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十一卷 果部(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西京杂记》reference_book_ids":[6883424373143768071]}],"20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0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19,"start_container_index":20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13},"quote_content":"《西京杂记》reference_book_ids":[6883424373143768071]}],"46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6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8,"start_container_index":46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1},"quote_content":"《南方草木状》reference_book_ids":[7213279798745893928]}],"48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8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7,"start_container_index":48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0},"quote_content":"《南方草木状》reference_book_ids":[7213279798745893928]}],"9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9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33,"start_container_index":9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29},"quote_content":"《史记》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6837010446,6959122730671164446,7267090239162682427,7085661452316445733,6833642850618444808]}],"62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2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52,"start_container_index":62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48},"quote_content":"《史记》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6837010446,6959122730671164446,7267090239162682427,7085661452316445733,6833642850618444808]}],"65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5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31,"start_container_index":65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6},"quote_content":"《后汉书》reference_book_ids":[6867020903100713992]}],"25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5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34,"start_container_index":25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30},"quote_content":"《周礼》reference_book_ids":[7224859397342628868]}],"29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9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4,"start_container_index":29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8},"quote_content":"《吕氏春秋》reference_book_ids":[7129434713231461407]}],"39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9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8,"start_container_index":39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4},"quote_content":"《尔雅》reference_book_ids":[6883377560021896205]}],"59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9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6,"start_container_index":59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92},"quote_content":"《茶经》reference_book_ids":[7236253131133160509,7261897841277144099,7148737651426741262,7219188783244119101,7257081676759567423,695912274468854480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9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47,"start_container_index":59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43},"quote_content":"《茶经》reference_book_ids":[7236253131133160509,7261897841277144099,7148737651426741262,7219188783244119101,7257081676759567423,695912274468854480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9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6,"start_container_index":59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92},"quote_content":"《茶经》reference_book_ids":[7236253131133160509,7261897841277144099,7148737651426741262,7219188783244119101,7257081676759567423,695912274468854480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9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47,"start_container_index":59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43},"quote_content":"《茶经》reference_book_ids":[7236253131133160509,7261897841277144099,7148737651426741262,7219188783244119101,7257081676759567423,6959122744688544804]}],"15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5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8,"start_container_index":15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4},"quote_content":"《尔雅》reference_book_ids":[688337756002189620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李时珍说:树木的子实叫果,草的果实叫瓜。成熟后可以吃,晒干可以做果脯。丰俭可以济时,疾苦可以备药。可辅助粒食,以养民生。古人观察五地之物发现:山林宜种皂物,即柞、栗之属;河泽宜种膏物,即菱、芡之属;山丘宜种核物,即梅、李之属;平地出产野瓜,场园则出产珍奇的瓜果,并根据时令加以收藏,果瓜的产地不同,性味的好坏也各不相同,因此不能不知物性而纵情嗜食。

果之一 五果类

李、杏、梅、白梅、桃、栗、天师栗、枣、苦枣

【释名】又叫嘉庆子。[时珍说]梵书称李为居陵迦。

【集解】 [弘景说]京口出产一种麦李,在麦子吐穗、开花时成熟,果小而肥甜。姑熟有南居李,核像杏子的形状。[志说]还有绿李、黄李、紫李、牛李、水李,都甜美好吃。惟独野李味苦,只能取其核仁做药。[时珍说]李,绿叶白花,树的存活期很长,有近百个品种。李子大的像杯或卵,也有像弹丸和樱桃的。它的味道有甘、酸、苦、涩多种,而颜色有青、绿、朱、紫、黄、赤、胭脂、青皮、紫灰等。形状有牛心、马肝、杏李、水李、离核、合核、无核的区别。产地在武陵、房陵等地。最早有在四月成熟的麦李、御李。十月、十一月成熟的叫晚李、冬李。还有季春李,冬天开花、春天成熟。北方有一种御黄李,形大、肉厚、核小、味道甘甜香美。江南建宁有一种均亭李,紫色而且肥大,味甘如蜜。另有擘李,熟时自然裂开。还有糕李,它的肉肥黏如糕。这些都是李子中的珍品。现代的人将李子用盐晒、糖藏、蜜煎等方法制成干果,惟有晒干的白李有益。制作方法:夏天李子色黄时摘下,加盐揉搓去汁,再和盐晒,最后剥去核晒干即成。用它来下酒或供陈设均佳。

实 【气味】 苦、酸,微温,无毒。[时珍说]在水中不下沉的李有毒,不能吃。[大明说]李不能经常吃,会使人发热。[诜说]喝水前吃李会使人发痰疟。不能与麻雀肉一起吃。和蜜吃,会损五脏。

【主治】 晒干后吃,去痼热,调中。去骨节间劳热。肝有病的人宜于食用。

核仁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主摔跌引起的筋折骨伤,骨痛瘀血。使人面色好。治女子小腹肿胀,利小肠,下水气,除浮肿,治面上黑斑。

根白皮 【气味】 大寒,无毒。

【主治】 消渴,止腹气上冲引起的头昏目眩。治疮。煎水含漱治牙痛,煎汤饮治赤白痢。烤黄后煎汤,次日再饮,治女人赤白带下。治小儿高热,解丹毒。苦李根皮:味咸,治脚气,治热毒、烦躁。

花 【气味】 苦、香,无毒。

【主治】 做成末洗脸,可使人面色润泽,去粉刺黑斑。

叶 【气味】 甘、酸,性平,无毒。

【主治】 治小儿壮热,疟疾引起的惊痫,煎汤洗身,效果良好。

树胶 【气味】 苦,性寒,无毒。

【主治】 治目翳,镇痛消肿。

【附方】 1.女人面?。将李核仁去皮后研细,以鸡蛋白调如饴后在黄昏涂脸上。次日清晨用浆水洗去,再涂胡粉。不过五六日便会有效。2.蝎虿螫痛。苦李仁嚼烂涂在伤口上。3.小儿丹毒,从双腿长到阴头。用李根烧成末,以田中的流水调和后涂。4.咽喉肿痛。用皂荚末吹鼻使人打喷嚏,再以李树靠近根的皮磨水涂咽喉外部。5.女人面黑粉刺。用李花、梨花、白葵花、白莲花、樱桃花、红莲花、川椒各六两,桃花、木瓜花、丁香、沉香、青木香、钟乳粉各三两,蜀水花一两,黄豆末七合,一同研成细末用瓶装起来。每日用它洗手洗脸,百日后便洁白如玉。

