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PART2 有一种智慧叫宽心——器量宽容万物容(3)(2 / 3)

四是当发现所有的手段都使尽、都无效时,嫉妒者自己便赤膊上阵,或是像泼妇骂街似的咒骂对方,或是在群众面前公开地散布流言蜚语。这时的他,似乎大有“豁出去”的那股子劲,他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最坏的结果不就是“两败俱伤”吗?反正他除了嫉妒之外已经再没有别的本事了。

嫉妒会使人失去心态的平衡,会使人失去抑制力、判断力,会使人失去良知和教养,会使人变得疯狂。它不但危害嫉妒者本人,更是危害众人乃至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黄疸”。

嫉妒是人生的毒药,应趁早将它挖除

佛经上有一则故事:

在古远时代,摩伽陀国有一位国王饲养了一群象。象群中,有一头象长得很特殊,全身白皙,皮毛柔细光滑。后来,国王将这头象交给一位驯象师照顾。这位驯象师不只照顾它的生活起居,也很用心地教它。这头白象十分聪明、善解人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之间已建立了良好的默契。

有一年,这个国家举行一个大庆典。国王打算骑白象去观礼,于是驯象师给白象清洗、装扮了一番,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条白毯子后,才交给国王。

国王就在一些官员的陪同下,骑着白象进城看庆典。由于这头白象实在太漂亮了,民众都围拢过来,一边赞叹,一边高喊着:“象王!象王!”这时,骑在象背上的国王,觉得所有的光彩都被这头白象抢走了,心里十分生气、嫉妒。

他很快地绕了一圈后,就不悦地返回王宫。一入王宫,他就问驯象师:“这头白象,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艺?”驯象师问国王:“不知道国王您指的是哪方面?”国王说:“它能不能在悬崖边展现它的技艺呢?”驯象师说:“应该可以。”国王就说:“好。那明天就让它在波罗奈国和摩伽陀国相邻的悬崖上表演。”

第二天,驯象师把白象带到那处悬崖上。国王问:“这头白象能以三只脚站立在悬崖边吗?”驯象师说:“这简单。”他骑上象背,对白象说:“来,用三只脚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缩起一只脚。

国王又问:“它能两脚悬空,只用两脚站立吗?”“可以。”驯象师就叫它缩起两脚,白象很听话地照做。国王接着又说:“它能不能三脚悬空,只用一脚站立?”

驯象师一听,明白国王存心要置白象于死地,就对白象说:“你这次要小心一点,缩起三只脚,用一只脚站立。”白象也很谨慎地照做了。围观的民众看到后,热烈地为白象鼓掌、喝彩。

国王愈看心里愈不平衡,就对驯象师说:“它能把后脚也缩起,全身悬空吗?”

这时,驯象师悄悄地对白象说:“国王存心要你的命,我们在这里会很危险。你就腾空飞到对面的悬崖吧。”不可思议的是,这头白象竟然真的把后脚悬空飞起来,载着驯象师飞越悬崖,进入波罗奈国。

波罗奈国的人民看到白象飞来,全城都欢呼了起来。国王很高兴地问驯象师:“你从哪儿来?为何会骑着白象来到我的国家?”驯象师便将经过一一告诉国王。国王听完之后,叹道:“人为何要与一头象计较呢?”

是嫉妒让国王失去了人见人爱的白象和优秀的驯象师。

每个人或轻或重地都有嫉妒心理,只不过是有些人易表露,有些人善于掩饰而已。有此嫉妒心理并非坏事,如果把此问题处理好了,则是一种催人积极奋进的原动力——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处理不好,妒火中烧,就会引发不正当竞争,惹出许多是非来。

心理学家的观察研究也证明,嫉妒心强烈的人易患心脏病,而且死亡率也高。而嫉妒心不强的人群,则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偏低,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此外,如头痛、胃病、高血压等,亦易发病于嫉妒心强的人,并且药物的治疗效果也较差。

