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惊魂腹语术(3 / 3)

“人与人之间,许多话都让我感到羞涩或难以启口。这时突然发现,当借助腹语和木偶之口时,我居然可以很轻松地说出一切!”“我总是让木偶帮我说出那些过于尖锐的言语,然后再以自己的声音和身份把木偶斥责一番,并向人们道歉。大家的反馈好极了,好像它与我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它总是个口不择言的劣童,而我就成了更彬彬有礼的那一位。”

斯派西饰演街头腹语师,人偶跟布劳迪的似为同款,只是换了个发型

不论是真实的表演现场,还是电影中营造的杂耍舞台,腹语人偶一旦作为独立的角色出现并与腹语师“二足鼎立”之时,它们所呈现的永远是童言无忌的形象,说出来的都是些尖锐刻薄的话语,甚至粗俗不堪、脏话满嘴。并且,它越是这般愤世嫉俗,就越能博得观众的不断叫好之声。从这一点上来说,它不仅属于腹语师性格中暗黑部分的投影,更大功劳是替我们这些受困于文明世界教条下的普通观众表达出了未受规训的、任性野蛮的一面,从而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其实,那个被木偶娃娃们据为己有的魔嗓,也时常在我们的脑海深处叫嚣着。只是我们在一番挣扎过后,选择将其深埋心底,而它们则将另一种可能性摆到了台面上。所以,除却怪异的外形之外,它们令人感到惊惧交加的地方同样还包括言谈风格。正因为让人觉得被触碰到了人性共有的幽暗之境,腹语娃娃便成为探讨人格分裂话题的极佳素材。

霍普金斯在《傀儡凶手》中,与人偶的打扮和外型高度一致

更何况,为了让演出效果更加逼真,表演者不仅会选用与本人外形极为相似的木偶,而且还悉心打扮它们,从服饰到发型都力求与自己一致。乍一眼看过去,主人和木偶简直傻傻分不清楚,而木偶好像真的把表演者的一半生命给拿走了。这种诡异设定,也常常会被视为是人格分裂的象征。

入围《Time Out》史上百大恐怖影片的英国电影《死亡之夜》,拍摄于1945年,是一部类似故事会的分段式古典恐怖片。其间采用的情节和手法具有时代开创性,但叫如今的重口味观众来看的话,则不免有些小儿科之嫌了。不过,最后一段所讲述的傀儡惊魂事件,可算是最早的腹语人偶恐怖片,在今天看来也出彩依旧。

1945年电影《死亡之夜》中的腹语表演现场

这段恐怖故事游走在灵异鬼怪与人格分裂的交界地带,并未给出一个确切的解读,但已足够具有颠覆性。它所着力探讨的是,主人和木偶之间,或者说“正常人格”和“暗黑人格”之间,到底谁是主谁是客?最后我们看到的是,在人偶的挑拨与煽动之下,腹语师终于精神错乱并犯下命案,“暗黑人格”占了上风。

相似的桥段出现在30年后的《傀儡凶手》中,腹语师默许了手中人偶所拥有的独立人格,甚至包括杀戮之心。于是他本人一步步反转过来,变成一个只知道执行人偶口令、丧失思考能力的真正“傀儡”。这部影片摒弃了灵异元素,种种迹象直指精神障碍与人格分裂,而年轻的霍普金斯饰演这种变态杀手简直手到擒来。

也有的腹语师坚持认为自己的木偶都是有生命之物,决不容观众半点质疑,比如《死寂》中的玛丽·肖。这部电影让人毛骨悚然之处,在于玛丽·肖坚持认为以人为原材料制作出来的木偶,才是世间最完美的存在。而它们所谓的生命,只在于能被她用腹语术轻松地控制住,包括为了她去实行血腥的屠戮。在这里,腹语师本人即是邪恶的化身,其余上百个腹语人偶更像是她的分身。

电影情节尽管唬人,毕竟是虚构的。那么现实中的腹语师在直面生死时,是怎样看待与自己相濡以沫的木偶娃娃的呢?在美国肯塔基州有一个地方,叫做“傀儡之谷”(Vent Haven)。许多腹语师们在离开人世之前,会嘱托同伴将他们心爱的木偶送到那里去。

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傀儡之谷”

在“傀儡之谷”,你可以看到成百上千失去主人的木偶娃娃,安静坐端在大厅里。它们从此再也开不了口说话,也不会再有人来操作它们。它们的主人已经化为尘土,这些哑巴木偶们从此只有静静地、伤感地相互陪伴在一起。而在舞台上活蹦乱跳并逗得人们笑口常开的回忆,统统变成了褪色旧梦。

“傀儡之谷”一角,挤满了孤儿般的腹语人偶,它们再也不能开口了

“傀儡之谷”总会让我想到《死寂》里,那一整面的人偶展览墙。如果有人以此地为灵感拍一部新的恐怖电影,恐怕比《死寂》还要吓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