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8章 人生际遇塑造性格——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2)(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家庭环境塑造性格。在前苏联的一所大学里,有一对孪生姐妹,外貌酷似,她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小学、中学,又一起考进了大学历史系。在外貌上虽然很难将这对姐妹分出彼此,但一经接触马上就会发现她们的性格迥异。一个活泼、主动、独立,善交际;一个却沉静、害羞,跟随姐姐左右。照理说,她们的生理条件是一致的,生活过程也十分相似,那么性格怎么相异如此之殊呢?原来,这对姐妹生下不久,就由她们的祖母带养。祖母认定了其中一个为“姐姐”,责成她承当起姐姐的责任,认定了其中一个为“妹妹”,要求她听从姐姐的意见。结果,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她们截然相反的性格。从这一个典型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环境在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中起着多么明显的作用。

影响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许多方面。比如父母的观念、思想、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即对子女的哪些行为予以鼓励,哪些行为予以批评,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等等。这些,集中地表现为父母的养育态度、方式。不同的养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不同性格特征的形成。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父母的养育态度大致可以分为7种类型,并证明了与这些类型相应的儿童性格特征。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他们含辛茹苦,犹如阳光雨露,哺育着子女性格的形成。“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包含了多少父母的殷切希望。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夙愿,他们常常采取一套固定而有效的教养方式,其中对子女性格形成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教养态度。不同的教养态度,往往对子女性格形成产生不同的效果。一般说来,父母在教养子女时或采取严厉的态度,或采取放任的态度,或采取溺爱的态度,或采取民主的态度。我们将采取这四种不同教养态度的父母,分别称之为严厉型、放任型、溺爱型和民主型的父母。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父母采取这四种不同的教养态度,常常导致他们的子女形成迥然相异的性格。严厉型的父母,经常对子女的一举一动横加干涉,漠视他们的兴趣和意见,坚信“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他们对子女缺乏耐心,希望子女唯命是从。在这种教养态度的影响下,子女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往往以说谎进行自卫。严重者或丧失自尊心、自暴自弃,或以父母为榜样,在家挨打受骂,出门打人骂人,性格变得暴躁。长此以往,子女就逐渐形成执拗、冷淡、粗暴、依赖、自卑等不良的性格特征。放任型的父母,整日忙于自己的事情,从不干涉子女的任何事情,可谓“河水不犯井水”。子女因此根本无法与父母进行感情交流,对家长的生活和喜怒哀乐一无所知。在这种教养态度影响下,子女十分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消极、与世无争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征。溺爱型的父母,常常是对子女百依百顺,百般宠爱,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也不加以约束,不加以制止纠正。久而久之,这就促使子女形成任性、幼稚、自我中心、撒娇放肆、缺乏独立性、胆小怕事、对人没礼貌等消极的性格特征。民主型的父母,总是不任意干涉子女的活动,尊重他们合理的需求;经常合理地严格要求他们,从不苛求他们;遇事先与子女商量,而不是强迫他们服从;既保护他们的活动,又给予一定的自主权;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在这种教养态度影响下,子女常常容易表现得谦虚、有礼貌,待人亲切而诚恳,最终形成独立、直爽、积极、协作、社会适应性强等积极的性格特征。可见,父母的教养态度如何,是影响人们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社会环境塑造性格。人都是社会的人、文化的人。人一旦离开了社会,就只能保持动物性而失去人性。20世纪50年代前,人们发现了30多个在狼群、熊群中长大的孩子。他们被带到人间后,不能言语,仿照着动物的习性生活,有的至死也未能恢复人性。可见,广义上的社会性是人的性格形成的基础。从狭义的范围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又有具体的文化特征,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在人的性格上打下不同的烙印。中国人含蓄、内倾的偏多,沉静,三思而后行,善于节制;而西方人直率、外倾的偏多,好动,情绪波动强烈,容易受冲动的支配。这种情况与中国历来倡导礼仪、节制、忍让、和谐,而西方人主张竞争、冒险、强调个人愿望的满足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国家也各自有自己民族的性格特征,比如俄罗斯的坚忍与淡淡的忧郁情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聪明、保守;法兰西的浪漫、激情澎湃;美国人的求实、幽默;德国人的严谨、深沉;等等。这种特征可能未必体现在民族的每一个成员身上,但它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具有持久渗透力的。