【释名】也称甜梅。

【集解】 [颂说]现在处处都有。杏有很多种:黄而圆的叫金杏,相传金杏种最早出自济南郡的分流山,当地的人称它汉帝杏,说是汉武帝上苑的品种。现靠近汴、洛的地方都种它,也成熟得最早。扁而青黄的叫木杏,味不如金杏酸。[时珍说]各种杏,叶都是圆而尖的,二月开红花,也有叶多而不结果的,叫千叶杏。甜而沙的叫沙杏,色黄而带酸味的叫梅杏,青而带黄的叫柰杏。其中金杏大如梨,黄如橘。《西京杂记》载,蓬莱的杏树开花,有五种颜色,确为异种。北方的肉杏非常好,红色,大而扁,有金刚拳之称。凡是杏熟时,都可以榨出浓汁,放在盘中晒干,再刮下来和水调着麦面一起吃,是五果类中最常用的调料。

实 【气味】 酸,热,有小毒。生吃太多则伤筋骨。[颂说]在杏类中像梅的味,酸;像桃的味,甜。[扁鹊说]多吃动旧疾,使人眼盲、须眉脱落。[源说]多吃则生痰热,精神昏乏。产妇尤其要忌食。

【主治】 晒干后当果脯吃,止渴,去冷热毒。它是有益于心的果,有心病的人宜食用。

杏仁 【气味】 甘(苦),性温(冷利),有小毒。

【主治】 咳逆上气如同雷鸣,咽喉肿痛,下气,产乳金疮,寒心贲豚。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往来,季节性头痛,消心下胀痛,杀狗毒,解锡毒。治上腹闷胀不通,发汗,主温病脚气、咳嗽上气喘促。加天门冬煎,润心肺。和酪做汤,润声音。可除肺热,治上焦风燥,利胸膈气逆,治便秘。杀虫,治各种疮疥,消肿,去头脸各种风气引起的水泡样儿的小疙瘩。

【发明】 [时珍说]面粉、豆粉碰到杏仁会烂。曾有一个官兵因吃面粉而积食,医师用积气丸、杏仁各等分做成丸,用开水送下,数次即愈。《野人闲话》中记载,翰林学士辛士逊在青城山道院中,数次梦见皇姑对他说,可服杏仁,使你聪明,老而健壮,心力不倦。便问服杏仁的方法:用杏仁一味,每天盥漱完毕,放七枚在口中,良久脱去皮,细嚼后和津液咽下。天天如此,一年后必定精神抖擞,身体轻健。核内有两个杏仁的有毒。

花 【主治】 主补不足,女子伤中,关节红肿热痛及肢体酸痛。

叶 【主治】 急性肿胀,全身浮肿,煮成浓汤热浸,也可口服少许。

枝 【主治】 治摔伤,取一把加一升水,煮至水减半,加酒三合和匀,分次口服,效果好。

根 【主治】 因吃杏仁太多导致的迷乱将死,将根切碎煎汤服,即解。

杏仁〔主治〕咳逆上气如同雷鸣,咽喉肿痛,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如奔豚,惊痫,心下烦热。

【附方】 1.咳嗽寒热。杏仁半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成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水送下。2.上气喘急。用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尖,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姜汤或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3.喘促浮肿,小便淋沥。用杏仁一两,去皮尖,熬后磨细,和米煮粥,空心服二合。4.头面风肿。将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再涂,反复七八次可愈。5.偏风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复始。食后饮竹沥,直至病愈。6.喉痹痰嗽。将杏仁去皮、熬黄,取三分,加桂末一分,调成泥裹含咽汁。7.喉热生疮。治方同上。8.肺病咯血。杏仁四十个用黄蜡炒黄,研青黛一钱加入,捣烂,包在切开的柿饼中,外裹湿纸,煨熟服用。9.血崩不止。用甜杏仁上的黄皮,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空心热酒送服。10.痔疮下血。用杏仁(去皮尖及双仁)加水三升,研磨,滤汁,煎至五成,同米煮粥吃。11.耳出脓汁。把炒黑的杏仁捣成膏,裹棉中塞耳内。一天换药三四次。12.鼻中生疮。杏仁研末,调乳汁敷涂。13.虫牙。用杏仁烧存性,研烂纳虫孔中,杀虫祛风,痛止。重者两次可见效。14.目生胬肉,或痒或痛,渐掩瞳仁。用杏仁去皮二钱半、轻粉半钱,研匀,以棉裹箸头蘸药点胬肉上。又方:用生杏仁七枚,去皮细嚼,吐于掌中,趁热以棉裹箸头蘸药点胬肉上,四五次可见效。又方:用杏仁研膏,人乳化开,一天点三次。15.小儿脐烂成风。将杏仁去皮研烂,敷脐。16.停食不化,气胀满。用红杏仁三百粒、巴豆二十粒,同炒变色,去豆不用,研杏为末,橘皮汤调下。17.白癜风。用杏仁连皮尖,每日晨嚼几粒擦患处令发赤,睡前再如法擦一次。18.诸疮肿痛。将杏仁去皮,研烂,取膏,加轻粉、麻油调后擦,有奇效。

【释名】 [时珍说]“梅”字古文作“呆”,像子生在木上之形。梅乃杏类,故反“杏”为“呆”。书家误为“甘木”,后作“梅”,从“每”。也有人说,梅者媒也,媒合众味。所以才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之说。

【集解】 [时珍说]梅属于杏类。树和叶都有些相似,比其他很多树先开花。它的果实酸,晒干成脯,加到羹和肉羹中。范成大《梅谱》载:江梅是野生的,无须栽接,它的花小而香,果子小而硬。消梅,果子圆而松脆,汁多无滓,生吃最好,不宜进行煎制。绿萼梅,树枝和花都是绿色的。重叶梅,花叶重叠,结果多是成双成对。红梅,花的颜色像杏。杏梅,颜色淡红,果实扁而又有斑点,味道和杏差不多。鸳鸯梅,即多叶红梅,并蒂结果。采半黄的梅子用烟熏制而成的是乌梅,用盐腌的青梅便成了白梅。也可将梅蜜煎、糖藏,当果品食用。熟了的梅榨汁可晒成梅酱。乌梅、白梅可以入药,亦可食用。梅酱夏季调水喝,既能解暑渴,又能杀水中的虫毒。

