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后记 美国顶尖大学的语言学博士是怎样炼成的?(2 / 3)

最艰难的第一个学期没日没夜地生命燃烧下来,期末的论文交上去,三门功课都是“A”,活下来了,长出一口气。在那个靠书信联络的年代,我在家书里这样描述到 :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超过了我在国内大学两年的总和。这活着的代价可真是让我刻骨铭心一辈子的。

二、靠不吃不睡提高阅读速度

美国的文科博士学位平均完成时间是七年半,我最终用了八年时间完成学位。

这八年,差不多正好在平均水平上,而且比起拿到博士候选人资格以后却最终不能完成学位的那大约 50% 的人来,还要算幸运的了。可是这八年,正是我成熟生命中最富精力的八年!这八年,是从每天只睡到一两个小时开始的,前面四年平均每天都睡不到四个小时,而且四年中每周都要阅读千页以上的专业文章和书籍,直到进入论文阶段。

英语阅读速度,这个我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在一年以后到了一百多页,基本上可以正常生存了。我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前三年,到了第三年的后半段,我的阅读速度稳稳地超过了每小时 400 页,进入到了一种得心应手的状态。到了三年以后准备开题报告时,阅读速度能保持在 400 ~ 1000 页这样的范围。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英语的阅读能力在这三年取得质的飞跃,如果不是英语的写作速度也从开始的四小时一页飞跃到一小时一页,整个学位修读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即“读完领域内发表过的所有文献”,进而通过口试完成开题报告就会变成更可怕的噩梦。

不断有人问我,既然我都在国内大学任教了,难道在国内学的英语不够用吗?

从我所理解的、所经历的美国学校对于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来看,在国内学的英语肯定不够用。哪怕托福和 GRE 分数都很高的中国留学生同样会很吃力,都会面临一个巨大的“语言关”。我自己因为对于国内低效率的英语教学很不适应,考试成绩一直不是特别好,早在上初中时就暗暗跟自己作了一个约定,选择尽可能不要浪费生命去无效地学习英语,如果将来有缘到国外留学再补回来。这份少不更事时和英语所做的约定,却使得我在不自觉中触发了第二语言学习的首要成功因素 :学习者内心的学习欲望。

本来英语成绩不是很好,在教学生涯中又始终为这件事苦恼的我到了美国以后,则是发自内心深处地选择要通过燃烧生命来还回我多年欠下的英语学习时间。

我在寻找在一切机会多学英语,多投入时间,周围的老师同学都说我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身边所有的英语。其他大多数留学生继续把英语学习看成沉重负担,一旦英语在学习和生活里能够对付着用就迫不及待地想摆脱这个负担,结果很快地进入了化石化的停滞阶段。而我从内心深处强力爆发出的学习欲望,不仅使得我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提高英语水平,而且能够走得更高更远,进入到大多数学习者永远也不能达到的境界。

当然,能够得到第一学期的全“A”和在随后三年所有课程里几乎清一色的“A”,还有两个英语以外的关键因素,就是我出国前已经非常扎实的汉语写作能力和第二语言教师的工作经验,这些能力和经验给了我在专业领域里观察问题和表达意见的独到角度,进而赋予了我跟出类拔萃的美国本土同学竞争的特殊资本。

这是“诗外功夫”。

三、美国文科博文学位的含金量

在课程学习上慢慢稳住阵脚以后,我开始思考一个看似很莫名其妙的问题,一个博士的头衔意味着什么?这是中国教育缺失的一块,从不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反正博士就是硕士之后再考试、再熬几个年头呗。我是在美国学习很长时间以后,才慢慢懂得了美国的学术界对于博士的理解。要想成为一名博士,需要在一个专业领域内掌握人类已有的全部知识,再完成一篇一定要包含哪怕一点点在本学科内从没出现过的创新研究的合格论文。这样看,一名博士在论文范围完成的研究,就应该具有领先全人类的内容。在美国修读博士学位为什么要这么多年头,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