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可能(1 / 2)

——读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莽丛中》

图书市场上,如今充斥着描写言情与凶杀的通俗读物。

然而,言情与凶杀,同文学永恒的主题——爱与死,却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概念。

言情与凶杀是故事,故事被迫安插了人作为媒介,人淹没在情节之中,与故事的终结一同消亡。而爱与死,却是人本身;即使没有情节,爱与死依然发生着;于是小说中的爱与死,只是人的灵肉存在的一种方式,当小说结束时,人依然“活”着,继续着爱或继续着死。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篇,均选材于各种与犯罪有关的案例。但那些残酷或是温柔的犯罪,却浸润了人生的苦痛,揭示着人性中为人不屑或是为人忽视的奥秘,令人震撼,颤之失魂痛之入骨。极精短的篇章,却是以一当十。

于是当编者问起“你最喜欢的短篇小说”时,我希望选择一篇不会与人重复的小说,一下子想起了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莽丛中》。

《莽丛中》收在芥川龙之介那个著名的短篇小说集《罗生门》中。这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经风靡一时的短篇集,由楼适夷老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断断续续翻译而成,1980年5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被多次印刷。

《罗生门》一文,鲁迅先生曾在上世纪20年代首译,楼老又在70年代复译,可见其经久不衰的魅力。

在日本近代文学中,有“鬼才”之称的芥川龙之介,以楼老在后记中的介绍,是一位“才华横溢,学力丰厚,思想深刻,气品高迈,文字清丽,在艺术琢磨上颇有功力的作家”。他在极短促的创作生涯中,为日本文学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短篇小说遗产。1916年,芥川龙之介发表了短篇小说《鼻子》后,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曾对他说:“你再写十篇这样的作品,则不但在日本,即使在世界文坛上,也将成为一位有特色的作家了。”然而,1927年,芥川龙之介以35岁盛年,在家服用了大量安眠药,离开了这个世界。

《莽丛中》前后出现七个人物,以当事人在法庭供述和作证的形式,分七小段构成,描述了一桩曲折而离奇的奸杀事件。

该文只有寥寥5000字左右的篇幅,文字极其简洁精练。

砍柴人、行脚僧、捕手、被强奸的女子的母亲、杀手多襄丸、被强奸的女子真砂、真砂被害的丈夫武弘。

这七条线索,呈放射形,往各个不同的方向,也就是故事真相的各种可能发展。既无开头,也无结尾,以一种开放性的结构,来描摹一次凶杀的现场。

动机、原委、起因、过程以及真砂最后的下落和案件的结果,统统散落在七个人零乱无序、支离破碎甚至自相矛盾的叙述中。故事情节以及此案的真相已变得无关紧要,也可以说,从审讯一开始,时间便已暂时终止,情节不再以通常那种曲线的形状往前进行,而是呈点状、不规则的块状,消融在那片深远广阔的心理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