花〔功效〕令神思清晰。

乌梅〔主治〕主下气,除热、安心,治肢体痛,偏枯不灵,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

实 【气味】 酸,平,无毒。

【发明】 生吃能止渴。经常吃则损齿伤筋、蚀脾胃,使人发膈上痰热。服黄精的人忌食。吃梅后牙齿酸痛的人,嚼胡桃肉可止痛。

乌梅 【气味】 酸,温,干涩,无毒。

【主治】 主下气,除热,安心,治肢体痛,偏枯不灵,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除痹,利筋脉,止下痢,好唾口干。泡水喝可治伤寒烦热,止渴调中,去痰,治疟瘴,止吐泻,除冷热引起的下痢。还可治肺痨,消酒毒,安神得睡。与建茶、干姜一起制成丸服,止休息痢最为有效。敛肺涩肠,止久嗽,反胃噎膈,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白梅

【释名】又叫霜梅、盐梅。[修治]《书》讲:“如果要做汤,只有盐梅最好。”做法:将大青梅用盐水浸泡,白天晒后晚上泡,十天即成。时间一长便会上霜。

【气味】 酸、咸,平,无毒。

【主治】 和药点痣,蚀恶肉。有刺在肉中时,嚼烂敷上即出。治刀箭伤,止血,研烂后敷擦。乳痈肿毒,则杵烂贴敷。治中风惊痫,喉痹痰厥僵仆。牙关紧闭的人,拿梅肉揩擦牙龈,即开。还治泻痢烦渴、 霍乱吐下、 下血血崩,功效与乌梅相同。

核仁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主明目,益气,不饥。除烦热。治手指肿痛,捣烂和醋浸泡。

花 【气味】 酸、涩,无毒。

【发明】 梅花汤:半开的花,用熔蜡封住,投入蜜罐中,过一段时间后,取一两朵加上一匙蜜用沸水快速服下。梅花粥:将飘落的梅花瓣放入米粥中煮着吃。杨诚斋有“蜜点梅花带露餐”和“脱蕊收将熬粥吃”的诗句,都取梅花粥有助雅致、清神思的功效。

叶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主休息痢和霍乱,则将叶煮成浓汤喝。[藏器说]揉梅叶在清水中,再用此水洗蕉葛衣,衣服经盛复的阳光暴晒也不会腐烂。[时珍说]如夏天的衣料长了霉点,用梅叶煎汤洗,即可。

根 【主治】 肢体酸痛,痛而游来无定处。刚生下来的小孩,用梅根和桃、李的根煮水洗身,以后便不会得疮热。煎汤喝还可治霍乱,止休息痢。

【附方】 1.痈疽疮肿。将盐梅烧存性,研末,加轻粉少许,以香油涂搽患处四周。2.喉痹乳蛾。用青梅二十枚,盐十二两,腌五天;另用明矾三两,桔梗、白芷、防风各二两,皂荚三十个,共研末,拌梅汁和梅,收存瓶中。每取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风普厥,牙关不开,用此擦牙,很有效。3.泄痢口渴。用乌梅煎汤代茶饮。4.赤痢腹痛。用陈白梅同茶、蜜水各半煎服。5.大便下血及久痢不止。用乌梅三两烧存性,研末,加醋煮米糊和成丸子。每服二十丸,米汤空心送服。6.小便尿血。将乌梅烧存性,研末,加醋、糊做成丸子。每服四十丸,酒送服。7.血崩不止。用乌梅肉七枚,烧存性,研末,米汤送服。一天服两次。8.大便不通。用乌梅十颗,泡热水中去核,做成枣子大的丸子,塞肛门内,不久大便即通。9.霍乱吐泻。用盐梅煎汤细细饮服。10.久咳不已。用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研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服。11.伤寒头痛。用乌梅十四枚,盐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吐后须避风。

【释名】[时珍说]桃性早花,容易种植并且果实多,故字从木、兆。

【集解】 [时珍说]桃的品种有很多,易于栽种,而且栽种不久即结实。桃树栽种五年后应当用刀割其皮,以流出脂液,则可多活数年。花有红、紫、白,千叶、单瓣的区别。果实有红桃、碧桃、绯桃、白桃、乌桃、金桃、银桃、胭脂桃,都是以颜色命名的;有绵桃、油桃、御桃、方桃、匾桃、偏核桃、脱核桃、毛桃、李光桃、半斤桃,是以形状命名的;五月早桃、十月冬桃、秋桃、霜桃,是以时令命名的。以上这些都能吃,只有山中毛桃小而多毛,核黏味差。但它的仁饱满多脂,可入药。冬桃,又叫西王母桃,亦称仙人桃,即昆仑桃,形状如栝楼,里外透红,遇霜才熟。方桃的形状微方。匾桃出自南番,形状扁而且肉涩,核的形状像盒子,但它的仁味道甘美,当地人很珍视它,取名波淡树,树很高大。偏核桃出自波斯国,形状薄而尖,头偏,半月状,但它的仁酷似新罗松子,可以吃,性热。元朝御库的蟠桃,核大如碗,被认为是神异之品。汉明帝时,常山献巨核桃,下霜才开花,盛暑时才熟。《玄中经》记载,积石桃,大如斗斛。九疑山出产一种桃核,半边可装一升米。蜀后王有桃核杯,半边可装五升水,过一段时间后,桃核中的水便有酒味了。这些都是最大的。古人称桃为仙果,就是这类桃。生桃切片洗过,晒干成脯当果吃。桃醋制法:将熟透的桃放入瓮中,盖住口七天,滤去皮和核,再密封十天即成醋。《种树书》记载,柿树嫁接桃树则为金桃,李树嫁接桃树则为李桃,梅树嫁接的桃树桃肉很脆。桃树如果生虫,煮猪头水浇在树上即可。

实 【气味】 辛、酸、甘,热,微毒。多食令人生热。[思邈说]吃很多桃后立即洗浴,易使人患寒热病。[时珍说]多吃生桃会发热膨胀,发丹石毒,以及长痈疖,有损无益,桃被列为五果中的下品就是据此而来。[瑞说]桃与鳖同食,患心痛。服术的人忌食。