嫉妒别人的人是可恨的。他们不能容忍别人的快乐与优秀,会用各种手段去破坏别人的幸福。有的挖空心思制造流言蜚语进行中伤;有的采取卑劣手段施于行动。嫉妒别人的人又是可怜的。他们自卑、阴暗,享受不到阳光的美好,体会不了人生的乐趣,生活在他们的黑暗世界里。嫉妒别人的人是那么的可悲!嫉妒就像“心灵的疾病”会扩散到身体各处,引起躯体上的不良反应,七病八疾不请自到,它是摧毁人性和健康的毒药。

嫉妒是人生的毒药,往往在我们心中留下或大或小的“肿瘤”。我们应该尝试去丢弃它、置它于脑后,至少我们可以做到缩小它投射在我们心中的阴影。

妒火攻心时,想想会造成什么结果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它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别人天生的好身材、好容貌和逐日显出来的聪明才智,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其他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相关的社会评价,也容易成为一些人嫉妒的对象。

心胸狭隘的人常常因为自己的嫉妒心理心生怒火。《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才智过人,周瑜心生嫉妒,于是他想方设法除掉诸葛亮。

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夺取南郡。周瑜第一次夺取南郡失利受伤。虽然随后又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诸葛亮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周瑜很生气。

随后,周瑜又诳骗刘备到东吴,想软禁他。但诸葛亮却让刘备安然地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让士兵讥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气得吐血。

最后,周瑜以攻取西川为名借道荆州,想乘机杀了刘备,夺取荆州。谁知又被诸葛亮识破计谋,自己反而被戏耍了一番。回到东吴后,周瑜就一病不起,临死前叹了口气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死时才36岁。

因妒生愤,因愤生恨,因恨而终,周瑜这样一个风流人物死得实在可惜。

一位美国作家说过:“当朋友取得成功时,我们心中就有一些东西被摧毁了。”你是否也有过这种感觉?当听到别人成功的消息,会不会变得很脆弱?当看到别人春风得意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当自己的快乐和满足被老同学或老朋友的好消息冲淡时,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失败?

每一个人都在嫉妒别人。因为嫉妒,我们就创造出了地狱;因为嫉妒,我们就变得很卑鄙。如果每一个人都在痛苦,他就觉得很好;如果每一个人都失败,他就觉得很好;如果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很成功,他心里的滋味就变得很苦。

有一对夫妻心胸都很狭窄,总爱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几样好菜,想到如果再来点酒助兴就更好了。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头朝缸里一看,瞧见了酒中倒映着的自己的影子。她以为是丈夫对自己不忠,把别的女人带回家来藏在缸里,就大声喊起来:“喂,你这个死鬼,竟然敢瞒着我把别的女人偷偷藏在酒缸里面。如今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她的丈夫听得糊里糊涂的,赶紧跑过来往酒缸里瞧,他一见是个男人,也不由分说地骂起来:“你这个坏婆娘,明明是你领了别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诬陷我!”

妻子不甘示弱,越骂越气,举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过去。丈夫侧身一闪躲开了,见妻子不仅无理取闹还打自己,也不甘示弱,于是打了妻子一个耳光。这下可不得了,两人打成一团,又扯又咬,闹得不可开交。

最后闹到了官府。官老爷听完夫妻二人的话,心里顿时大怒。眼见自己的同僚一个个地都升官发财了,只有自己在这个穷乡僻壤受罪,老爷我正心情不好,你们却不知好歹来给我添乱。来人啊,每人打二十大板,若再无理取闹一定重责!因为嫉妒,一个家庭不得安生;因为嫉妒,官老爷迁怒他人。

嫉妒是一种缺乏自信、深感失落的心理感受,它是邪恶的开端,有着丑陋的本性,犹如用冰棱磨制的冷箭,不敢在阳光下发射;又如用阴谋绑成的棍棒,只能打别人的影子。嫉妒是一种最无能的竞争,是成功最危险的杀手。

嫉妒总包含着一股不平之气。嫉妒越强烈,这股愤愤难平的情绪也就越强烈。无怪乎总见有嫉妒者拿着“讨公平”的借口来为自己的恶意做辩护。但把“公平”视为嫉妒的外在借口,却出自于旁观者的逻辑。对于嫉妒者自己,“不公平”简直不是个“借口”,而就是嫉妒者的真实感受。很多时候,嫉妒者自己都无法为这种不平感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但他却仍然很难放下这种看法,很难除去这种感觉。

