙处由此可见一斑。假如换了别人,在这种情形之下,怕只好站在烈日之下,一面抱怨一面着急。而那辆车既不会提早一分钟修好,那次旅行也一定是一次最痛苦最烦恼的旅行。

俗话说,“胜不骄,败不馁,宠不喜,辱不惊”。这种格言的最大益处就是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能用来安慰开导一下自己。随遇而安,再大的得失也能坦然面对,再多的苦难也能淡然相对。“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真是一语道破自在和幸福人生的奥妙!

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

无德禅师一直在四处行脚漂泊,一天经过佛光禅师那里,于是便去拜访他。

佛光禅师惋惜地说:“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禅者,为什么那么辛苦地四处奔波,不找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呢?”

无德禅师无可奈何地答道:“我也想隐居,可是我拿不定主意,请问究竟哪里才是我的隐居之处呢?”

佛光禅师不客气地指出:“你虽然是一位很好的禅师,但是却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无德禅师开玩笑说:“我骑了三十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下来。”意思是说:我三十年来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今天却被你难住了。于是无德禅师就在佛光禅师这里住了下来。

一天,有一个学僧问无德禅师道:“我想离开佛教义学,可以吗?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如果是那样,当然可以了。”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却拦住他说:“你问得很好,问得很好。”

学僧道:“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我还没有……”

无德禅师打断他:“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执着地问:“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答道:“我这个地方不留那种客人。”

学僧再问:“禅师,什么是您特别的家风?”

无德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学僧不满地责问道:“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无德禅师斩钉截铁地答道:“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加不满了,讥讽道:“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

无德禅师无奈地随口说道:“打坐!”

学僧顶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着吗?”

无德禅师拿出一枚铜钱给学僧。

学僧终于省悟。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郑重其事地说道:“我现在已找到隐居的地方,那就是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

我们若看待自己的命运如不系之舟,行云流水随他去,便能随时随地,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是生命的高远境界,是很难学会,甚至是学不来的。宇宙间万事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之所在,水在流淌的时候是不会去选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由自在的,因为这是苍天大地赋予顺其自然的奥义。

缘来好好珍惜,缘去淡淡随缘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寺被誉为六朝圣地,是千佛名蓝的江南名刹。

栖霞山以石刻的千尊佛像工程最为庞大。在无人能攀上的最高山峰顶上,有一尊站立着的佛像,庄严生动,在峰下经过的人,无不举目上视。

1941年,有一信徒参观栖霞山时见到峰顶上的佛像,于是就问引导的卓成禅师说:“老禅师,那尊佛叫什么名字?”

卓成禅师回答道:“噢!那尊佛叫飞来佛!”老禅师的意思是说那个山峰很高,人没办法爬上去雕刻,这尊佛应该是从别处飞来的。

信徒听后,很好奇地又问道:“既然是飞来的,为什么又不飞去呢?”

卓成禅师道:“一动不如一静。”

信徒再问道:“为什么要‘静’在这里呢?”

禅师回答道:“既来之,则安之。”

佛说:“若想让心安宁,就要一切随缘而行,随遇而安。”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缘动则心动,心动则缘起;缘来好好珍惜,缘去淡淡随缘。随缘一世,一世随缘。《菜根谭》上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是一种安详恬淡的心态,是一种处变不惊的风范。

在庆辉禅师那里参禅的时候,始终不能彻悟入道。于是,法眼禅师就辞别庆辉禅师,开始云游四方。

有一天下大雨,法眼禅师就在途中的一座地藏院挂单,寺里的知客师问他:“禅师你要往哪里去啊?”

法眼禅师回答:“我也不知道,我没有什么目的,只是随便走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