【主治】 做果脯食,可养颜。它是肺喜欢的果食,得肺病的人宜吃。

冬桃 【主治】 解劳热。

核仁 【气味】 苦、甘,平,无毒。

【主治】 主瘀血血闭,腹内积块,杀小虫,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硬,除卒暴出血,通月经,止心腹痛,治血秘、血结、血燥,通大便,破畜血,杀三虫。主血滞、肢体游移性酸痛、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花 【气味】 苦,平,无毒。

叶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除尸虫,去疮毒。治恶气,小儿寒热和突然受外界惊吓引起的口涩、面青、喘息、腹痛等症,治伤寒、肢体游移性酸痛,治头风,通大小便,止霍乱腹痛。

花〔主治〕使人面色润泽,除水气,破尿路结石,利大小便,下三虫,消肿胀,下恶气。治心腹痛及秃疮。

核仁〔主治〕主血滞,肢体游移性酸痛,肺痨病,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茎及白皮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除腹痛,去胃中热,治心腹痛,解蛊毒,避疫疠,疗黄疸身目如金,杀各种疮毒。

桃胶 [修治][时珍说]桃树茂盛时,用刀割其皮,久了胶则溢出。采收下来用桑灰汤浸泡,晒干后用。如服食,应当按本方炼制,效果最好。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炼制后服,保中不饥,忍风寒,下尿道结石,破血,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

【附方】 〔桃叶〕 1.半身不遂。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尖及双仁,放好酒一斗三升,浸二十一天,取出晒干,捣细做成丸子。每服二十丸,以原酒送服。2.上气咳嗽,胸满气喘。用桃仁三两去皮尖。加水一升研汁,和粳米合煮粥食。3.肺结核。将桃仁五十枚研成泥,加水煮取四升取吐。4.崩中漏下。将桃核烧存性,研末,每服一匙,酒送服。每天服三次。5.大便不快,里急后重。将去皮桃仁三两,吴茱萸二两,食盐一两,同炒熟,去茱萸、食盐,单取桃仁几粒细嚼。6.风虫牙痛。将桃仁烧出烟火,安放痛齿上咬住,如此五六次即愈。

〔桃枭〕 1.疟疾。将桃枭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两,研匀,加冷水调成丸子,朱砂为衣。发病日五更服一丸,水送下。服药两次即可痊愈。此方叫作“家宝通神丸”。2.盗汗不止。用桃枭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芯二根,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

〔桃花〕 1.大便艰难。桃花研末,水送服一匙即可。2.腰脊作痛。取桃花一斗一升,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如常法酿酒。每服一升,每天服三次。3.粉刺。将桃花、丹砂各三两,共研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桃叶〕 1.二便不通。用桃叶捣汁半升服(冬季可用桃皮代替桃叶)。2.鼻内生疮。将桃叶嫩心捣烂塞鼻内。无叶可用枝代替。3.身面癣疮。将桃叶捣汁擦。

〔茎及白皮〕 1.黄疸。取筷子粗细的桃根一小把,切细,煎浓汤,空心一次服完。黄散后,可时时饮清酒一杯,则眼黄易散。忌食热面、猪、鱼等食物。2.肺热喘急。用桃皮、芫花各一升,加水四升煮至一升。将布巾绞药汁温胸口、四肢等处。3.喉痹塞痛。用桃皮煮汁服。4.热病口疮。用桃枝煎浓汁含漱。5.痔痛。用桃根煎汤浸洗。6.水肿尿短。用桃皮三斤,去内外皮,加水二斗煮至一斗。以汁一半泡秫米一斗,加一半泡女曲一升,如常法酿酒。每服一合,每天服三次,以体中有热见药效。忌食生冷及一切毒物。7.妇女闭经 (数年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用桃树根、牛蒡根、马鞭草根、牛膝各一斤,锉细,以水三斗煎成一斗,去渣,更以慢火煎成饧状收存,每服一匙,热酒调服。8.牙疼颊肿。用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各等分煎酒热漱,冷即吐去。

〔桃胶〕 1.虚热作渴。将弹丸大小桃胶一块含口中,止渴。2.石淋作痛。用桃木胶如枣大一块,夏以冷水三合,冬以开水三合调服。一天服三次,石尽药停。3.血淋作痛。炒桃胶、木通、石膏各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饭后服。4.产后下痢,里急后重。焙干的桃胶、沉香、炒过的蒲黄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钱,饭前米汤送服。

【释名】 [时珍说]栗,像花实下垂之状。梵书称为笃迦。

【集解】 [颂说]栗处处都有,而兖州、宣州最多。栗树高二三丈,叶子和栎树叶子很像。四月开青黄色的花,长条,似胡桃花。栗果有房猬,大的如拳头,房中有三四个子,小的如桃李,房中只有一二个子。栗熟后房会裂开,子即掉出来。[时珍说]它只能播种而植,不能移栽。《事类合璧》载,栗树高二三丈,苞上多刺如猬毛,每枝有四五个,苞的颜色有青、黄、红三种。苞中的子或单或双,或三个或四个。子生时壳黄,熟时壳变紫,壳内有膜裹住,到九月降霜时方熟。只有自己掉出来的子才能久藏,否则容易腐坏。栗的花呈条状,像筷子头那么大,长四五寸,可做灯芯。栗中大的叫作板栗,中心子扁的叫栗楔,稍小的叫山栗,山栗中圆而顶部尖的叫锥栗。像橡子那样又圆又小的则是莘栗,小如指头的叫茅栗。栗最好是晒干以后收藏。如果收藏新鲜的,最好同润沙和在一起,这样即使到了夏初时节仍像新鲜的。刘恂《岭表录异》载,广中不产栗,只有勤州的山中有石栗,一年才熟,圆如弹子,皮厚而味似胡桃。

实 【气味】 咸,温,无毒。[诜说]吴栗虽大但味差,不如北栗。栗只要是晒干后吃,都能下气补益,不然仍有木气而失去补益的功效。用火煨去汗,可除木气味,生吃则发气。蒸炒熟食也会胀气。[恭说]用栗制成的粉喂养小儿,会导致小儿不长牙齿。[宗奭说]小儿不宜多吃,生的不容易消化,熟的吃了则胀气,膈食生虫,往往致病。

【主治】 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吃可治腰脚不遂。治筋骨断碎,肿痛瘀血,生嚼后涂上,立即见效。