嫉妒使人孤立,让人走到不见光的地方,仿佛生活在地狱里。

慎重对待嫉妒,不要做了它的牺牲品

有人说:“嫉妒者无不以害人开始,以害己而告终。”

嫉妒的危害,我国的传统医学早就有过论述。《黄帝内经·素问》明确指出:“妒火中烧,可令人神不守舍,精力耗损,神气涣失,肾气闭寒,郁滞凝结,外邪入侵,精血不足,肾衰阳失,疾病滋生。”

的确如此。嫉妒孙膑的庞涓在马陵之战中中计身亡,贻笑天下;《水浒传》中的白衣秀才王伦容不得一个比自己高明的人才,也死于林冲的刀下。

唐军是山东师范大学学生。他的成绩一向优秀,是学习上的佼佼者。正当他飘飘然的时候,别人已经悄悄地赶上他了。这时,他理应奋起直追,可惜他并不觉醒,反而产生了一种越来越强的嫉妒心,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唐军的脑子里萌发了一种邪念,决定去“报复”他人,不让他人有好成绩。开始,他只是偷走别人的书籍。当别人苦苦寻找时,他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后来,他越来越胡思乱想,竟破坏别人正常学习,纵火焚烧别人的衣物,最终被人发现,毁了前途。

一位名人说过:“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研究结果表明,嫉妒能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消化腺活动下降,肠胃功能失调,经常腰酸背痛和胃痛腹胀,夜间失眠,血压升高,脾气暴躁古怪,性格多疑,情绪低沉,久而久之,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忧郁、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身心疾病就会和嫉妒者如影相随了。现代身心医学研究还揭示,脑和人体免疫系统有密切联系,嫉妒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结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内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使机体抗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由此可见,嫉妒不仅使精神受到折磨,对身体也是一种摧残。

在现实社会中,对人才的评价和使用也时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干扰,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及时的、合理的使用。

嫉妒如若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摧毁自身。

总之,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危害很多。莎士比亚说:“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当嫉妒从心里冒出来时,别忘了这句忠告。

心宽嫉妒消,去除不平心向嫉妒宣战

培根曾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千万要警惕,切莫步入嫉妒者的行列。那么,应该怎样克服嫉妒心理呢?

1.正视自己

克服嫉妒心理,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短处,也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就不会有处处不如人的想法。当看到自己的不足时,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加倍努力,奋起直追。尤其要克服乱攀比的心态,要善于学习,勇于超越,久而久之,嫉炉心理就会消失。

当今社会是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人际关系愈来愈复杂、微妙。可以说只要是身心健康的人或轻或重地都有嫉妒心理,只不过是有些人易表露,有些人善于掩饰而已。有此心理并非坏事,如果把此问题处理好了,则是一种催人积极奋进的原动力——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开阔心胸

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不会嫉妒别人的。要使自己有一个比较开阔的心胸,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从经常产生嫉妒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要多向身边那些性情开朗、心胸开阔的人学习,要不断地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能学别人的小心眼。同时要在生活实际中不断对自己的心胸做测验。有一个人自知他经常出现嫉妒心理,便向一个性情开朗的朋友多次求教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那个朋友说,办法十分简单,只要你不去计较,便立即见效。这个人一想,的确是那么回事,后来,凡是碰上对别人心生不满的时候,他便回想朋友的话,就觉得自己不再嫉妒别人了。

3.见贤思齐

当别人幸运的时候,或在地位上超越了自己的时候,你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幸,为自己达不到而怨恨别人,感到愤愤不平,甚至放野火。在这种情况下,应严格要求自己,勇敢地正视自己的缺点,把别人的成绩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变见强思嫉为见强思齐。从某种意义上讲,嫉妒是推动竞争的一种原动力。当看到他人在能力、成绩或其他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的时候,应下定决心赶超,采取奋起直追的态度。

有两个年轻人,大学的时候都是学校的高才生,但到了工作岗位,其中一个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做出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另一个便在心里生出一种说不上来的味道,于是在别人赞扬老同学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了一些对方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的话。有一回,他在说老同学不是的时候,一个长者严肃地对他说:“年轻人,要努力赶上人家才对,怎么能嫉妒人家呢?你和他一样,都是年轻人,他能做到的,你为什么不能超过他呢?”长者的话,如醍醐灌顶。于是,年轻人发愤了,他从心里鼓足了劲,决心要赶上并超过他的老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也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4.正确比较