花〔主治〕治颈淋巴结结核。

实〔主治〕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治腰脚不遂。治筋骨断碎,肿痛瘀血。

栗壳〔主治〕煮汤喝,治反胃消渴,止泻血。

毛球〔主治〕煮汤,洗火丹毒肿。

娑罗子〔主治〕长期食用止风挛。

栗楔 【释名】 一个苞有三颗栗子,其中扁的一颗叫作栗楔。

【主治】 主筋骨风痛,对活血尤其有效。每天生吃七颗,破胸胁和腹中结块。生嚼还能拔恶刺,出箭头,敷颈淋巴结结核肿痛。

【发明】 [思邈说]栗是益肾的果,肾病患者宜吃。[弘景说]相传有人感到腰脚无力,便到栗树下吃了个够,如此数日,便能行走了。这是补肾的结果,应生吃。如果当食物吃,宜先将其蒸晒。[宗奭说]栗有补肾的功能,因为它味咸,又能滞气。[时珍说]栗在五果中属水。水灾之年,则栗不熟,是物类相应的原因。有人内寒,腹泻如注,让其吃煨过的栗二三十枚后,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由此即可证明。《经验方》中治肾虚、腰脚无力,用袋装生栗悬挂起来晾干,每天吃十多颗,再配以猪肾粥相助,久食必强健。风干的栗比晒干的好,火煨油炒的比煮蒸的好。但仍需细嚼,连津液吞咽才有益。如快速吃饱则会伤脾。苏子由诗:“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这就是吃栗的要诀。《史记》载,秦国闹饥荒时,应侯请求发五苑的枣、栗。栗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这是有史实根据的。

栗荴 【释名】 栗内的薄皮。

【气味】 甘,平、涩,无毒。

【主治】 捣散和蜜涂脸,可去皱纹,使人皮肤光滑。

栗壳 【释名】 栗的黑壳。

【主治】 煮汤喝,治反胃消渴,止泻血。

毛球 【释名】 栗外面的刺包。

【主治】 煮汤,洗火丹毒肿。

花 【主治】 颈淋巴结结核。

树皮 【主治】 剥带刺的皮煎水洗,治丹毒五色无常。

根 【主治】 用酒煎服,治偏肾气。

【附方】 1.小儿疳疮。嚼生栗子敷上。芦刺入肉,方法相同。2.小儿口疮。煮熟的大栗每天吃,效果很好。3.鼻血不止。宣州大栗七颗刺破,连皮烧存性,出火毒,加少许麝香研匀。每次服二钱,温水送服。或者将栗子壳炭研末,做粥吃。4.骨鲠在咽。将栗子内的薄皮烧存性,研末,吹入咽喉中,骨鲠即下。5.老人肾虚腰痛。栗子同公狗的肾、葱、盐煮食,一月即愈。6.跌打损伤。生嚼栗子涂擦,效果佳。7.膈气。用煅烧过的栗子黑壳与等份的舂米槌上的糠,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蜜丸。每次空腹服三十丸。8.眼红疼痛。火气上升,眼球有血丝,用七个栗子同黑鱼煮成羹吃。9.颈淋巴结结核。采栗花同贝母一起制成末,每日用酒送服一钱。

天师栗

【集解】 [时珍说]只西蜀青城山才有,别处不产。传说是张真人在此修道时遗留下来的,故而得名。它像栗而味更美,唯独栗苞不似橡。现今武当山所卖的娑罗子,多数就是此物。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长期食用止风挛。

【释名】 [时珍说]大为枣,小为棘。棘就是酸枣。

【集解】 [颂说]华北地区都产枣,但青州出产的尤佳。晋州、绛州的枣虽大,但不及青州的肉厚,江南出产的枣坚燥少脂,在园圃中移栽,种类繁多。上好的有水菱枣、御枣之类,南方人将枣煮后晒干,使其皮薄而皱,则比其他枣更甜,称为天蒸枣。[时珍说]密云所出的枣,很小,但脆润核细,味道亦十分甜美,都可作为果食。干枣做法:先清扫地面,铺上菰箔之类接住枣。经过日晒夜露后,把烂的扔掉,晒干后即成。切了再晒干的叫枣脯。煮熟后榨出的汁叫枣膏。蒸熟的叫胶枣,加糖和蜜拌蒸则更甜,加麻油叶同蒸则色更润。胶枣捣烂后晒干则成了枣油。具体做法是:选红软的干枣放入锅中,加水至刚好淹平,煮沸后捞出,在砂盆中研细,用棉布包住绞取汁,涂在盘上晒干,其形如油,刮成末后收取。每次用一匙放入汤碗中即成美浆。酸甜味足,用来和米粉,有解饥渴、益脾胃的功效。

生枣 【气味】 甘、辛,热,无毒。多食则令人寒热,腹胀滑肠。瘦人尤其不能吃。

大枣 【释名】 即晒干的大枣。

【主治】 主心腹邪气,安中,平胃气,养脾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津液少、身体虚弱,大惊,四肢重,和百药。长期服食能轻身延年。补中益气,除烦闷,疗心下悬,除肠澼。和光粉烧,可治疳痢。和阴阳,调荣卫。

三年陈枣核中仁 【主治】 主腹痛邪气、恶气卒疰忤。核,烧研,擦胫疮效果甚佳。

叶 【气味】 甘,温,微毒。

【主治】 覆盖麻黄,能令发汗。和葛粉,擦痱子疮,效果佳。

木心 【气味】 甘、涩,温,有小毒。

【主治】 治因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锉取木心一斛,加水淹过三寸,煮至二斗水时澄清,再煎至五升。每日晨服五合,呕吐即愈。另外,煎红水服还能通经脉。

根 【主治】 煎水洗浴,治小儿赤丹从脚背发起。

皮 【主治】 枣树皮与等量北向的老桑树皮烧研。每次用一合,以井水煎后,洗目。每月三次,眼昏的人会复明。但须忌荤、酒、房事。

木心〔主治〕治因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治呕吐。通经脉。

【附方】 1.调和胃气。将干枣去核,缓火烤燥,研末,加少量生姜末,开水送服。2.反胃吐食。用一枚去核的大枣和一个去头翅的斑蝥一起煨熟,去斑蝥,空腹开水送服。3.患伤寒病后,口干咽痛、喜唾。用大枣二十枚、乌梅十枚,捣烂,加蜜做成丸,口含咽汁,效果佳。4.妇女悲伤欲哭,精神不正常。用大枣十枚、小麦一升、甘草二两,合并后每取一两煎服。此方叫作“大枣汤”。5.大便燥塞。用大枣一枚去核,加轻粉半钱入枣中,煨熟,枣汤送服。6.烦闷不眠。大枣十四枚、葱白七根,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7.上气咳嗽。用枣二十枚,去核,以酥四两,微火煎,倒入枣肉中渍尽酥,取枣收存。常含一枚,微微咽汁。8.肺疽吐血。用红枣(连核烧存性)、煅过的百药煎,等分研末。每服二钱,米汤送服。9.耳聋鼻塞。取大枣去皮核十五枚、去皮蓖麻子三百枚一起捣碎,棉裹塞耳、鼻,一天一次,经一个多月即可闻声音和辨香臭。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10.诸疮久坏。用枣膏三升煎水频洗。

苦枣

【释名】亦称蹶泄。

【集解】 [土良说]苦枣处处都有。色青而小,味苦不堪,人多不食。

【气味】 苦,大寒,无毒。

【主治】 伤寒热伏在脏腑,狂荡烦满,大小便闭涩。取肉煮研。和蜜丸服。

果之二 山果类

梨、鹿梨、林檎、棠梨、木瓜、榠楂、山楂、君迁子、柰、柿、安石榴、酸石榴、橘、柑、橙、柚、枇杷、枸橼、杨梅、樱桃、榛、银杏、胡桃、阿月浑子、橡实、槲实

【释名】亦称快果、果宗、玉乳、蜜父。

【集解】[颂说]处处都有,但种类差别很大。宣城出产的叫乳梨,皮厚而肉实,味道十分好。有一种叫鹅梨的,南北各地皆有,皮薄而浆多,味稍次却很香。其余的有水梨、消梨、紫糜梨、甘棠梨、赤梨、青梨、茅梨、御儿梨等,确实很多。有一种叫桑梨的,只能同蜜煮来吃,止口干,生吃不益,且冷中。还有紫花梨,可疗心热。唐武宗患了此病,百医不见好。青城山的邢道人便献上紫花梨,绞汁服后,武宗的病即愈。但年久木枯,不再有此种,现在的人已经品尝不到了。[时珍说]梨树高二三丈,叶尖而光腻,且有细齿,二月开六瓣白花。每颗梨核有十余籽,种下后只有一两个籽会发芽长成梨树,其余的都长成棠梨。梨的品种很多,只有棠梨和桑树嫁接过的梨树结果既早又佳。梨有青、黄、红、紫四种颜色。乳梨即雪梨,鹅梨即绵梨,消梨即香水梨,都是果中之上品,可以治病。其他如青皮、早谷、半斤、沙糜等梨都粗涩不堪,只可蒸煮或切后烘制成脯。有种醋梨,经水煮熟后则味道甜美而且食后不伤人。前人说的好梨大都产在北方,南方只有宣城的最好。魏文帝的诏书中说,真定御梨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可以解烦释悁。《物类相感志》载,梨与萝卜相间收藏,或削梨蒂插在萝卜上,就可以一年不烂。现在北方人每年在树上将梨包裹起来,过冬后摘,也妙。

花〔主治〕去面黑粉滓。

实〔主治〕治热咳,止渴。治咳热,中风不语,伤寒发热,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

实 【气味】 甘、微酸,寒,无毒。多食令人寒中萎困。患金疮、妇孺、血虚者,不可食。

【主治】 治热咳,止渴。切成片贴烫伤部位,可止痛不烂。治客热,中风不语,伤寒发热,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除贼风,止心烦热狂气喘。做成浆可吐风痰。急性伤风失音,则可用生梨捣成汁频服。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发明】 [慎微说]孙光宪《北梦琐言》载,有一朝士找奉御梁新看病,梁新诊断后说:“风疾已深,请速归去。”这位朝士又去找马医赵鄂看,诊断与梁新相同,只是叫他多吃些消梨,咀嚼但不咽,也可绞成汁喝。朝士回到家里十天,只吃消梨,顿觉身爽。[时珍说]《别录》谈梨,只说其害,不说其功。古人说到病大多与风寒有关,用药都是桂、附,却不知梨有治风热、解毒、润肺凉心、消痰祛火的功用。当今人们的病十有六七是痰病、火病。梨的益处很多,但也不宜吃太多。

花 【主治】 去面黑粉滓。

叶 【主治】 捣汁服,解菌毒。治小儿疝气。煮汁服,治霍乱吐痢不止。煎服,治风。

【附方】 1.消渴饮水。将梨捣取汁,加蜜水同熬,收瓶中。每次以热水或冷水调服,直至病愈。2.卒得咳嗽。将好梨去核,捣汁一碗,放入椒四十粒,煎开后去渣,加黑饧一两,待化匀后,细细含咽。又方:用梨一个,刺五十孔。每孔放椒一粒,裹一层面在灰火内煨熟,冷后去椒食梨。3.痰喘气急。将梨挖空,装入小黑豆填满,留盖合上捆好,放糠火中煨熟,捣成饼。每日食适量,甚效。4.赤目胬肉。取好梨一个,捣汁,以棉裹黄连片一钱浸汁,仰卧点汁入眼即可。5.反胃,药物不下。用大雪梨一个,以丁香十五粒刺入。包湿纸几层,煨熟吃梨。

鹿梨

【释名】亦称鼠梨、山梨、罗。

【集解】 [颂说]江宁府信州有一种小梨叫鹿梨,叶如茶叶,根如小拇指。当地人采八月的梨皮用来治疮。[时珍说]山梨即野梨,到处都有。梨的大小像杏,可以吃。它的木纹细密,红纹急,白纹缓。陆玑说:鹿梨,齐郡尧山、鲁国、河内皆有,人们也栽种。果实像梨但酸,也有脆而甜的。

实 【气味】 酸、涩,寒,无毒。

【主治】 煨后吃可治痢疾。

根皮 【主治】 煎汁洗治疮疥。

林檎(qín)

【释名】亦称来禽、文林郎果。[时珍说]此果味甘,能招很多飞禽来林中栖落,所以叫林檎。唐高宗时,李谨得到五色林檎后进献给皇帝,皇帝大喜,封李谨为文林郎,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又把林檎叫作文林郎果。