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较多地产生于年龄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应该采取正确的比较方法,将人之长比己之短,而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比较方法对了,烦恼情绪就会少了。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断地学习、探索,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就可以减少嫉妒的诱因,将自己的闲暇时间填满,自然也就减少了“无事生非”的机会,这是克服嫉妒心理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心理学认为,嫉妒是一种不服、不悦、自惭与怨恨交织的复合情绪,它埋在心里折磨自身,表现出来则贻害他人。除了注意自身修养外,还应学会自控情绪。可多读一些情操高尚的书籍,多听格调清新的音乐,培养开阔的胸怀。

遇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重自爱,与人为善。这样,就可抵御嫉妒的入侵。

告别嫉妒,为别人的精彩而喝彩

王敏和张兰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数学考试前一天晚上,王敏打电话问张兰一道题。张兰费好大功夫才把这道题解出来,她不愿意让王敏不劳而获,又怕第二天考这道题王敏也做对,成绩分不出高低,于是就将一个错误的思路告诉了王敏。

考试的时候果然有这道题。王敏做错了,成绩一下和张兰拉开了距离。一次小小的考试,竟使两人相互忌恨,一直到毕业。

嫉妒心理既害人又害己。发展到一定程度,会给被嫉妒的人造成很深的心理伤害。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博士说:“这种致命的嫉妒是自我失落的产物。别人的成功很可能暴露出自己的空虚、贫乏。”有强烈嫉妒心理的人,他们不是想着自己怎样干得更出色,而是想怎样让对方倒霉,变得不如自己。他们害怕在别人的成功中自己显得无用,于是说坏话、传闲话、告黑状、搞小动作,以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同时,嫉妒别人的人自己在精神上也备受折磨,正如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言:“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嫉妒是心中的毒瘤,告别嫉妒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会欣赏他人,为别人喝彩。为别人喝彩是人性中的公正和善良,这种美与善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唤醒潜藏于心灵深处的美与善。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颗平静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怀嫉妒。俗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别人有所成就,我们不要心存嫉妒,应该平静地看待别人所取得的成功,学会为他人的成功喝彩,这才是拥有幸福人生的秘诀。

第6章 宽心不自私,心底无私天地宽,乐善多施路自广

自私是由于过分看重自我的私名和私利而产生的。自私是万恶之因,也是万错之源。它使自我只求满足一己之私利,片面追求自我的名誉和地位,而置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于不顾;它使大团体为迎合小团体成员的狭隘名利之心,而置社会整体利益于脑后。

自私和无私之间仅是一线之隔。越过它,你可以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这是最大的喜悦。

自私心理的成因: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无视社会道德、法律规范、良心风尚和他人感受及利益,不顾大局,只知道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一个中学生向老师提问道。

老师当时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个问题:“你的本性是否是自私的呢?”

这个学生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他说:“我有时有自私的表现,有时有无私的表现。我到底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呢?”

他被难住了,同学们就此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大家都提到自己有过无私帮助别人的行为,最后大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自私是人类的一种正常表现,每个人都有自私的时候。但无私帮助别人也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甚至每个人也都有过无私帮助别人的经历。所以不能说‘自私是人的本性’。”

私欲是一切生物的共性,所不同的是其他生物的私欲是有限的,人的私欲是无限的。正因为如此,人的不合理的私欲必须要受到社会公理、道义、法律的制约,否则这个社会就是不正常的社会。任何一个人内心同时存在普遍的道德、法律意识和利于自己的私心杂念是不矛盾的。如果人性中全是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是神;如果人心中全是私心杂念,无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正因为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难以被人意识到。有的人,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也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为人格缺陷。

自私的人停留在狭小的自我束缚里,无法想象和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无私是所有伟大人物共同的特性之一。没有无私的服务,做什么都不会得到成就。如果心理是自私的,纵然读破万卷经书也是枉然。

都是自私惹的祸:自私是心灵的自我毁灭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越南战争中,一个美国士兵打完仗后回到国内,在旧金山旅馆里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