【集解】 [志说]现在处处都有,树像柰,都是二月开粉红色花,果子也像柰却较圆,六七月成熟。[颂说]也有甜、酸两种:甜的早熟,而且味道脆美;酸的晚熟,必须熟透后才能吃。[时珍说]林檎即小而圆的柰。其中味酸的是楸子。其他还有金林檎、红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都是用其具有的色和味来命名的。还有的颜色像紫柰,到冬季才结果。林檎熟后,晒干研末点汤服甚美,称作林檎粉。如果林檎树长毛毛虫了,在树下埋蚕蛾或用洗鱼的水浇树即止。

【气味】 酸、甘,温,无毒。[志说]经常吃会发热和生疮疖,闭百脉。

【主治】 主下气消痰,治霍乱腹痛。患消渴的人宜吃。疗水谷痢、泄精、小儿闪癖。

东行根 【主治】 治白虫、蛔虫,消渴好睡。

【附方】 1.水痢不止。用半熟林檎十枚,加水二升,煎成一升,连同林檎一起吃下。2.小儿下痢。林檎、枸杞子同捣汁,任意饮服。3.小儿闪癖(头发竖立,发黄,全身瘦弱)。用干林檎脯研末,和醋涂患处。

棠梨

【释名】亦称甘棠。[时珍说]《尔雅》中记载,杜就是甘棠。红的叫杜,白的叫棠。又说,雌的是杜,雄的是棠。也说,涩的是杜,甜的是棠。

【集解】 [时珍说]棠梨是一种野梨,山林处处皆有。树像梨树但略小,叶子像苍术叶,有圆的和三叉的,叶边都有锯齿,叶子颜色灰白。二月开白花,结的果像小楝子那么大,霜后可食。棠梨树与梨嫁接最好。有甜、酸,红、白两种。陆玑《诗疏》载,白棠即甘棠,子大多甜而滑。赤棠,子涩而酸,木的纹理也是红的,可做造弓箭的材料。《救荒本草》载,它的叶味微苦,嫩时烘熟,用水淘净后,可加油和盐调食,或蒸晒后当茶。它的花也可烘熟吃,或晒干后磨成面做烧饼。

棠梨

实〔主治〕烧吃止滑痢。

【气味】 酸、甘、涩,寒,无毒。

【主治】 烧吃止滑痢。

枝叶 【主治】 治霍乱吐泻不止、转筋腹痛。将一把枝叶同二两木瓜煎汁,细呷。

木瓜

【释名】亦称楙。

【集解】 [颂说]木瓜处处都有,以宣城出产的为最佳。树木的形状像柰。春末开深红色的花。果实大的如瓜,小的似拳,皮黄色似着脂粉。宣人栽种尤其谨慎,以致遍满山谷。

实 【气味】 酸,温,无毒。

【主治】 治肌肤麻木、关节肿痛、脚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治脚气剧痒难忍,嫩木瓜一个,去子煎服。另外做成饮料喝,还可止呕逆,心膈痰唾,消食,治水痢后口渴不止。治水肿冷热痢,心腹痛。助谷气,调营卫。去湿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胀善噫,心下气胀不舒。

【发明】 [宗奭说]木瓜有木的本性,酸入肝,所以益养筋与血。腰肾有病、脚膝无力,都缺不了它。人们将铅霜或胡粉涂在木瓜上,木瓜便不会酸且无渣。[时珍说]罗天益《宝鉴》载,太保刘仲海每天吃三五个蜜煎的木瓜,同伴数人都患了淋疾,便请教天益。天益说,这是吃酸引起的,停食即可。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所营,伤在五味。不只是酸,任何东西吃的时候都必须适可而止。俗话说梨有百损而有一益,木瓜有百益而有一损。《诗》说,投我以木瓜,取其有益也。

木瓜核 【主治】 主霍乱烦躁气急,每次嚼七粒,温水咽服。

枝、叶、皮、根 【气味】 酸、涩,温,无毒。

【主治】 根、叶煮水洗脚以防止脚软跌倒。木材做桶洗脚,对人有益。

花 【主治】 治面黑粉刺。

木瓜

【附方】 1.项强筋急,不可转侧。木瓜两个,取盖去瓤,没药二两,乳香二钱半,盖严、捆好、蒸烂,然后捣成膏。每用三钱,以生地黄汁半碗、酒二碗暖化温服。2.脚筋挛痛。木瓜数枚,加酒水各半煮烂,捣成膏趁热贴于痛处,外用棉花包好。一天换药三五次。3.霍乱转筋。用木瓜一两、酒一升,煮服。不饮酒者煮汤服。另外还用煎汤热敷足部。4.肝肾脾三经气虚(表现为肿满、顽痹、憎寒壮热、呕吐、自汗霍乱吐泻)。取大木瓜四个,切盖挖空。一个填入黄芪、续断末各半两,一个填入苍术、橘皮末各半两,一个填入乌药、黄松节末各半两,一个填入威灵仙、苦葶苈末各半两。各瓜以原盖盖好,浸酒中,然后取出蒸,晒干。三浸、三蒸、三晒,最后捣末,以榆皮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5.肾虚胀痛。用木瓜三十枚,去皮、核,挖空,以甘菊花末、青盐末各一斤填满,蒸熟,捣成膏,再加入新艾茸二斤,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服三十丸,米汤送服。一天服两次。

榠(míng)楂

【释名】 亦称瘙楂、木李、木梨。

【集解】 [颂说]是木瓜中大而黄且无重蒂的一类。楂子是木瓜中短小而味酸涩的那类。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主解酒去痰。生吃可平恶心,止心中酸水。煨吃可止痢。浸油后梳头可治白发、红发。煮水喝,治霍乱转筋。

山楂

【释名】亦称赤爪子、鼠楂、猴楂、朹子、羊梂、山里果。[时珍说]味道像楂子,所以也叫楂。世人习惯写成“查”字,这是错的。“查”读槎,是指水中浮木,跟楂没有关系。

【集解】 [时珍说]山楂树高数尺,叶有五尖,丫间有刺。三月开有五瓣小白花。果实有红、黄两种,大的如小花红果,小的如指头,九月方熟,小孩会采来卖。闽人将熟山楂去掉皮和核,和糖、蜜一起捣,做成楂糕,做果物。它的核像牵牛子,黑色,很硬。有一种大的,山里人叫作羊朹子。树高丈余,花叶都相同,但果实稍大而颜色黄绿,皮涩肉虚,味道很怪异。初成时味道酸涩,经霜后才能吃。

山楂

实〔主治〕止水痢。治疮痒。洗漆疮,多愈。治腰痛。能消积食,补脾,治小肠疝气,发小儿疮疹。治妇人产后枕痛,恶露不尽。

核〔主治〕吞下,化食磨积,治睾丸肿硬、坠胀麻木和妇女小腹肿大。

实 【气味】 酸,冷,无毒。[时珍说]生吃使人烦躁易饥,损齿,齿龋的人尤其不宜吃。

【主治】 煮水吃可止水痢。洗头浴身,治疮痒。煮汁洗漆疮,多愈。治腰痛有效。能消食积,补脾,治小肠疝气,发小儿疮疹。健胃,通结气。还可治妇人产后枕痛,恶露不尽,可煎水加砂糖服,立即见效。化饮食,消腹内癥结,治痰饮心下肌体不舒、吞酸、滞血痛胀,化血块气块,活血。

【发明】 [时珍说]凡是脾弱导致消化不良、胸腹胀闷的人,在饭后嚼二三枚山楂,效果绝佳。但不可多食,否则物极必反。《物类相感志》载,煮老鸡、硬肉时,如加几颗山楂则易煮烂。它消内积的功效,即可以此类推。李时珍的邻家有一小儿,因积食而黄肿,腹胀如鼓。偶然到羊朹树下将羊朹吃了个饱。回去后大吐痰水,病也好了。羊朹与山楂是同类,其功效也相同,博识的人不可不知。

核 【主治】 吞下,化食磨积,治睾丸肿硬、坠胀麻木和妇女小腹肿大。

赤瓜木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治水痢和头风身痒。

根 【主治】 消积,治反胃。

茎叶 【主治】 煮水洗漆疮。

【附方】 1.食肉不消。用山楂肉四两,水煮食,并饮汁。2.偏坠疝气。用山楂肉、炒过的茴香各一两,共研末,加糊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服一百丸,空心白开水送服。3.老人腰痛及腿痛。用山楂、鹿茸,等分研末,加蜜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服百丸,一天服两次。4.肠风下血。用山楂研末,艾汤调下,效果甚佳。5.痘疹出不快。用干山楂研末,开水送服。疹即出。又方:用山楂五个,酒煎,加水温服。

君迁子

【释名】又叫牛奶柿、丁香柿、红蓝枣。

【集解】 [藏器说]生长在海南。树有一丈多高。果子中有汁液,像乳汁一样甜美。《吴都赋》中“平仲君迁”指的就是君迁子。[时珍说]君迁即?枣,其树像柿且叶长。但结的果小而长,形状像牛的奶头,干熟时则变成紫黑色。一种稍圆如手指头大的,叫作丁香柿,味特别好。《广志》载,楔枣,即小柿子。肉嫩而厚实核少,可以当贡品。

【气味】 甘、涩,平,无毒。

【主治】 止消渴,去烦热,令人肤色润泽、身体轻健。

柰(nài)

【释名】 亦称频婆、苹果。[时珍说]现在北方人也这么叫。

【集解】 [时珍说]柰与花红是同类异种。树、果都像花红而稍大,西部最多,可栽种也可嫁接。有白、红、青三种颜色。白的叫素柰,红的叫丹柰,青的叫绿柰,皆在夏天成熟。凉州有冬柰,冬季成熟,呈碧色。《孔氏六帖》说,凉州白柰,大如兔头。《西京杂记》说,上林苑有紫柰,大如升,核紫花青。其汁液如漆,沾在衣服上就洗不掉,也叫脂衣柰。这些都是异种,西部多产柰,家家都将其晒成脯,数十百斛积蓄起来,叫作频婆粮。[弘景说]江南也有,但北方最多。

实 【气味】 甘,寒,有小毒。常吃令人肺胀,有病的人更是如此。

【主治】 主补各脏腑气不足,和脾。捣汁服可治暴食引起的饱胀和气壅不通。益心气,耐饥,生津止渴。

【释名】亦称柹。

【集解】 [颂说]南北都有,其种类也很多。红柿到处都有,黄柿产于汴、洛等州。朱柿长在华山,像红柿一样圆小、皮薄,味更甜。椑柿青色,可以生吃。各种柿都味美而且有益于人。还有一种小柿,俗称牛奶柿。相传柿有七绝:一长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蛀,五霜叶可玩,六嘉宾,七落叶肥滑,可以书写。[时珍说]柿,树高叶大,圆而有光泽。四月开黄白色的小花。结的果实为青绿色,八、九月才成熟。生柿收藏后自行变红的,叫烘柿;晒干的叫白柿;用火熏干的叫乌柿;水泡储藏的叫醂柿。柿有核呈扁状,像木鳖子仁而坚硬。柿根很牢固,叫作柿盘。

烘柿 【释名】 [时珍说]不是指用火烘,是将青绿的柿放在器具中让它自然变红、变熟,像火烘出来的一样,而且涩味尽去,味甜如蜜。

【气味】 甘,寒,涩,无毒。[弘景说]生柿性冷。不能同蟹一起吃,否则会使人腹痛泄痢。[时珍说]有一人吃了蟹后又吃了很多红柿,结果整夜大吐,以致吐血,不省人事。一位道士讲:只有木香可解。于是将木香磨水灌下,就渐渐醒过来了。

【主治】 主通耳鼻气,治肠胃不足,解酒毒,压胃间热,止口干。

白柿、柿霜 [修治][时珍说]白柿,即干柿长霜。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干,放入瓮中,等到生白霜时取出。现在人们叫柿饼,也称柿脯,又叫柿花。它的霜叫作柿霜。

【气味】 甘,平,涩,无毒。

【主治】 补虚劳不足,消腹中瘀血,开胃涩肠,健脾胃气。能化痰止渴,治吐血,润心肺,治疗慢性肺疾引起的心热咳嗽,润声喉,杀虫,温补。经常吃还可祛面斑。治反胃咯血,肛门闭急并便血,痔漏出血。柿霜清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平嗽,治咽喉口舌疮痛。

乌柿 【释名】火熏干的柿。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主杀虫,治疗金疮和烧伤感染,可长肉止痛。治狗啮疮,止下痢。服药口苦和呕吐的人,吃少许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